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共108册)
资料编号:KW8701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9.80G
作者:鲍朴主编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
我国迄今为止收集最全、选本最佳的宣纸影印工程——《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近日由北京九州出版社出版。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文史馆馆长启功先生题写了书名。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搜集了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朵云轩、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等海内外各大藏馆和着名收藏家的藏品,分类编辑了甲骨金文、汉简帛书、敦煌写经、南北朝墓志、唐碑宋帖、明清墨迹等历朝历代最具收藏价值的碑刻书法珍品。所收碑刻、法帖、真迹4000余种,历代书法家600余人。《全集》共计16函、线装108册、69卷、页码17200页,书根精印,宋刻工艺。堪称前无古人、泽及后代的旷世藏品,是我国出版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全集》不仅收入了书法史上的历代扛鼎名篇,而且有近400种孤拓珍品属首次出版。其中既有历代皇帝内府收藏的稀世翰墨神品,又有私家代代相传秘不示人的绝品;既有流失海外百余年的孤拓珍品,又有尘封于馆藏中数十年无人问津的碑刻善本。这些碑刻、拓本、真迹无疑具有极高的版本价值、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总目录
001册
目录
002
☆第一辑 甲骨文金文书法
卷一 甲骨文书法
卷二 金文书法
☆第二辑 秦汉竹帛书法
卷三 秦汉竹筒锦书
003
☆第三辑 敦煌书法
卷四上 敦煌写本
004
卷四下 敦煌写本
005
卷五上 敦煌写本
006
卷五下 敦煌写本
007
☆第四辑 秦汉碑刻书法
卷六上 秦汉碑刻书法
008
卷六中 秦汉碑刻书法
009
卷六下 秦汉碑刻书法
010
卷七上 秦汉碑刻书法
011
卷七下 秦汉碑刻书法
012
卷八下 魏晋南经朝碑刻
013
卷八下 魏晋南经朝碑刻
014
卷九 魏晋南北朝碑刻
015
卷十 魏晋南北朝碑刻
016
☆第五辑 汉南北朝隋唐墓志书法
卷十一上 魏晋南北朝墓志
017
卷十一下 魏晋南北朝墓志
018
卷十二上 隋唐墓志
019
卷十二下 隋唐墓志
020
☆第六辑 魏晋墨迹帖本书法
卷十三 魏晋墨迹帖本
021
☆第七辑 隋唐书法
卷十四 隋代书法
022
卷十五 唐代帝王书法
023
卷十五 唐代帝王书法
024
卷十六 欧阳询书法
025
卷十七 褚遂良书法
026
卷十八 李邕书法
027
卷十九 张旭书法
卷二十 怀素书法
028
卷二十一上 颜真卿书法
029
卷二十一上 颜真卿书法
030
卷二十一中 颜真卿书法
031
卷二十一中 颜真卿书法
032
卷二十一下 颜真卿书法
033
卷二十二上 柳化权书法
034
卷二十二下 柳化权书法
035
卷二十三 孙过庭书法
036
卷二四 虞世南 欧阳通 薛稷书法
037
卷二十五上 唐代其他书家书法
038
卷二十五上 唐代其他书家书法
039
卷二十五上 唐代其他书家书法
040
卷二十五中 唐代其他书家书法
041
卷二十五中 唐代其他书家书法
042
卷二十五中 唐代其他书家书法
043
卷二十五下 唐代其他书家书法
卷二十六 五代书法
044
☆第八辑 宋代书法
卷二十七 宋代帝王书法
045
卷二十八 蔡襄书法
卷二十九上 苏轼书法
046
卷二十九中 苏轼书法
047
卷二十九下 苏轼书法
048
卷三十上 黄庭坚书法
049
卷三十下 黄庭坚书法
050
卷三十一上 米芾书法
051
卷三十一中 米芾书法
052
卷三十一下 米芾书法
053
卷三十二 张即之书法
054
卷三十三上 宋代其他书家书法
055
卷三十三中 宋代其他书家书法
056
卷三十三下 宋代其他书家书法
057
☆第九辑 金元书法
卷三十四 金代书法
058
卷三十五上 赵孟頫书法
059
卷三十五上 赵孟頫书法
060
卷三十五下 赵孟頫书法
061
卷三十五下 赵孟頫书法
062
卷三十六上 元代其他书家书法
063
卷三十六下 元代其他书家书法
064
☆第十辑 明代书法
卷三十七 明代帝王书法
卷三十八 王守仁书法
065
卷三十九 祝允明书法
066
卷四十 文征明书法
067
卷四十一上 董其昌书法
068
卷四十一下 董其昌书法
069
卷四十二 李东丰坊邢侗书法
070
卷四十三 唐寅徐谓王宠书法
071
卷四十四上 张瑞图书法
072
卷四十四下 张瑞图书法
073
卷四十五上 明代早期书家书法
074
卷四十五下 明代早期书家书法
075
卷四十六上 明代中期书家书法
076
卷四十六下 明代中期书家书法
077
卷四十七上 明代晚期书家书法
078
卷四十七下 明代晚期书家书法
079
☆第十一辑 清代书法
卷四十八 清代皇帝宗室书法
080
卷四十九上 王铎书法
081
卷四十九中 王铎书法
082
卷四十九下 王铎书法
083
卷五十 翁方钢书法
084
卷五十一 钱澧书法
085
卷五十二上 邓石如书法
086
卷五十二下 邓石如书法
087
卷五十三 何绍基书法
088
卷五十四 杨沂孙书法
卷五十五 赵之谦书法
089
卷五十六 吴昌硕书法
090
卷五十七 曾熙书法
091
卷五十八 刘墉 王文治书法
092
卷五十九 金农 郑燮 朱耷书法
093
卷六十 梁同书 桂馥 黄易书法
094
卷六十一 伊秉绶 杨岘 俞越书法
095
卷六十二 林则徐 曾国藩 左宗棠书法
096
卷六十三 吴大澄 张袷剑 于右任书法
097
卷六十四 张謇书法
098
卷六十五 李瑞清书法
099
卷六十六 华世奎书法
100
卷六十七上 清代早期书家书法
101
卷六十七中 清代早期书家书法
102
卷六十七下 清代早期书家书法
103
卷六十八上 清代中期书家书法
104
卷六十八中 清代中期书家书法
105
卷六十八下 清代中期书家书法
106
卷六十九上 清代晚期书家书法
107
卷六十九中 清代晚期书家书法
108
卷六十九下 清代晚期书家书法
目录介绍如下: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01总目录.pdf50.09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02.pdf110.50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03.pdf127.75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04.pdf101.05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05.pdf90.96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06.pdf78.11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07.pdf75.79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08.pdf93.84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09.pdf85.88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10.pdf119.26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11.pdf90.84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12.pdf107.49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13.pdf102.64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14.pdf96.87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15.pdf88.39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16.pdf73.41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17.pdf63.52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18.pdf55.76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19.pdf47.52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20.pdf153.07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21.pdf58.35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22.pdf69.39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23.pdf68.24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24.pdf100.83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25.pdf107.39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