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时报》(1904—1925年)
资料编号:KW2748
文件格式:JPG图片格式(压缩保存,请解压缩阅读)
书籍大小:231G
作者:多人
出版机构:上海时报社
出版时间:1904
书籍完整性::基本完整(没有一页页查看,大致看了下,基本完整,个别月份缺几天)
复旦大学新闻学李楠的硕士论文《清末上海报纸“城市化”趋向的研究——以时报为中心的考量(1904-1912)》认为: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报纸与城市仍然继续发展着这种之前就存续的联系,作为创刊于这一时期的《时报》就恰好体现了报纸与城市之间的这种关系: 首先,《时报》的创办及发展,体现了城市对于大众传媒的影响。一方面, 城市在政治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孕育了大众媒体,《时报》于1904年创刊于近代中 国最繁华的城市上海,创办之初得益于租界独特的政治生态,而维新派人士的资 助更是考虑到了现代都市的辐射力,如梁启超在发刊词中所写“若夫新闻事实之 报道,世界舆论之倾向,内地国情之调差,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 茶余酒后之资料,凡全球文明国报馆所应尽之义务,不敢不勉。此则同人以言报 国之微志也”“。报人创办报刊多有强烈的现实目的,而城市无疑是实现这一目 的的最佳场所;另一方面,城市的现代化又文撑了大众媒体的发展,这既体现在 城市拥有的先进的印刷技术和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也体现在城市所创造的商业 文明,最大程度上加快了货币的消费和流转速度,新闻纸可以作为自主经营的产 品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时报》在办报和经营上就有着诸多的创新之举,而并非一份传统意义上的喉舌报纸,比如聘用特派记者,加强报纸的时效性;采用 新颖的版面和栏目设置,以适合读者阅读口味;增设小说栏目,并在报纸语言上 使用更加贴近普通读者的文字等等,都是为了在报业市场上吸引更多的读者,以 实现报纸的独立经营。辛亥革命后,形式上的共和政体在中国得以确立.虽然国 内外的矛盾、冲突不断,但是上海的城市建设却确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市民文化 和都市文明逐渐成型,在1921年,《时报》由黄伯惠接手,开始正式成为一份更 加纯粹的商业报纸,佐证了《时报》本身始终对于立足于城市办报的一贯认识。
其次,《时报》展现了晚清报人群体看待社会的“城市化”视角。作为一份 身在上海的报纸,《时报》代表了新兴的城市知识分子阶层所认可的社会价值和 倾向。《时报》报人多出身于江浙,以科举而入新学,他们中有些人有远大的政 治志向,有些人则单纯因为个人的喜好,随着报业的兴起,他们进入上海,成为 职业报人。
具体以如下目录为准
├─时报(1904.6.12-1913.5)(0 folders, 74 files, 83.64 GB, 83.64 GB in total.)
