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1-3辑(共70册)
特别提示:缺第3辑第8册
资料编号:KW7836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13.4G
作者:《边疆史地文献初编》编委会编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
西南边疆指西藏、云南、广西三省区。上述三个地区历史上民族分布不同,与中原王朝关系也不尽一致,因此形成各有特色的地方史地文献。对三省区的地方文献,近年来有人已经做过若干整理,如《云南史料丛刊》、《清代西藏史料丛刊》等,均汇集许多地方文献,为学者利用提供了方便。但是由于收录标准不同,或受制于某些条件,这些史料汇编并不能囊括存世的史地文献,何况除了传统史书外,档案、文集、书信、报告等材料越来越为研究者重视,有鉴于此,本套书着眼于学者们关心的近代以来边疆地区社会变迁,着力搜集清代以降三省区相关资料,按专题为研究者提供丰富的基本资料以及部分稀见史料,以便参考。细目介绍: 目录 西南史地综合资料及西藏史地文献(唐)樊绰《蛮书》(唐)刘恂《岭表录异》(宋)周去非《岭外代答》 (宋)方信孺《南海百咏》(明)陆深《圣驾南巡日录》 (明)欧大任《百越先贤志》(明)王轼《平蛮录》(明)包汝楫《南中纪闻》 (明)邝露《赤雅》 (清)吴震方《岭南杂记》 (清)李调元《南越笔记》(清)闵叙《粤述》(明)何乔新《勘处播州事情疏》撰人不详《土官底簿》海盐郑氏藏书,朱彝尊序(清)都啓模编《冯宫保(子材)军牍集要》佚名《条陈西南国防大计》蒙藏委员会编《西南初步计划》(清)和琳〔嘉庆〕《卫藏通志》(清)马少云、盛梅溪《卫藏图识》 (清)允礼《西藏志》 (清)佚名《西藏考》(清)曹树翘《乌斯藏考》(清)姚鼐《前后藏考》(清)姚莹《察木多西诸郡考》(清)金钟麟《西藏述略》 (清)张海《西藏纪述》(清)龚柴《西藏纪略》 (清)赵翼《平定两金川述略》(清)耿光《筹藏条陈》 (清)康敷镕《筹西藏凉山书》 (清)允礼《西藏日记》吴丰培辑《清季筹藏奏牍》(清)鹿传霖《筹瞻疏稿》 (清)松筠《西招纪程》(清)松筠《招西秋阅记》(清)盛绳祖《入藏程站》(清)佚名《察炉道里考》 (清)王世睿《进藏纪程》 (清)那彦成《平番奏疏》 (清)姚莹《康輶纪行》 (清)文干《壬午赴藏纪程》(清)赵咸中《使廓纪略》 (清)陶思曾《藏輶随记》(清)《奉使泰宁纪程》 (清)杜昌丁《藏行纪程》 (清)徐瀛《西征日记》(清)徐瀛《旃林纪略》 (清)七十一《西藏风土记》张其勤《炉藏道里最新考》铁船居士《藏纪》 洪涤尘《西藏史地大纲》 尹扶一《西藏纪要》 尹昌衡《西征纪略》罗春驭《泣血缉存》
目录介绍如下:
001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1辑01_13411620.pdf179.10 MB
002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1辑02_13411621.pdf199.91 MB
003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1辑03_13411622.pdf206.51 MB
004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1辑04_13411623.pdf204.70 MB
005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1辑05_13411624.pdf221.43 MB
006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1辑06_13411625.pdf219.11 MB
007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1辑07_13411626.pdf160.18 MB
008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1辑08_13411627.pdf312.51 MB
009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1辑09_13411628.pdf293.92 MB
010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1辑10_13411629.pdf208.81 MB
011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1辑11_13411630.pdf158.44 MB
012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1辑12_13411631.pdf238.48 MB
013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1辑13_13411632.pdf225.04 MB
014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1辑14_13411633.pdf194.16 MB
015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1辑15_13411634.pdf203.81 MB
016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1辑16_13411635.pdf426.96 MB
017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1辑17_13411636.pdf171.78 MB
018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1辑18_13411637.pdf176.36 MB
019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1辑19_13411638.pdf174.51 MB
020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2辑01_13911848.pdf208.95 MB
021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2辑02_13911849.pdf135.61 MB
022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2辑03_13911850.pdf120.84 MB
023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2辑04_13911851.pdf161.71 MB
024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2辑05_13911852.pdf193.53 MB
025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2辑06_13911853.pdf171.23 MB
026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2辑07_13911854.pdf197.44 MB
027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2辑08_13911855.pdf219.38 MB
028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2辑09_13911856.pdf175.33 MB
029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2辑10_13911857.pdf228.94 MB
030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2辑11_13911858.pdf183.79 MB
031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2辑12_13911859.pdf226.47 MB
032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2辑13_13911860.pdf207.67 MB
033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2辑14_13911861.pdf200.35 MB
034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2辑15_13911862.pdf152.15 MB
035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2辑16_13911863.pdf160.87 MB
036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2辑17_13911864.pdf232.48 MB
037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2辑18_13911865.pdf190.04 MB
038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2辑19_13911866.pdf131.21 MB
039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3辑01_13911815.pdf176.39 MB
040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3辑02_13911816.pdf288.63 MB
041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3辑03_13911817.pdf322.29 MB
042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3辑04_13911818.pdf277.90 MB
043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3辑05_13911819.pdf189.39 MB
044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3辑06_13911820.pdf184.95 MB
045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3辑07_13911821.pdf165.24 MB
046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3辑09_13911823.pdf124.12 MB
047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3辑10_13911824.pdf113.81 MB
048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3辑11_13911825.pdf108.04 MB
049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3辑12_13911826.pdf173.81 MB
050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3辑13_13911827.pdf166.60 MB
