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文献类编续编(科学技术卷)全25册
资料编号:KW6927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4.60G
作者:民国时期文献保护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
内容简介
本书为《民国文献类编》的续编,分社会卷、政治卷、法律卷、军事卷、经济卷、教育卷、文化艺术卷、历史地理卷、医药卫生卷、科学技术卷共十卷,每类下分若干子类,收录文献约3000种,全1000册,另总目1册。所收文献的时间跨度为1911—1949年,文献类型以图书为主,包括平装、线装,兼收手稿、档案等,有铅印本、石印本、油印本、稿本等。文献以存世较少、较为珍稀的官方、机构和相关团体的出版物、内部资料和地方文献为主,选目兼顾内容的重要性和版本的稀见性,是研究近代史、民国史的大型基础文献。
目录介绍如下:
├─民国文献类编续编(科学技术卷)-01(0 folders, 12 files, 2.23 GB, 2.23 GB in total.)
│001民国文献类编续编 科学技术卷 976.pdf236.30 MB
│002民国文献类编续编 科学技术卷 977.pdf168.36 MB
│003民国文献类编续编 科学技术卷 978.pdf259.71 MB
│004民国文献类编续编 科学技术卷 979.pdf190.66 MB
│005民国文献类编续编 科学技术卷 980.pdf215.30 MB
│006民国文献类编续编 科学技术卷 981.pdf191.69 MB
│007民国文献类编续编 科学技术卷 982.pdf141.60 MB
│008民国文献类编续编 科学技术卷 983.pdf174.41 MB
│009民国文献类编续编 科学技术卷 984.pdf206.89 MB
│010民国文献类编续编 科学技术卷 985.pdf165.80 MB
│011民国文献类编续编 科学技术卷 986.pdf173.18 MB
│012民国文献类编续编 科学技术卷 987.pdf160.88 MB
└─民国文献类编续编(科学技术卷)-02(0 folders, 13 files, 2.36 GB, 2.36 GB in total.)
013民国文献类编续编 科学技术卷 988.pdf132.29 MB
014民国文献类编续编 科学技术卷 989.pdf195.70 MB
015民国文献类编续编 科学技术卷 990.pdf218.17 MB
016民国文献类编续编 科学技术卷 991.pdf238.35 MB
017民国文献类编续编 科学技术卷 992.pdf185.11 MB
018民国文献类编续编 科学技术卷 993.pdf193.03 MB
019民国文献类编续编 科学技术卷 994.pdf149.93 MB
020民国文献类编续编 科学技术卷 995.pdf131.74 MB
021民国文献类编续编 科学技术卷 996.pdf181.52 MB
022民国文献类编续编 科学技术卷 997.pdf223.01 MB
023民国文献类编续编 科学技术卷 998.pdf216.65 MB
024民国文献类编续编 科学技术卷 999.pdf182.41 MB
025民国文献类编续编 科学技术卷 1000.pdf173.24 MB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文将详细探讨《民国文献类编续编(科学技术卷)》的内容与特点,从其编纂背景、学术价值、影响力、以及在当代研究中的应用四个方面进行全面阐述。首先,文章将介绍这一文献类编纂的历史背景与学术意义,分析其编纂过程中所体现的时代特征与科学技术发展的脉络。其次,将重点探讨其在民国时期学术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与贡献,分析该文献对后世科学技术研究的推动作用。接着,文章将剖析该文献在当代学术领域中的应用,特别是在科学史与技术史研究中的实际运用。最后,结合全文进行总结,提出《民国文献类编续编(科学技术卷)》在当今学术界的长远意义。
1、编纂背景与历史意义
《民国文献类编续编(科学技术卷)》作为民国时期重要的学术文献之一,其编纂工作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与变革之中,政治局势和社会环境也对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编纂该文献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系统的文献整理与归档,保存当时的重要科研成果,并为未来的科学技术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这一时期,中国正经历着西方科学技术的引入和本土科技力量的崛起,诸多科学家和学者纷纷投身于翻译、创新与科研活动。因此,《民国文献类编续编(科学技术卷)》不仅仅是一个文献资料的汇集,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了民国时期学术界对现代科学的吸收与融合过程。
另外,编纂工作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历史的动荡使得不少原始文献遭到破坏或失散,编者在收集资料、整理文献时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要克服时代背景下的种种困难。最终,这部文献的出版为后世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成为研究民国时期科学技术发展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源。
2、学术价值与贡献
《民国文献类编续编(科学技术卷)》在民国时期的学术价值不可小觑。首先,这部文献汇集了大量当时科学技术领域的原始文献资料,覆盖了包括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这些资料不仅展示了民国时期中国学术界的科研成果,也为后世学者研究科学技术史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其次,文献中的内容反映了民国时期中国学者与外国科学家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大量翻译的西方科学著作和国内原创的科学研究成果相互交织,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进程。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后人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在西方科学影响下,逐步形成自身学术体系的过程。
再者,文献还对中国科学技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民国时期,科学技术教育逐渐成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献为教育界提供了重要的教学参考,不仅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学习和研究的材料,也为中国科学技术教育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影响力与后世应用
《民国文献类编续编(科学技术卷)》的影响力不仅限于民国时期,它对后世的科研与教育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这部文献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支持。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许多科研工作者依赖这部文献中的资料进行技术攻关和学术研究。
其次,在当代,尤其是随着科技史与文化史学科的蓬勃发展,许多学者在研究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时,都会参考《民国文献类编续编(科学技术卷)》。它不仅为学者提供了历史背景的资料,还为他们在追溯中国科技发展的过程中提供了线索和指导。
此外,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这部文献的影响力愈加广泛。通过数字化资源的建设,更多的学者和研究人员能够更加便捷地访问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对民国时期科学技术研究的重新审视和深入探讨。
4、当代学术界的应用与挑战
尽管《民国文献类编续编(科学技术卷)》为当代学术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资料,但其在当代学术界的应用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首先,由于该文献的出版时间较早,许多内容可能未能跟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某些信息的时效性和前瞻性存在局限。因此,学者在使用这部文献时需要结合当今的科技进展进行批判性分析。
其次,虽然《民国文献类编续编(科学技术卷)》的内容详尽,但其中的部分资料较为零散,需要学者根据具体的研究方向进行提取和整理。为了有效利用这一资源,许多学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二次整理与深度挖掘。
最后,由于编纂过程中的技术手段限制,文献中的某些内容可能存在错误或缺漏。在引用这些资料时,学者必须保持谨慎,避免因原文的疏漏而影响到研究的准确性。因此,如何更好地整合和完善这些文献,是当代学术界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总结:
《民国文献类编续编(科学技术卷)》作为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它不仅在民国时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在当今的学术研究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无论是在历史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还是在当代科技史与技术史研究中的运用,这部文献都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支持。
尽管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随着学术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民国文献类编续编(科学技术卷)》将继续在科学技术研究和教育领域发挥其重要作用。它不仅为我们了解民国时期的科技进步提供了窗口,也为未来的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深刻的历史启示。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对占星塔罗感兴趣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