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粤诗(共24册)
资料编号:KW8481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6.09G
作者: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编
出版社:岭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
主要内容包括南海仙人祝辞、越人土风歌、汉双鱼铜洗铭、汉元光镜铭、汉尚方镜铭、汉五氏镜铭、汉青盖镜铭、汉宜文章镜铭等。
目录介绍如下:
全粤诗第01册_12187225_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_2008.12.pdf225.33 MB
全粤诗第02册_12187227_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_2008.12.pdf244.88 MB
全粤诗第03册_12187224_陈永正_2008.pdf351.39 MB
全粤诗第04册_12187226_陈永正_2008.pdf374.59 MB
全粤诗第05册_12440578_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_2009.01.pdf370.92 MB
全粤诗第06册_12440577_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_2009.01.pdf365.18 MB
全粤诗第07册_12689764_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_2009.08.pdf218.46 MB
全粤诗第08册_12689763_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_2009.09.pdf208.86 MB
全粤诗第09册_13096000_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_2009.12.pdf408.67 MB
全粤诗第10册_12689773_陈永正_2010.04.pdf210.84 MB
全粤诗第11册_13096020_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编_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_2010.06.pdf239.49 MB
全粤诗第12册_13096010_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_2011.05.pdf358.68 MB
全粤诗第13册_13516241.pdf236.33 MB
全粤诗第14册_13576023_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编_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_2013.03.pdf249.25 MB
全粤诗第15册_13701893.pdf233.39 MB
全粤诗第16册14284563_.pdf242.87 MB
全粤诗第17册14273488_.pdf252.26 MB
全粤诗第18册_14273428.pdf189.24 MB
全粤诗第19册_14273516.pdf221.74 MB
全粤诗第20册14307526_.pdf219.75 MB
全粤诗第21册14334115_.pdf204.46 MB
全粤诗第22册14334107_.pdf259.29 MB
全粤诗23(卷739-746).陈永正主编.岭南美术出版社2017年12月第1版.pdf171.62 MB
全粤诗24(卷747-756).陈永正主编.岭南美术出版社2018年12月第1版.pdf179.94 MB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作为粤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粤诗(共24册)”是一次系统、全面地整理和呈现广东地区诗歌文化的重要工程。此书由众多粤语诗人作品汇编而成,涵盖了从唐代至现代的诗歌创作,是研究粤语文学和广东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全粤诗不仅仅是对诗歌作品的简单收录,更通过对每位诗人的详细解读及其作品的背景分析,展现了粤语诗歌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通过本书,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粤语地区的社会变迁、历史背景以及语言特点。本文将从全粤诗的内容价值、文学意义、历史背景以及对当代文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全面分析其对粤文化的贡献。
1、全粤诗的内容价值
全粤诗的内容价值,首先体现在它对粤语诗歌的广泛收录上。全粤诗共分为24册,每册囊括了大量的粤语诗歌作品,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成就。通过系统化的收录,读者可以从中了解粤语诗歌的艺术风格、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此外,全粤诗还特别关注那些未曾进入主流诗歌汇编的地方性作家,他们的作品在这部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尊重。
其次,全粤诗中的作品内容丰富,包含了从古典诗词到近现代诗歌的多样性。这些作品展示了粤地诗人如何在传统诗词的框架内进行创新,同时又不失粤文化的地域特色。从民间传说到历史事件,从山水田园到人情世故,粤语诗歌中的题材极为广泛,表现了地方文化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再次,全粤诗对诗歌的分类和编排也是它内容价值的重要体现。每册书中都根据不同的时期、风格和主题对诗歌进行分类,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更清晰地把握不同历史时期诗歌的风貌。此外,书中对每一位诗人及其作品背景的详细解读,使得这本书不仅是一个诗歌集,更是一本文化与历史的百科全书。
2、全粤诗的文学意义
全粤诗的文学意义,首先体现在它对粤语诗歌传统的继承与发扬。粤语作为一种方言,具有独特的韵律和表达方式,这使得粤语诗歌在语言运用上具有与普通话诗歌截然不同的艺术魅力。通过全粤诗,粤语诗歌的艺术特色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与升华,它不仅保留了传统的诗歌形式,还融合了更多现代元素,使得这种文学形式能够在当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其次,全粤诗为粤语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由于长期以来粤语文学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许多优秀的粤语诗歌作品未能在主流文学中得到广泛传播。而全粤诗的出版,不仅填补了这一空白,也让粤语诗歌得以广泛传播,并为粤语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和学术依据。
再者,全粤诗的出版促进了粤语文学的国际化。随着粤语文化逐渐走向世界,粤语诗歌在海外的影响力也日渐增强。全粤诗作为粤语文学的重要载体,通过翻译和传播,让世界各地的读者能够感受到粤语诗歌的独特魅力,也为粤语文学在国际文学界争取了更广泛的关注。
3、全粤诗的历史背景
全粤诗的历史背景是理解这部作品不可忽视的部分。广东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和商业中心,长期以来在文学创作上具有独特的地位。粤语诗歌的传统早在唐代就开始萌芽,尤其是唐代的“岭南诗派”对后世粤语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粤诗从这个历史起点出发,回溯到古代诗歌的源流,再到近现代的变革,展示了粤语诗歌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过程。
此外,广东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也对粤语诗歌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广东自古是多民族聚集的地方,尤其是南方的边疆文化在粤语诗歌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粤语诗歌的语言表达、形式创新、内容选择等方面,都深受当地历史和社会变迁的影响。这些背景因素使得全粤诗不仅仅是诗歌的合集,更是反映广东地区社会、文化与历史的重要窗口。
全粤诗还特别强调了粤语与汉文化的互动。作为中国语言体系中的重要一支,粤语与普通话的差异,尤其在音韵、语法等方面,造就了粤语诗歌在艺术表达上的特殊性。全粤诗不仅反映了这种语言差异,还通过诗歌呈现了粤语特有的审美价值和文化认同感。
4、全粤诗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全粤诗对当代文学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它为当代诗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资源。许多当代粤语诗人通过全粤诗重新审视和汲取了传统粤语诗歌的营养,不仅继承了前人的艺术精髓,还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这种影响使得粤语诗歌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其次,全粤诗激发了更多对地方文化的关注。在当代文学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关注自己所在地方的文化特色,粤语诗歌作为地方文化的代表之一,成为了许多文学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全粤诗通过呈现粤语诗歌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为当代作家提供了深刻的文化反思和创作启示。
再者,全粤诗的出版推动了粤语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粤语的使用逐渐下降,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全粤诗的出版不仅对粤语诗歌的艺术形式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总结,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粤语的传承与普及,特别是在粤语地区的教育和文化传播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总结:
全粤诗作为一项文化工程,其意义不仅限于收录粤语诗歌作品,更在于它对粤文化和粤语文学的全面保护与传承。通过这部诗集,粤语诗歌的历史和艺术得到了系统化的总结,也为粤语诗人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文学平台。无论从文学的角度,还是从文化的传承角度来看,全粤诗都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通过深入挖掘和研究粤语诗歌的宝贵遗产,我们不仅能够理解粤文化的独特性,还能在现代语境下更好地传承与发扬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全粤诗作为粤语诗歌的集大成者,无疑在推动粤语文学繁荣、促进粤文化传承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