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微仙君功过格,洞真部戒律类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太微仙君功过格》是金朝道士又玄子所撰写的书籍,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戒律类。《太微仙君功过格》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戒律类。卷首有作者自序,内称作者于大定辛卯年(1171)梦游紫府,朝礼太微仙君,得受功过之格,梦醒后写成此书。书中列举功过格律。包括功格三十六条,分为救济门、教典门、焚修门、用事门四类;过律三十九条,亦分为不仁门、不善门、不义门、
不轨门四类。凡修道行善者为功,如布施钱财、救济贫困、修整道路、传授经教、修建庙宇神像、行斋度亡等等。凡违道作恶者为过,如不救济贫困、
毁坏庙宇神像、咒骂神圣、嫉贤妒能、挑起斗讼、取财不义、偷盗、杀生、酗酒、诲淫等等。世人根据上述功过格律,逐日逐月自记其言行功过,按时检验,
可自知功过多寡,与上天真司考核之数昭然相符。依此行持,远恶迁善,积功累德,则「去仙不远矣」。此书对后世颇有影响,元代净明道道士奉持此书,
儒家学者亦称引之。

太微仙君功过格.光绪二十五年刻本.pdf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文将围绕“太微仙君功过格,洞真部戒律类”这一主题展开详细阐述,分析其在道教修炼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首先,文章将简要介绍太微仙君与洞真部的背景,进一步分析“功过格”作为一种修行法则,如何影响道教徒的行为规范与心性修炼。接着,将从四个方面具体探讨这一法则的内涵:第一,太微仙君功过格的历史渊源与背景;第二,洞真部戒律类的修行原则与实践;第三,太微仙君功过格对道教道德修养的影响;第四,太微仙君功过格与洞真部戒律的关系与互动。通过这些分析,本文试图揭示太微仙君功过格在道教修行体系中的独特作用与意义。

1、太微仙君功过格的历史渊源

太微仙君功过格是道教修炼体系中的重要法则之一,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道教初创时期。太微仙君,作为道教的一位重要神明,被视为掌管功过的神祇。早期道教的修行者通过对仙君的崇拜与效法,逐渐形成了功过格这一行为规范。这一法则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记录个人的功与过,来调整和修正修炼者的行为和心性。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太微仙君功过格的形成受到先秦儒家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儒家的“功过分明”理念。道教吸收了这一思想,并加以发展,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功过格”。在道教修行者的日常生活中,太微仙君的功过格成为了衡量修行者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准。

随着道教教义的不断发展,太微仙君功过格的应用逐渐变得更加普及。道教经典《洞真部戒律》中的诸多戒律,也与太微仙君的功过格息息相关。这使得太微仙君功过格不仅仅是一种修行法则,更成为了道教伦理和道德的体现。

2、洞真部戒律类的修行原则

洞真部作为道教中重要的修炼派别之一,其戒律类的修行原则在很大程度上与太微仙君功过格相契合。洞真部的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循一系列严格的戒律,这些戒律不仅包括对身心的要求,也涉及到对社会行为的规范。洞真部的戒律强调内心的清净与行为的合规,要求修行者在修炼过程中不断自我审视,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

在洞真部的修行原则中,功过格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修行者需要通过对自己的功德和过失进行记录和反思,来检验自己是否符合道教的道德标准。这种记录不仅仅是为了对自己的修行进行总结,更是为了通过自我反省,逐步提升心性,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此外,洞真部戒律还强调群体修行的重要性。虽然功过格是一种个人的修行工具,但在道教集体修行中,修行者往往需要将个人的功过与集体的修行进程相结合,共同推动道教教义的传播与实践。在这种集体修行中,功过格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不仅有助于个人的进步,也有助于整个群体的和谐。

3、太微仙君功过格对道德修养的影响

太微仙君功过格不仅仅是一个修行法则,它在道教的道德修养体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道教的修行不仅仅是对外在世界的感悟,更是对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太微仙君功过格通过对“功”与“过”的记录,促使修行者在行为上不断追求完美,在道德上不断向善。

具体来说,太微仙君功过格要求修行者每时每刻都要自觉地审视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行善积德等方面,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自觉性。当修行者做出善行时,功过格会记录下这些功德,反之,若修行者做出过错或不当行为,功过格也会做出相应的记录。这种记录使得修行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与不足,进而进行调整与改进。

通过这种功过记录,修行者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道德的力量,逐渐形成强烈的道德自觉性。这种道德自觉性不仅表现在个人修养的提高上,还能够对周围的人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太微仙君功过格在某种意义上,帮助道教修行者超越个人局限,达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界。

4、太微仙君功过格与洞真部戒律的关系

太微仙君功过格与洞真部戒律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虽然各自独立,但在道教修行体系中,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修行者的心性升华与道德规范。太微仙君功过格是修行者个人行为的记录工具,而洞真部戒律则是修行者行为的外在规范,二者结合,形成了一种内外兼修的修行模式。

在道教的实际修行中,修行者不仅需要遵守洞真部的戒律,还需要定期进行功过格的自我审视。功过格不仅帮助修行者检查自己是否遵守了戒律,也帮助他们在精神和道德层面上进行自我约束。通过功过格的记录,修行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是否偏离了戒律的轨道,进而进行及时的调整。

此外,太微仙君功过格的修行方式也能够加强戒律的执行力。通过对功过的具体记录,修行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遵循戒律带来的正面效应,反之,未遵守戒律时产生的过错也会在功过格中显现。这种机制不仅增强了修行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也使得戒律得到了更加严谨的贯彻。

总结:

综上所述,太微仙君功过格与洞真部戒律类是道教修行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元素。太微仙君功过格通过记录修行者的功德与过失,帮助修行者进行自我反省与调整,而洞真部戒律则为修行者提供了行为上的规范。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道教修行者在道德修养和心性提升方面的进步。

道教的修行不仅仅是一个外在的行为规范,更是一个内心的修炼过程。太微仙君功过格和洞真部戒律类的结合,正是道教修行体系中内外合一、身心并进的体现,帮助修行者实现自我完善,最终达到道教修行的至高境界。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4 有需要联系v;hx-hx4 有需要联系v;hx-hx4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图片1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气功气功
易学资料

对占星塔罗感兴趣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