│01.zip2.16 GB
│02.zip2.39 GB
│03.zip2.32 GB
│04.zip1.25 GB
│05.zip1.31 GB
│06.zip1.31 GB
│07.zip1.32 GB
│08.zip1.40 GB
│09.zip1.62 GB
│10.zip1.36 GB
│11.zip1.36 GB
│12.zip1.46 GB
│13.zip1.37 GB
│14.zip1.42 GB
│15.zip1.42 GB
│16.zip1.49 GB
│17.zip1.39 GB
│18.zip1.40 GB
│19.zip1.43 GB
│20.zip1.48 GB
│21.zip1.47 GB
│22.zip1.40 GB
│23.zip1.39 GB
│24.zip1.46 GB
│25.zip1.42 GB
│26.zip1.40 GB
│27.zip1.34 GB
│28.zip1.52 GB
│29.zip1.52 GB
│30.zip1.46 GB
│45.zip1.23 GB
│46.zip1.32 GB
│MC00290.zip897.17 MB
│MC00291.zip725.79 MB
│MC00292.zip734.47 MB
│MC00293.zip786.09 MB
│MC00294.zip931.35 MB
│MC00295.zip1.01 GB
│MC00296.zip844.93 MB
│MC00297.zip823.51 MB
│MC00298.zip868.10 MB
│MC00299.zip773.34 MB
│MC00300.zip864.09 MB
│MC00301.zip936.93 MB
│MC00302.zip910.37 MB
│MC00303.zip818.02 MB
│MC00304.zip716.13 MB
│MC00305.zip1.04 GB
│MC00306.zip1.00 GB
│MC00307.zip950.72 MB
│MC00308.zip0.97 GB
│MC00309.zip1.01 GB
│MC00310.zip948.84 MB
│MC00311.zip0.97 GB
│MC00312.zip0.95 GB
│MC00313.zip900.55 MB
│MC00314.zip692.08 MB
│MC00315.zip776.64 MB
│MC00316.zip532.30 MB
│MC00317.zip720.07 MB
│MC00318.zip546.39 MB
│MC00319.zip838.22 MB
│MC00320.zip849.88 MB
│MC00321.zip0.94 GB
│MC00322.zip0.95 GB
│MC00323.zip905.90 MB
│MC00324.zip898.31 MB
│MC00325.zip910.22 MB
│MC00326.zip950.14 MB
│MC00327.zip752.72 MB
│MC00328.zip722.02 MB
│MC00329.zip1.15 GB
│MC00330.zip934.50 MB
│MC00331.zip1.20 GB
├─时报(1913.6-1915.2)(0 folders, 21 files, 21.36 GB, 21.36 GB in total.)
│MC00332.zip1.20 GB
│MC00333.zip925.25 MB
│MC00334.zip1.09 GB
│MC00335.zip1.12 GB
│MC00336.zip1.11 GB
│MC00337.zip1.11 GB
│MC00338.zip1.14 GB
│MC00339.zip894.64 MB
│MC00340.zip1.06 GB
│MC00341.zip1.21 GB
│MC00342.zip1.13 GB
│MC00343.zip1.19 GB
│MC00344.zip1.18 GB
│MC00345.zip0.96 GB
│MC00346.zip1.15 GB
│MC00347.zip742.47 MB
│MC00348.zip498.93 MB
│MC00349.zip0.96 GB
│MC00350.zip1.01 GB
│MC00351.zip0.99 GB
│MC00352.zip772.26 MB
├─时报(1915.3-1916.12)(0 folders, 22 files, 21.43 GB, 21.43 GB in total.)
│MC00353.zip1.07 GB
│MC00354.zip1.14 GB
│MC00355.zip1.09 GB
│MC00356.zip1.06 GB
│MC00357.zip0.95 GB
│MC00358.zip1.09 GB
│MC00359.zip1.06 GB
│MC00360.zip1.20 GB
│MC00361.zip1.11 GB
│MC00362.zip1.00 GB
│MC00363.zip802.37 MB
│MC00364.zip701.64 MB
│MC00365.zip943.03 MB
│MC00366.zip949.63 MB
│MC00367.zip913.30 MB
│MC00368.zip881.41 MB
│MC00369.zip851.33 MB
│MC00370.zip939.26 MB
│MC00371.zip947.73 MB
│MC00372.zip0.97 GB
│MC00373.zip935.97 MB
│MC00374.zip1.04 GB
├─时报(1917.1-1918.11)(0 folders, 23 files, 20.01 GB, 20.01 GB in total.)