051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3辑14_13911828.pdf207.08 MB
052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3辑15_13911829.pdf192.03 MB
053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3辑16_13911830.pdf162.77 MB
054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3辑17_13911831.pdf171.29 MB
055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3辑18_13911832.pdf149.44 MB
056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3辑19_13911833.pdf202.26 MB
057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3辑20_13911834.pdf130.06 MB
058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3辑21_13911835.pdf170.65 MB
059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3辑22_13911836.pdf195.30 MB
060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3辑23_13911837.pdf181.21 MB
061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3辑24_13911838.pdf198.01 MB
062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3辑25_13911839.pdf192.37 MB
063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3辑26_13911840.pdf288.39 MB
064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3辑27_13911841.pdf156.77 MB
065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3辑28_13911842.pdf243.07 MB
066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3辑29_13911843.pdf254.27 MB
067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3辑30_13911844.pdf121.02 MB
068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3辑31_13911845.pdf122.64 MB
069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3辑32_13911846.pdf215.96 MB
070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3辑33_13911847.pdf215.97 MB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文将围绕《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1-3辑》展开详细阐述。首先,通过对该书的编纂背景和意义进行分析,了解其在边疆史学领域中的学术地位和重要性。其次,从文献内容的结构特点、资料的来源、编纂方法以及其历史价值等方面逐一深入探讨。同时,结合该书在西南边疆史研究中的独特贡献,分析其对边疆史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最后,结合整体内容对《边疆史地文献初编》系列的影响力进行总结,进一步展望其未来的学术前景。
1、编纂背景与意义
《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是针对中国西南地区历史与地理文献的首次系统整理与编纂,体现了边疆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西南边疆作为中国地理和历史的一个重要区域,涵盖了多民族、多文化、多种族的复杂背景,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对边疆史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该书的编纂,不仅填补了西南边疆历史地理文献整理的空白,也为后续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从学术视角来看,该书的意义深远。首先,它在西南边疆的文献资料上做出了系统梳理,汇集了大量散见于各地的历史、地理文献。这些文献涉及的内容跨越了多个历史时期,涵盖了从先秦至近现代的各种历史事件、地域变迁、民族交流等方面。这种多层次、多维度的资料整合,极大地丰富了边疆史的研究框架。
其次,该书的编纂,展示了历史学、地理学与民族学交织的学科特点。通过对西南边疆文献的初步整理,揭示了这一区域在中国历史与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为民族关系的演变和区域社会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2、文献内容的结构与特点
《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1-3辑的内容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在内容安排上,首先注重史料的类别区分,按照不同历史时期、地域划分以及学科特点进行了系统分类。每一辑中的文献,都经过严格筛选和分类,体现了编者在整理过程中严谨的学术态度。
具体而言,第1辑主要关注的是西南边疆的古代史料,尤其是先秦至唐代的历史文献。这些文献多涉及地理志、族谱记载以及相关的历史典籍,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西南边疆早期历史和文化的宝贵信息。第2辑则侧重于宋明时期的史料,特别是关于西南各民族的记载及其与中央政权的互动,这一时期的文献极大丰富了对边疆治理与民族融合的理解。第3辑则聚焦近现代的变革,尤其是清朝及民国时期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迁。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辑中的文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从内容上看,文献所展现的西南边疆历史,不仅仅是民族间的冲突和融合,也展示了自然环境与历史事件如何相互作用,塑造了这个地区的独特面貌。通过这些历史文献,读者可以对西南边疆的地理特点、经济发展及社会结构变化有更加立体和全面的了解。
3、资料来源与编纂方法
《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的编纂,广泛收集了多方来源的史料。这些史料不仅包括了各类古籍文献、地方志、档案资料,还涵盖了来自民族学、考古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特别是许多地方志和族谱记载,为研究西南边疆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地方视角。
编纂方法方面,首先,编者对文献的选择和整理秉持着高度的学术严谨性。每篇文献在录入之前,都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考证,确保其历史真实性和学术价值。此外,编者在处理文献时采用了现代学术研究的分类标准,既注重文献的原始性,也注重文献中的细节解析,这对于后续学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此外,编者在整理过程中,注重文献与实际地理环境的结合。例如,很多西南边疆的地方志,不仅仅记载了当地的历史,还对自然环境进行了详细描述。这些地理记载的整理,使得本书不仅仅是历史文献的集合,也是研究西南地区自然地理、资源分布、气候变化等多维度信息的宝贵资料。
4、历史价值与学术影响
《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的出版,不仅为西南边疆的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基础,也为后续学者深入探索边疆地区的历史演变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借鉴。这些文献的整理和汇编,使得西南边疆的历史研究得以从碎片化的资料中走向系统化、全面化,为学术界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框架。
在学术影响方面,该书的出版促进了边疆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对西南边疆的深入探讨,学者们对这一地区的历史脉络、文化交流、民族关系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此外,随着该书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西南边疆的研究逐步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形成了边疆史学科的一个新的研究高地。
此外,该书在跨学科研究方面也有重要意义。通过整合历史学、地理学、民族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它为边疆史研究的多学科交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模式,促进了边疆地区历史的全面解读,也为未来类似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
通过对《边疆史地文献初编(西南边疆)》第1-3辑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这部作品不仅在史学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西南边疆地区历史与地理的研究,起到了开创性作用。其全面的文献整理与深刻的学术洞察,使得西南边疆的历史面貌更加鲜明,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学术影响。
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这一系列文献的研究成果将继续为边疆史学科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西南边疆的历史将会在更广泛的学术讨论中,展现出更加多元和复杂的面貌。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