汉语大字典(第2版)共9册
资料编号:KW4821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543M
作者: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
出版社:湖北长江出版集团
汉语大字典(第2版)
《汉语大字典(第2版)(共9册)》是一部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汉语大字典》是一九七五年由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在广州召开的全国词典编写出版规划会议上提出,经周恩来、邓小平同志批准组织编写的。会议确定由湖北、四川两省出版部门组织有关专业工作者协作编写。一九七八年国务院把这部大型字典列为国家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点科研项目;一九八三年,这部字典又被正式列为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汉语大字典》的编写出版工作,受到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胡耀邦同志作了专门批示:“请川鄂两省有关部门大力协助进行。希望全体编写同志同心同德,克服一切困难,完成这项有历史意义的工作。”秉此精神,川、鄂两省承担这部字典编写任务的三百余名同志,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于一九八四年编成初稿,并于一九八五年开始分卷定稿,陆续出版。
《汉语大字典》是汉字楷书单字的汇编,共计收列单字五万六千左右。它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注意汲取今人的新成果。它注重形音义的密切配合,尽可能历史地、正确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在字形方面,于楷书单字条目下收列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形体,并简要说明其结构的演变。在字音方面,它对所收列的楷书单字尽可能地注出了现代读音,并收列了中古的反切,标注了上古的韵部。在字义方面,不仅注重收列常用字的常用义,而且注意考释常用字的生僻义和生僻字的义项,还适当地收录了复音词中的词素义。
《汉语大字典(第2版)(共9册)》的编纂、出版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它是湖北、四川两省三百多名专家、学者多年艰苦奋斗的结晶。
《汉语大字典》是经周恩来、邓小平同志批准组织编写的世界上规模最大、音义最完备的一部大型汉语字典之一,由湖北、四川两省三百多位专家、教授历经十年编纂而成。它的出版一举结束了我国"大国家、小字典"的历史,被誉为"共和国的《康熙字典》",是汉语字典编纂史上的丰碑。
《汉语大字典》出版后,先后荣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全国图书"金钥匙"奖等奖项。
目录介绍如下:
01.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九卷本.一.djvu60.77 MB
02.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九卷本.二.djvu60.62 MB
03.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九卷本.三.djvu73.04 MB
04.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九卷本.四.djvu63.50 MB
05.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九卷本.五.djvu67.85 MB
06.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九卷本.六.djvu61.84 MB
07.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九卷本.七.djvu63.68 MB
08.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九卷本.八.djvu61.90 MB
09.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九卷本.九.djvu30.80 MB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文将详细阐述《汉语大字典(第2版)》的多重价值与意义。从其编纂背景、字典结构、内容特点到学术贡献,本文通过四个主要方面进行全面探讨。首先,介绍《汉语大字典(第2版)》的编纂背景,分析其在汉语语言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接着,探讨其字典结构及其独特之处,重点分析其对比其他同类工具书的优势。然后,讨论该字典在内容上的创新和扩展,包括词条的广泛收录与多元解释。最后,分析《汉语大字典(第2版)》的学术贡献,探讨它在学术界和社会文化中的影响。通过这四个方面,本文将全面展现《汉语大字典(第2版)》作为一部汉语工具书的重要性及其长远影响。
1、编纂背景与发展历程
《汉语大字典(第2版)》的编纂背景与历程,可以追溯到对汉字字典编纂的长期探索与积淀。作为继《汉语大字典(第1版)》之后的更新版,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修订与扩展。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汉字学研究的深入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汉语字典的编纂工作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编纂者通过大量的学术研究与技术支持,使得这本字典不仅在语言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更具参考价值。
在《汉语大字典(第2版)》的编纂过程中,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便是其对于古代汉语文献的广泛收录。许多经典文献中的词汇、辞条在这本字典中得到了较为详细的解释,极大程度地推动了汉语历史词汇学的研究。这一更新不仅仅是对语言本身的修订,也体现了当时语言学界对于汉字文化传承的深刻关注。
同时,第2版字典的编纂团队广泛吸纳了国内外的学者和专家,确保了字典内容的科学性与权威性。这些学者的参与,也为字典注入了不同学科视角的力量。无论是文字学、语法学还是词汇学,都得到了全面的整合,使得《汉语大字典(第2版)》在学术价值上更具深度。
2、字典结构与特色
《汉语大字典(第2版)》的字典结构设计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创新。首先,字典按“音序字母”的顺序排列,而非传统的部首索引方式,这种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加便捷地查找词汇,特别是对于现代汉字使用者来说,这种结构的现代感十分强烈。
另外,第2版字典在条目设计上更加简洁明了,针对每个字的释义进行了详尽的分类和注释。例如,在解释一个字的意义时,不仅涵盖了字的基本解释,还包括了该字在不同语境下的多种含义,以及相关的语法、搭配使用等,这大大提升了字典的实用性。
除了基本的字条解释,字典还附有大量的例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这些例句来源广泛,涵盖了经典文献、现代文学作品等多个领域,使得字典不仅具备了学术价值,也富有实际应用的指导意义。
3、内容的创新与扩展
《汉语大字典(第2版)》在内容上的创新与扩展,首先体现在其词条的数量和种类上。相较于第1版,第2版在词条的数量上有了显著增加,尤其是在古汉语、方言词汇以及一些现代词汇方面,收录了大量的新增条目。通过这些新增的词条,字典更为全面地反映了汉语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此外,字典在对词汇的解释上也有了更为深入的探讨。例如,在对一些多义字或复杂词语的解释上,字典不仅列出了各个含义,还详细地解释了这些词汇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变迁,体现了字典在历史语言学方面的深厚底蕴。
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第2版字典注重方言词汇的收录。随着汉语方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字典在这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通过大量方言词汇的收录与解释,字典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了汉语语言的地域差异与文化多样性。
4、学术贡献与社会影响
《汉语大字典(第2版)》的学术贡献首先体现在其对汉语词汇的全面梳理与系统化研究。这本字典不仅为学术研究者提供了详尽的语言工具,也为相关领域的语言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无论是语法学家、词汇学家,还是从事语言教育的教师,都能在其中找到丰富的研究素材和应用价值。
除了学术界的贡献外,《汉语大字典(第2版)》对社会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它在语言教育、文化传播等领域的作用尤为突出。作为一部综合性字典,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还能够为广大公众提供更为精准的语言参考,特别是在语文教育与写作领域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汉语大字典(第2版)》的影响不仅限于中国,在国际上,它同样被广泛引用和研究。作为一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汉语工具书,它在推动汉语国际传播和文化交流方面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结:
《汉语大字典(第2版)》作为一部极具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工具书,它的出版不仅推动了汉语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更加全面和精确的语言参考。无论是在字典编纂、内容更新还是在结构设计上,它都展示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技术进步的成果。
从学术贡献到社会影响,《汉语大字典(第2版)》都充分展现了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它不仅为语言学的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为普通读者提供了实用的工具。未来,随着汉语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部字典的价值将继续得到更多的发掘和认可。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对占星塔罗感兴趣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