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见史料(第2辑)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中国稀见史料(第2辑)

中国稀见史料(第2辑)共20册

资料编号:KW7454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6.12G

作者:陈明光 侯真平主编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

鉴于海内外现存稀见史料(指海内外现存10部以内复本的史料)分散异地,读者查阅不便;又难免接近散亡,亟需挽救维护等急切需求,厦门大学出版社在2007年胜利出版《中国稀见史料.第1辑》的基础上,编辑了《中国稀见史料.第2辑:厦门大学图书馆藏稀见史料.1》,聚集厦门大学图书馆收藏的稀见明代文集、清代文集、清代丛书算计15种(其中孤本9种),共250卷20册。其中,明代文集2种(其中孤本1种)、清代文集10种(其中孤本8种,含稿本4种)、清代丛书3种。

目录

01
陶靖节集 十卷(晋)陶潜撰;(明)何孟春注
未轩公文集 十二卷附录一卷(明)黄仲昭撰;(清)郭柏苍题识 1
02
未轩公文集 十二卷附录一卷(明)黄仲昭撰;(清)郭柏苍题识 2
03
未轩公文集 十二卷附录一卷(明)黄仲昭撰;(清)郭柏苍题识 3
马忠节父子合集 不分卷(明)马思聪、马明衡撰;(清)刘尚文编
淳庵诗文集 存十九卷(清)柯辂撰 1
04
淳庵诗文集 存十九卷(清)柯辂撰 2
05
淳庵诗文集 存十九卷(清)柯辂撰 3
06
淳庵诗文集 存十九卷(清)柯辂撰 4
晋江黄尚书公全集 存三十四卷(清)黄宗汉撰;(清)黄贻楫辑 1
07
晋江黄尚书公全集 存三十四卷(清)黄宗汉撰;(清)黄贻楫辑 2
08
晋江黄尚书公全集 存三十四卷(清)黄宗汉撰;(清)黄贻楫辑 3
09
晋江黄尚书公全集 存三十四卷(清)黄宗汉撰;(清)黄贻楫辑 4
10
晋江黄尚书公全集 存三十四卷(清)黄宗汉撰;(清)黄贻楫辑 5
11
晋江黄尚书公全集 存三十四卷(清)黄宗汉撰;(清)黄贻楫辑 6
12
晋江黄尚书公全集 存三十四卷(清)黄宗汉撰;(清)黄贻楫辑 7
13
晋江黄尚书公全集 存三十四卷(清)黄宗汉撰;(清)黄贻楫辑 8
谢亭集 不分卷(清)谢[舟仑]撰 1
14
谢亭集 不分卷(清)谢[舟仑]撰 2
图民录 四卷(清)袁守定撰 1
15
图民录 四卷(清)袁守定撰 2
从政杂录 不分卷(清)苏廷玉撰
乡守团要 十一卷(清)许乃钊辑撰;(清)黄来备撰 1
16
乡守团要 十一卷(清)许乃钊辑撰;(清)黄来备撰 2
厚俗告示 不分卷(清)王德瑛撰
新政真诠 七篇(清)何启、胡礼垣撰 1
17
新政真诠 七篇(清)何启、胡礼垣撰 2
策轩文编 六卷(清)蒋宝[言咸]撰 1
18
策轩文编 六卷(清)蒋宝[言咸]撰 2
丰州集稿十四卷首一卷(清)陈国仕纂 1
19
丰州集稿十四卷首一卷(清)陈国仕纂 2
20
丰州集稿十四卷首一卷(清)陈国仕纂 3

目录介绍如下:

├─中国稀见史料(第2辑) 001(0 folders, 10 files, 2.86 GB, 2.86 GB in total.)
│中国稀见史料 第2辑 01.pdf359.05 MB
│中国稀见史料 第2辑 02.pdf388.77 MB
│中国稀见史料 第2辑 03.pdf285.53 MB
│中国稀见史料 第2辑 04.pdf255.10 MB
│中国稀见史料 第2辑 05.pdf197.86 MB
│中国稀见史料 第2辑 06.pdf295.68 MB
│中国稀见史料 第2辑 07.pdf299.16 MB
│中国稀见史料 第2辑 08.pdf301.30 MB
│中国稀见史料 第2辑 09.pdf310.06 MB
│中国稀见史料 第2辑 10.pdf241.01 MB
└─中国稀见史料(第2辑) 002(0 folders, 10 files, 3.26 GB, 3.26 GB in total.)
中国稀见史料 第2辑 11.pdf350.37 MB
中国稀见史料 第2辑 12.pdf349.92 MB
中国稀见史料 第2辑 13.pdf291.51 MB
中国稀见史料 第2辑 14.pdf311.61 MB
中国稀见史料 第2辑 15.pdf354.30 MB
中国稀见史料 第2辑 16.pdf418.00 MB
中国稀见史料 第2辑 17.pdf399.08 MB
中国稀见史料 第2辑 18.pdf280.79 MB
中国稀见史料 第2辑 19.pdf285.67 MB
中国稀见史料 第2辑 20.pdf293.16 MB

