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一统志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大明一统志

大明一统志(全90卷)

资料编号:KW6223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2.96G

作者:明.李贤等奉敕修.

版本:明天顺五年内府刊本

藏本:此为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本

此《大明一统志》是明代官修地理总志,由李贤、彭时、吕原等奉敕纂修。全书共九十卷,以当时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为纲,以及所属一百四十九府为目,下设建置、沿革、郡名、形胜、风俗、山川、土产、公署、学校、书院、宫室、关津、寺观、祠庙、陵墓、古迹、名宦、流寓、人物、列女、仙释等三十八门。此为明天顺五年内府刊本。

《大明一统志》按天顺时期京师、南京布政使司所统之府分卷,每府按照《大元大一统志》分目,并增设了郡名、公署、学校、书院、宫室、关梁、寺观、陵墓、祠庙,缺坊乡镇及里至。
万历时期刻本,增入嘉靖、隆庆时的有关建置。从京畿府州,直六部,全国十三布政司,其中一百六十、二百三十四州、一千一百十六县,到边之地的都司卫所及宣慰、招讨、宣抚、安抚等司都详加说明。
该志内容丰富,贯通古今,分述全国各地自然与社会,历史和现状的各种情况,兼及邻国。条目井然有序,以彰善为圭臬,载述一代典章制度,对于资政、存史、教化均有重要作用,并推动了明朝修志事业的发展。

该书源自洪武三年(1370年)由魏俊民、黄篪、刘俨、丁鳯等按《大元大一统志》体例,纂成的《大明志书》。洪武六年(1373年)续纂,洪武十七年(1384年)编成《大明清类天文分野书》24卷,景泰七年(1456年)编成。
天顺二年(1458),英宗朱祁镇为不使景泰帝有修志之美誉,以其“简繁失宜,去取未当”为由,令李贤等重修,于天顺五年成书。英宗亲自作序,赐名《大明一统志》。该书曾于弘治、万历年间重新修定,增加嘉靖,隆庆两朝以后建置相关的内容。

目录介绍如下:

001大明一统志.卷01至25.总九十卷.明.李贤等奉敕修.明天顺五年内府刊本.pdf1.00 GB
002大明一统志.卷26至60.总九十卷.明.李贤等奉敕修.明天顺五年内府刊本.pdf1.02 GB
003大明一统志.卷61至90.总九十卷.明.李贤等奉敕修.明天顺五年内府刊本.pdf0.95 GB

大明一统志大明一统志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文将详细探讨《大明一统志》这部重要的地理志书,从其历史背景、编纂过程、内容特点以及文化价值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大明一统志》是明代地理学的重要成就之一,对研究明朝及中国古代地理、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阐述其历史背景和编纂过程,揭示该书的独特价值,并分析它在推动中国地理学、历史学及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最后,结合《大明一统志》所蕴含的深远意义,进行总结与展望。

1、《大明一统志》的历史背景

《大明一统志》的诞生可以追溯到明朝中期。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在不断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地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逐渐受到重视。《大明一统志》的编纂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全面了解和记录全国各地的自然环境、政治区划、经济状况和文化特色。

明代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为这部地理志的编纂提供了条件。政府对地理的重视,也使得学者们开始着手进行大规模的地理调查和资料收集。而当时的明朝政府,尤其是在皇帝的支持下,鼓励学者进行文献整理和地方志的编纂,以完善国家的管理体系。《大明一统志》便是在这种需求下应运而生,成为明代地理学的重要成果之一。

此外,《大明一统志》的编纂背景还与当时的社会需求密切相关。在明朝统治下,国家的疆域逐步扩大,中央集权逐渐加强。地方行政管理体系日渐完善,而《大明一统志》正是通过对各地的详细记录,帮助政府更好地管理和统治各个地区。因此,它不仅是一部学术性很强的地理志,更是明朝政府政治治理的一部分。

2、《大明一统志》的编纂过程

《大明一统志》的编纂过程历时多年,涉及多个学者和官员的共同努力。最初的编纂工作是在明代万历年间开始的,由著名学者和地方官员主持。编纂过程中,集结了大量的地方志和地理文献资料,学者们根据这些资料对各个省份、地区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和记录。

《大明一统志》的编纂工作分为多个阶段。首先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编纂者通过对全国各地的考察和文献整理,积累了大量的地理数据。其次,学者们根据这些资料对各地的自然环境、政治区划、历史文化进行详细描述。最后,所有资料被统一编排,形成了具有高度学术价值的地理志。

在《大明一统志》的编纂过程中,学者们还面临着许多困难。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地方的差异性极为明显,编纂者需要克服大量的地域性问题。同时,由于信息传递的限制,很多地方的资料难以获取,编纂者只能依赖现有的文献资料和地方官员的报告,这无疑增加了编纂的难度。

3、《大明一统志》的内容特点

《大明一统志》是一本集地理、历史、文化、政治为一体的综合性志书,具有许多独特的内容特点。首先,它对明朝各个省份、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资源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绘,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其次,书中对各地的政治区划、行政设置、官员职务等进行了细致的记录,能够反映出当时的政治体制和管理体系。

此外,《大明一统志》还具有较强的历史性和文化性。它对各地的历史背景、文化遗产、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成为研究明代地方文化的重要文献。书中不仅仅局限于地理描述,还涉及到地方的经济、宗教、民俗等多个方面,体现了作者对地方文化的深入了解。

《大明一统志》最大的特色之一是它的全面性。不同于一般地方志,《大明一统志》囊括了整个明朝的地理信息,涵盖了全国范围内的各个地区。这使得它成为研究明代全貌、了解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和地理格局的宝贵资料。同时,书中的图文并茂,配合地图等插图,使得这本志书更加直观、易懂。

4、《大明一统志》的文化价值与影响

《大明一统志》作为一部地理学巨著,它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在文化传承和历史研究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它对中国传统的地方志文化进行了总结和升华。《大明一统志》融合了地理、历史、政治等多学科的内容,体现了中国古代志书的综合性特点,对后世地方志的编纂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其次,《大明一统志》对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不仅详细记录了当时各地的自然地理、经济状况,还对如何进行地理调查、如何将分散的信息整合成系统的地理数据做出了创新性的探索。其编纂方法和整理理念为后来的地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最后,《大明一统志》在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它不仅为研究明代的历史、经济、文化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而且对当时的风俗、习惯、宗教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全面记录,成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文化遗产。

总结:

综上所述,《大明一统志》作为明代一部重要的地理志书,不仅在地理学、历史学和文化研究方面具有重大价值,还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明朝社会的宝贵资料。从它的历史背景到编纂过程,从内容特点到文化价值,均展现了它作为一部权威性地理文献的卓越地位。

《大明一统志》不仅是明代地理学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中国古代地方志的巅峰之作,值得后人深入研究与传承。它的学术成果和文化影响将在未来继续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财富。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4 有需要联系v;hx-hx4 有需要联系v;hx-hx4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图片1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刺梨占星塔罗刺梨占星塔罗
易学资料

对占星塔罗感兴趣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