26.pdf82.20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27.pdf111.19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28.pdf57.47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29.pdf67.46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30.pdf74.47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31.pdf40.37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32.pdf65.79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33.pdf47.93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34.pdf66.53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35.pdf143.97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36.pdf79.54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37.pdf48.07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38.pdf59.80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39.pdf68.46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40.pdf192.90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41.pdf70.06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42.pdf45.71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43.pdf51.03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44.pdf122.51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45.pdf96.13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46.pdf137.29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47.pdf48.80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48.pdf94.32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49.pdf127.61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50.pdf36.27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51.pdf101.76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52.pdf60.01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53.pdf175.83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54.pdf68.16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55.pdf133.33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56.pdf147.27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57.pdf56.35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58.pdf63.17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59.pdf48.99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60.pdf107.64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61.pdf108.98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62.pdf143.13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63.pdf148.39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64.pdf120.18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65.pdf160.89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66.pdf141.67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67.pdf46.69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68.pdf93.25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69.pdf142.59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70.pdf165.16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71.pdf136.13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72.pdf154.05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73.pdf127.50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74.pdf140.31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75.pdf107.62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76.pdf118.61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77.pdf130.15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78.pdf103.50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79.pdf71.15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80.pdf99.87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81.pdf91.99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82.pdf113.28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83.pdf36.90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84.pdf48.68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85.pdf57.81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86.pdf113.09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87.pdf88.51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88.pdf101.71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89.pdf64.33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90.pdf44.50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91.pdf48.96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92.pdf97.25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93.pdf58.97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94.pdf44.72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95.pdf50.01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96.pdf79.17