│MC00375.zip763.43 MB
│MC00376.zip0.95 GB
│MC00377.zip0.97 GB
│MC00378.zip0.98 GB
│MC00379.zip1.08 GB
│MC00380.zip0.94 GB
│MC00381.zip1.02 GB
│MC00382.zip294.90 MB
│MC00383.zip1.02 GB
│MC00384.zip1.07 GB
│MC00385.zip1.06 GB
│MC00386.zip1.02 GB
│MC00387.zip1.07 GB
│MC00388.zip589.05 MB
│MC00389.zip837.92 MB
│MC00390.zip866.15 MB
│MC00391.zip725.38 MB
│MC00392.zip846.14 MB
│MC00393.zip495.81 MB
│MC00394.zip852.65 MB
│MC00395.zip853.65 MB
│MC00396.zip0.93 GB
│MC00397.zip948.90 MB
├─时报(1918.12-1920.5)(0 folders, 18 files, 21.18 GB, 21.18 GB in total.)
│MC00398.zip0.94 GB
│MC00399.zip780.82 MB
│MC00400.zip519.73 MB
│MC00401.zip686.69 MB
│MC00402.zip1.09 GB
│MC00403.zip1.32 GB
│MC00404.zip1.34 GB
│MC00405.zip1.48 GB
│MC00406.zip1.46 GB
│MC00407.zip1.39 GB
│MC00408.zip1.30 GB
│MC00409.zip1.44 GB
│MC00410.zip1.24 GB
│MC00411.zip1.29 GB
│MC00412.zip0.97 GB
│MC00413.zip1.37 GB
│MC00414.zip1.22 GB
│MC00415.zip1.39 GB
├─时报(1920.6-1922.9)(0 folders, 23 files, 29.10 GB, 29.10 GB in total.)
│123.zip1.66 GB
│124.zip1.55 GB
│125.zip1.54 GB
│126.zip1.52 GB
│127卷上.zip345.56 MB
│127卷下.zip1.07 GB
│128.zip1.62 GB
│129.zip1.50 GB
│130.zip1.60 GB
│131.zip1.65 GB
│132.zip1.53 GB
│133.zip1.55 GB
│134.zip1.65 GB
│135.zip1.42 GB
│136.zip1.59 GB
│137.zip1.74 GB
│MC00416.zip898.08 MB
│MC00417.zip0.94 GB
│MC00418.zip467.77 MB
│MC00419.zip587.22 MB
│MC00420.zip838.71 MB
│MC00421.zip0.95 GB
│MC00422.zip0.95 GB
├─时报(1922.9-1924.2)(0 folders, 16 files, 21.23 GB, 21.23 GB in total.)
│138.zip1.63 GB
│139.zip1.64 GB
│140.zip1.58 GB
│141.zip1.62 GB
│142.zip1.50 GB
│143.zip1.48 GB
│144.zip1.55 GB
│145.zip1.60 GB
│MC00423.zip1.15 GB
│MC00424.zip1.06 GB
│MC00425.zip1.08 GB
│MC00426.zip1.20 GB
│MC00427.zip1.13 GB
│MC00428.zip1.16 GB
│MC00429.zip1.10 GB
│MC00430.zip798.14 MB
└─时报(1924.3-1925.5)(0 folders, 15 files, 13.80 GB, 13.80 GB in total.)
