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诂林(修订本 )全12册
资料编号:KW8562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3.99G
作者:李圃 主编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
《古文字诂林》为古文字考释类大型专业工具书,囊括了百年来八大类古文字考释成果,集百家于一家,汇万卷为一编,具有很强专业性和权威性。
该书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为宏大、搜罗*为齐备的古文字汇释类工具书。全书共分十二册,汇集了一万多个字头,一千多万字的考释资料,堪称古文字字形和古文字考释两方面的集大成之作,完整体现了我国历史上,特别是近百年来古文字研究领域的基本状况和所取得的*新成果。
该书将甲骨文、金文、古陶文、货币文、简牍文、帛书、玺印文和石刻文等八大类古文字字形和考释资料汇为一编,进行综合整理。它的字形着录堪称详备,考释资料可谓宏富。既有取自文字学专着的,又有采于论文集及报纸、杂志上的单篇论文的;从时间跨度上来说,既有近两千年前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南宋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又有清代、民国直至今天学者的着述。凡有真知灼见,能自成一家之言者悉载靡遗。《古文字诂林》成为贯通古今的古文字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李圃,着名语言文字学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原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原名誉主任,上海市古籍整理与规划重大项目《古文字诂林》主编。
目录介绍如下:
古文字诂林(修订本)01.pdf284.21 MB
古文字诂林(修订本)02.pdf269.91 MB
古文字诂林(修订本)03.pdf327.09 MB
古文字诂林(修订本)04.pdf291.26 MB
古文字诂林(修订本)05.pdf394.48 MB
古文字诂林(修订本)06.pdf337.44 MB
古文字诂林(修订本)07.pdf310.24 MB
古文字诂林(修订本)08.pdf410.35 MB
古文字诂林(修订本)09.pdf469.46 MB
古文字诂林(修订本)10.pdf463.58 MB
古文字诂林(修订本)11.pdf343.24 MB
古文字诂林(修订本)12.pdf189.20 MB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
《古文字诂林(修订本)全12册》是一本致力于古文字研究与释义的经典著作,涵盖了古代汉字的起源、发展、形态变化及其意义的详细阐述。本书通过修订版本的推出,进一步提升了对古文字研究的深度与准确性,为学者和文化爱好者提供了更为精确的古文字诠释与理论依据。本文将从该书的编辑背景、学术价值、主要内容、实际应用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探讨《古文字诂林(修订本)全12册》在古文字学领域的贡献与影响。通过细致的解读,我们将全面了解这部著作的重要性,并分析其对古文字研究的推动作用。
1、编辑背景与修订意义
《古文字诂林(修订本)》的推出背景与前版相比具有深刻的学术意义。原版《古文字诂林》是由著名古文字学家主编,汇集了大量古文字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原版中的部分观点和解释受到新的考古发掘与学术研究成果的挑战。因此,修订版应运而生,目的是对原有内容进行更新和补充,尤其是在一些有争议的文字解释上进行了重新审视和修正。
修订版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古文字学研究中新的发现做出了反映。随着对古代文献和出土文物的进一步研究,学者们逐渐对古代汉字的形态、演变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因此,修订版对原有的解释进行了更加科学和严谨的修正,增加了许多新的考古证据,帮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古代汉字的构造与发展。
除此之外,修订版还对书中的语言表达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原版书中的部分学术语言较为艰涩,修订版则注重通俗化和学术性并存,力求使非专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古文字学的基本概念。这一改动使得该书在学术界和大众读者中都具有较高的可读性。
2、学术价值与影响力
《古文字诂林(修订本)》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是古文字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籍之一。首先,这部作品系统地梳理了古代汉字的起源、演变及其结构,帮助学者深入理解文字的生成与发展规律。尤其是对于早期汉字的释义与形态变化,该书提供了大量详细的资料与解释,成为学术研究中的重要工具。
其次,本书对古文字学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作出了独到的分析。例如,对于甲骨文、金文等古代文字的来源、演化与传播路径,《古文字诂林(修订本)》做出了更为精准的梳理。这种系统化、模块化的研究框架,为后续的学术探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许多古文字学的后续研究者都深受本书的影响,纷纷借鉴其中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思路。
此外,本书也对跨学科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古文字学不仅涉及文字本身的形态学和语义学,还与考古学、历史学、文化学等领域密切相关。通过对古文字的全面解析,《古文字诂林(修订本)》为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文献支持,进一步促进了各学科间的互通和合作。
3、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古文字诂林(修订本)》全书共分为12册,每一册都根据不同的主题和内容进行详细阐述。书中的内容结构安排严谨、层次分明,既注重学术深度,又兼顾了可读性。第一册主要介绍了古文字学的基础理论,涉及汉字的起源、发展以及基本构造原理。第二册则对甲骨文进行详细解读,涵盖了甲骨文的发现、研究历史及其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接下来的几册则按照古文字的不同形式展开,分别涉及金文、篆文、隶书等汉字发展的各个阶段。每册书中不仅有文字的形态描述,还结合了大量的实物资料,如古代铭文、石刻、铜器等实物证据,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作者对每一阶段的文字变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明了这些变化背后的文化、社会和历史背景。
在这12册中,还有几册专门对古文字的解读与应用做了详细探讨。例如,某一册专门论述了如何通过古文字的研究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与文化价值观,另一册则关注了古文字在现代社会中的复兴和应用。这些内容不仅对古文字学的学术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也对当代社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启示。
4、实际应用与社会影响
《古文字诂林(修订本)》不仅是学术界的珍贵资料,也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广泛影响。首先,古文字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考古学、历史学等领域,帮助学者们破解了许多历史谜题。通过对古文字的深入解读,学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中的含义,进而揭示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其次,本书对于古文字的现代应用也有积极推动作用。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进步,古文字的研究逐渐走向了信息化、自动化的道路。许多相关科研项目借助《古文字诂林(修订本)》中的数据和分析方法,开发出了古文字识别软件和数据库系统。这些技术的创新,不仅提高了古文字研究的效率,也使得古文字学的研究成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特别是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数字化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古文字诂林(修订本)》也为古文字爱好者和大众读者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书中所揭示的古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不仅让学术界的研究者受益,也使更多人对古代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对于提升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促进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
《古文字诂林(修订本)全12册》作为一本经典的古文字学著作,其编辑背景、学术价值、主要内容及实际应用等方面都展现出了它在古文字研究领域的巨大影响力。通过对古代汉字的形态、演变及其文化背景的深刻分析,书中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古文字学的发展,也为其他相关学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总的来说,这部作品在促进古文字学研究、保护文化遗产以及普及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它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也让公众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古老的汉字文化。对于任何有志于研究古文字或中华文化的读者来说,《古文字诂林(修订本)》无疑是一本必读的经典之作。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对占星塔罗感兴趣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