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97.pdf82.73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98.pdf54.30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099.pdf111.16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100.pdf138.21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101.pdf151.63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102.pdf141.14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103.pdf104.34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104.pdf99.31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105.pdf79.09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106.pdf101.65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107.pdf76.16 MB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 108.pdf75.64 MB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共108册)是我国书法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涵盖了自先秦至近现代各个时期的碑刻书法。该全集的出版,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也为爱好者提供了珍贵的艺术享受。文章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的重要性与价值,包括其历史背景与学术价值、内容结构与版面设计、影响与传播以及对书法艺术的贡献等方面,深入分析该全集在学术界和艺术界的地位,探讨其对书法传承与发展的深远影响。
1、历史背景与学术价值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的出版,是中国书法研究领域的重要里程碑。该全集的编纂工作始于20世纪末,历时多年,经过数代学者的不懈努力,终于完成。中国的碑刻书法历史悠久,从先秦的青铜器铭文到近现代的碑帖,碑刻书法作为中国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还展示了历代书法家的艺术成就。全集的出版,正是对这一文化遗产的全面整理与保存。
该全集的学术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它通过系统的编排与分类,为研究者提供了便捷的查阅工具,使得中国历代碑刻书法的研究能够更加深入与细致。其次,它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也为书法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和鉴赏的良好平台。全集中的碑刻,不仅具有历史的价值,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们展示了中国书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与演变。
通过《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的整理与研究,学者们得以对碑刻书法的历史脉络进行深入剖析,尤其是在字形演变、书法技法及其与时代背景的关系等方面,为书法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外,该全集的学术价值还体现在它对书法美学的探讨上,不同历史时期的碑刻不仅反映了书法技巧的变化,也体现了不同社会环境下书法的审美取向。
2、内容结构与版面设计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共分为108册,按照历史时期进行编排,每册的内容都进行了精心筛选与整理,确保了内容的全面性与代表性。全集的内容不仅包括了传统的碑文,还涵盖了重要的摩崖石刻、墓志铭、铭文拓片等。这些碑刻材料的收录,为书法学者和历史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碑刻书法的全面研究。
在版面设计上,全集采用了高清摄影技术,确保每一幅碑刻图像都清晰可见。这种设计不仅便于书法爱好者进行临摹与学习,也便于学者进行深入研究。此外,全集的排版布局也十分精美,每一册的开头都有详尽的介绍与历史背景分析,为读者提供了详实的背景信息,便于理解碑刻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全集的每册内容,都经过精心的校勘与注释。为了确保准确性,编辑团队对每一篇碑刻都进行了多次比对与核实,确保所收录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可靠的历史资料。此外,在每一册的后附部分,还包含了关于该时期书法的专题讨论,使得读者能够从多个角度对碑刻书法进行全方位的理解和研究。
3、影响与传播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出版后,迅速在书法界与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也为书法爱好者和艺术收藏家提供了重要的艺术资源。尤其是在书法教育方面,该全集的发布为许多书法学习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教材,许多学校和书法机构都将其作为教材之一。
该全集的影响力不仅限于中国,它在国际上也产生了积极的传播效应。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与艺术爱好者开始关注中国的书法艺术,而《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作为一本系统而全面的书法资料集,成为了他们了解和研究中国书法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是在东亚文化圈内,这部全集对推动中国书法的国际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该全集的数字化版本也逐渐问世,为更多的读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访问方式。数字化版本的推出,不仅使得远离书法名家的读者能够随时获取碑刻资料,也推动了书法研究的现代化。通过网络平台和电子书籍的普及,更多的书法爱好者和学者能够更方便地进行书法的学习与研究。
4、对书法艺术的贡献
《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的出版,对书法艺术的贡献不可估量。首先,它全面展示了中国历代碑刻的艺术风格,从篆书、隶书到楷书、行书,再到草书,涵盖了所有主要书体的演变过程。这些碑刻作品,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书法家的个性,又展现了不同时期社会环境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其次,这些碑刻作为书法创作的源泉,影响了后世无数的书法家。无论是古代书法家,还是现代书法家,都在这些碑刻中汲取了灵感。通过临摹和研究这些碑刻,书法家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艺,也能够从中领悟到书法的深厚文化底蕴。特别是在行书和草书的创作上,碑刻提供了大量的示范,成为了书法家们学习和创新的宝贵资源。
最后,碑刻书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它的保存和研究,对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光大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通过对这些历史遗产的整理与展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也为后世书法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总结:
通过对《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部全集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书法艺术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全集的出版,不仅为书法学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为书法爱好者和艺术创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相信《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将会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价值,为中国书法的传承与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