中国稀见史料(第2辑)中国稀见史料(第2辑)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篇文章以《中国稀见史料(第2辑)》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该书的内容、价值、研究方法及其对中国历史学科的贡献。作为一部记录珍稀历史资料的重要著作,《中国稀见史料(第2辑)》不仅为历史学者提供了大量的原始史料,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理解中国历史深层次的钥匙。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首先,分析该书的历史价值与学术意义;其次,探讨书中的主要史料类型及其保存状况;然后,研究该书对历史学科的贡献及其在学术界的影响;最后,总结该书在现代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及其前景。

1、《中国稀见史料(第2辑)》的历史价值与学术意义

中国稀见史料(第2辑)》作为一部历史文献集,集合了许多重要且稀有的历史资料,这些资料能够帮助学者重新审视中国历史的细节与走向。其历史价值不仅体现在对特定时期事件的详细记录上,还在于它为研究者提供了全新视角和细致入微的史实。比如书中收录的部分民间文献与地方志,涵盖了某些历史时期不为人知的社会风貌与文化特色,这对于补充传统历史文献的不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该书的学术意义在于它为现代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原始资料。许多史料由于年代久远或保存不善,已经不为人知,而《中国稀见史料(第2辑)》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和出版,填补了历史学研究中的空白。尤其是一些早期的官方文件、地方民间文献等,对于重新梳理中国历史的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中国稀见史料(第2辑)》的出版为学术界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史料来源,这对于历史学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通过对不同类型史料的解读,学者们可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上,进行更为全面的历史探讨。

2、书中的史料类型及保存状况

中国稀见史料(第2辑)》中所收录的史料种类繁多,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多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文件。书中的主要史料包括古代的地方志、官府档案、民间信件以及个人笔记等,这些资料大多未经整理或鲜为人知,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尤其是那些未曾流传至今的古代文献,更是为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源材料。

保存状况是《中国稀见史料(第2辑)》中的一大特色。很多史料由于年代久远或长期缺乏妥善保存,导致原貌有所损坏或内容缺失。然而,这些史料的复原工作得到了专业历史学者的精心努力,他们通过多方考证、数字化处理及修复手段,使这些史料得以在当今学术界重新焕发光彩。特别是在纸质文献保存方面,该书采用了高精度的数字化技术,使得这些珍贵文献得以长期保存。

此外,书中的史料保存状况反映出中国历史学界对于古代文献保护的逐步重视。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稀见史料得以重新整理并向公众开放,这也促使学者们在进行历史研究时,能够借助更丰富的原始材料。这些史料的保存不仅为后代学者提供了更多的研究资料,也为历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3、《中国稀见史料(第2辑)》的学术贡献

中国稀见史料(第2辑)》的学术贡献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该书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历史学的资料库。对于许多未被充分研究的历史时期,书中的资料为学者们提供了大量的原始数据,填补了历史记载的空白。其次,书中的史料也为学术界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推动了历史学研究的创新。例如,某些地方志和民间档案的引入,为社会历史学、文化史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此外,该书的出版对于推动中国史学研究的国际化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对稀见史料的整合与发布,不仅提升了中国历史研究的学术水平,也使得更多的国外学者能够了解并借助这些珍贵资料进行研究。这为中国历史研究与世界历史学界的对话提供了有力支持。

该书还为后期的历史学研究工作提供了框架性参考。学者们可以在《中国稀见史料(第2辑)》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专题研究,通过对特定史料的分析,提出更多富有创见性的学术观点。这对于中国历史学科的深度拓展及其在全球学术界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4、《中国稀见史料(第2辑)》在现代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及前景

中国稀见史料(第2辑)》在现代历史研究中的地位不可忽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史学研究日益注重跨学科整合与数据分析,而该书的出版无疑为这一趋势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支持。书中的稀见史料不仅是历史研究的基础,更为现代学者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提供了素材,促使学者们从更宏观的角度审视中国历史。

展望未来,《中国稀见史料(第2辑)》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随着更多相关史料的整理与出版,该书将成为中国历史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未来史料的整合与分析将会更为精细与高效,极大提升历史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此外,随着中国历史学研究的逐步国际化,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将开始关注《中国稀见史料(第2辑)》中的资料。这将为中西方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开辟新的天地,推动全球历史学科的共同发展。

总结:

通过对《中国稀见史料(第2辑)》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大量的珍贵史料,也为中国历史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在学术价值、史料整理、跨学科研究等方面的贡献,不仅提升了中国历史学科的国际影响力,也为未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中国稀见史料(第2辑)》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宝贵资源,也是一部值得每一位历史学者和爱好者阅读与深入研究的杰作。未来,随着更多史料的整理和出版,我们可以期待中国历史研究将迎来更加光辉灿烂的时代。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4 有需要联系v;hx-hx4 有需要联系v;hx-hx4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图片1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刺梨占星塔罗刺梨占星塔罗
易学资料

对占星塔罗感兴趣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