MC00431.zip1.08 GB
MC00432.zip1.07 GB
MC00433.zip1.21 GB
MC00434.zip1.07 GB
MC00435.zip1.22 GB
MC00436.zip1.13 GB
MC00437.zip1.00 GB
MC00438.zip783.32 MB
MC00439.zip748.36 MB
MC00440.zip868.61 MB
MC00441.zip653.62 MB
MC00442.zip683.24 MB
MC00443.zip819.02 MB
MC00444.zip768.39 MB
MC00445.zip826.56 MB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上海《时报》是中国上海市的一份重要报纸,凭借其独特的办报理念与编辑方向,逐渐成为了上海及周边地区民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上海《时报》进行详细阐述,首先分析其历史背景与发展过程,随后探讨其报道内容与风格,接着介绍其在社会舆论中的影响力,最后总结上海《时报》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应对策略和未来展望。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分析,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上海《时报》在中国新闻行业中的地位以及它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1、上海《时报》的历史背景与发展
上海《时报》创办于上世纪90年代,作为一份地方性报纸,其诞生便具有时代的意义。它的成立不仅代表着上海新闻出版行业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城市信息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上海《时报》由地方政府出资建立,初衷是为了回应上海市民日益增长的新闻需求,同时提供更具本地特色的新闻报道。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上海的经济和文化也逐步开放,上海《时报》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为一个区域性新闻平台。其报道内容从最初的政策解读和社会民生,逐渐扩展至文化、娱乐、经济等多领域,体现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多元性和开放性。
进入21世纪,上海《时报》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逐步进行了现代化转型。尤其是在网络新闻的兴起之后,报纸的发行形式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上海《时报》不仅是纸媒的代表,更积极开拓数字化领域,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模式,推动了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
2、上海《时报》的报道内容与风格
上海《时报》一直以来都注重内容的多元化,力求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报纸的主要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在上海本地的新闻报道方面,上海《时报》通过对本地事件、民生问题的细致报道,赢得了众多市民的信赖和支持。
在报道风格上,上海《时报》追求客观、准确的新闻呈现,同时注重新闻的深度和广度。与传统的新闻报道不同,《时报》倾向于通过人物故事和深度分析的形式,去呈现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社会背景。这种风格使得读者在获取信息的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新闻的内涵和意义。
此外,上海《时报》也注重多角度的新闻报道,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社会事件和热点话题上,报纸会邀请专家学者、社会名人等多方人士参与讨论和解读,使得新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得到更好的体现。这种报道模式不仅增加了新闻的可信度,也提升了报纸在公众中的影响力。
3、上海《时报》在社会舆论中的影响力
上海《时报》作为上海地区重要的新闻媒体之一,其舆论影响力不容小觑。报纸通过对社会事件的及时报道、客观呈现和深度剖析,逐渐建立了在社会舆论中的权威地位。尤其在社会热点问题上,上海《时报》往往能够站在一个较为中立的立场,提出独到的见解,引导公众的思考。
不仅如此,上海《时报》在报道一些敏感话题时也展现了较高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在涉及民生、环境保护等问题时,上海《时报》常常通过调查报告、深度报道等形式,揭示社会问题背后的根源,引发广泛讨论,甚至推动政策层面的改进。
另外,上海《时报》在舆论监督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一份地方性报纸,它不仅关注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还时刻关注社会不公与不平等现象的发生。在这些问题的报道中,上海《时报》不仅扮演了信息传播者的角色,更充当了社会良知的捍卫者和舆论的引导者。
4、上海《时报》的数字化转型与未来展望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上海《时报》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自身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因此加大了对新媒体平台的布局。从建立官方网站到开设社交媒体账号,上海《时报》积极适应现代化信息传播趋势,利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拓宽了受众范围。
在数字化内容生产上,上海《时报》不仅保持了传统纸媒的深度报道优势,还注重对网络用户需求的分析与响应。例如,它通过精确的数据分析,对年轻人群体和中产阶级的需求进行针对性报道,推出了大量受年轻读者喜爱的文化、时尚、娱乐等内容。
展望未来,上海《时报》将继续深化数字化转型,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进一步提升新闻生产和传播的效率与精准度。与此同时,上海《时报》还将加强国际化发展,不断吸纳国际新闻资源,提升自身在全球舆论中的地位,力求成为中国新闻行业的重要力量之一。
总结:
上海《时报》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上海及周边地区民众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之一。它的历史背景、内容报道风格、舆论影响力以及数字化转型,均展示了它作为一份地方性报纸在新时代下的生命力和活力。
上海《时报》不仅深耕本地市场,也注重全球视野。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它将继续拓展自己的影响力,成为更具国际化视野的新闻平台。未来,上海《时报》将在不断变革的传媒环境中继续前行,引领社会舆论发展。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对占星塔罗感兴趣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