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光绪德州志略》全4册 清钱祝祺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地区:山东省德州市地方志
书名:光绪德州志略
卷数:全4册
作者:清钱祝祺纂
版本:清光绪二十二年纂抄本
格式:据原书原貌彩色高清PDF电子影印版下载
大小:20.8 MB
页码:161双页
山东省德州市地方志,光绪 《德州志略》 (州卫书院校订本)成书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是为编写 《山东通志》而上报的材料汇编,原名叫作《德州志略举要》PDF高清电子版影印本下载。由时任德州知州钱祝祺 (字松生)挂帅,德州人吕青云具体负责编修事宜。参与人员有:德州名士马翥、魏寿彭、魏寿彤、李泽棠4人。编修时间为光绪二十二年 (1896)冬十一月,一个月时间,甚是仓促。据记载,该书编成上报后,受到省通志局负责人的充分肯定,钱知州遂让各人再重新抄写一份,作为奖赏,归自己保存和供日后编志所用。
光绪 《德州志略》的内容为3志2表:即学校、艺文、人物3志;职官、科贡2表。其排列顺序为:学校志、艺文志、职官表、科贡表和人物志。该书收录对象的时间范围为清乾隆元年(1736)至光绪二十年 (1894),时间跨度约为160年。全书未分卷,约4万余字。该书未刻印,只有手抄本,被装订成4册。
在 光绪德州志略《学校志》部分收有:光绪十三 (1887)至光绪十六年(1890) 《重修德州学宫纪略》《繁露书院节略》 《州卫书院记略》 《正谊书院记略》 《德州学校记略》 《德卫学校记略》 《德州义学记略》 7篇文献。
《艺文志》分 《德州金石志》和 《德州艺文志》两部分。 《德州金石志》中,收有程先贞 《重修关帝庙记》 《德州北魏三高碑发现记》、纪昀撰 《赵母井宜人墓志铭》 3篇文章。 《德州艺文志》,实际仅为诗歌篇,收有曲阜颜懋伦 《题宋太史仲良学诗草后》、福山萧榕年 《雨后宿德州》、卢见曾 《和田砚思同学见怀原韵》、宋弼 《初过濯锦园赠程茂林兄弟》等26首诗作。
光绪德州志略《艺文志》没有区分诗与文的界限,也不像其他志书那样对本州人士和外籍人士进行区别。《德州志略》只是将编修者认为有价值的、值得发扬流传的诗文一并收入,先文后诗;在文章的排列上无规律可循;在诗歌的排列上是先外籍人士,后本州人士。
《德州志略》一书中的 《职官表》,细分为 “文职官表”“武职官表” “德州驻防职官表”和 “德州驻防文武选举表” 4表。其中文职、武职和驻防职官3表,均起自乾隆元年 (1736),止于光绪二十年 (1894)。惟德州驻防文武选举表起于嘉庆四年(1799),止于光绪二十年(1894)。
《德州志略》一书中的 《科贡表》分 “文科第表”和 “武科第表”。其中 “文科第表”起自乾隆元年 (1736),止于光绪二十年 (1894),按进士、举人、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7个栏目分列。 “武科第表”,虽也起自乾隆元年 (1736),止于光绪二十年 (1894),但仅有武进士、武举人两个栏目。
《德州志略》一书中的 《人物志》与 《宦迹志》合二为一,共收入各种人物48名,其中德州籍人士43名,外籍人士5人;外籍人士中有名宦4名 (傅士奎知州、舒化民知州、叶宗训卫守备、张应翔知州)和大德高僧(慧圆和尚) 1名。
县志的编纂是对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通过对地方文化遗产的记录和整理,县志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地方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地方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光绪德州志略》是清代德州市地方志的重要文献,详细记录了德州的历史沿革、地理风貌、文化习俗及各类社会事务,为研究德州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这部志书由钱祝祺所纂,历时多年完成,内容覆盖广泛,涉及多个方面,是研究德州地方史的关键性参考。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光绪德州志略》全4册清钱祝祺纂PDF电子版的特点和价值,分别是:志书的历史背景与编纂过程,志书的内容结构与特色,志书在学术研究中的价值,及其电子版的传播与使用价值。通过这些方面的深入分析,本文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光绪德州志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其电子版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
1、志书的历史背景与编纂过程
《光绪德州志略》的编纂始于清光绪年间,历史背景与当时的社会情况密切相关。在清代,地方志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记录形式,广泛存在于各地。这部志书的编纂者钱祝祺,是当时德州地区的知名学者,他在这部志书中不仅记录了德州的自然景观,还深入描述了德州的历史发展和地方民俗。为了编纂这部志书,钱祝祺进行了广泛的实地考察,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使得《光绪德州志略》成为了德州市历史的重要见证。
编纂过程上,钱祝祺根据当时德州市的行政区划、人口情况、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和分类。为了确保志书的准确性,他广泛征集地方文献,并与地方人士进行深入的交流讨论。这部志书的编纂时间跨度较长,从光绪初年开始,到光绪中期完成,历时十余年,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学术严谨和责任心。
《光绪德州志略》分为四册,内容涉及德州的自然地理、历史沿革、政治制度、风俗民情等方面,系统全面地展示了德州的风貌。每一册的内容都经过仔细的推敲和考证,因此其历史价值和学术意义不可小觑。
2、志书的内容结构与特色
《光绪德州志略》的内容结构严谨,按照一定的主题和类别进行编排,具有较强的条理性。第一册主要介绍德州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资源分布,详细描述了德州的山川、河流、气候等自然景观。第二册则重点记录了德州的历史沿革,包括古代的行政区划变迁、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等,展现了德州作为一个重要地理区域的发展脉络。
第三册则专注于德州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结构,涵盖了德州的行政组织、地方官员的职责、民众的生活状况等内容。此外,还涉及到一些地方性法律和规章制度,反映了清代地方治理的模式与特点。第四册主要聚焦于德州的风俗民情,详细记载了德州民众的传统习惯、节庆活动、民间艺术等,展现了德州丰富多彩的文化面貌。
《光绪德州志略》的特色在于其详尽的记录和丰富的史料,使其成为一部不可多得的地方志。它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也为后代研究德州地方历史与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钱祝祺在编纂过程中注重真实性与客观性,因此该书在学术界享有较高的评价。
3、志书在学术研究中的价值
《光绪德州志略》在学术研究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对德州市历史和文化的详细记录。首先,该书对德州市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深入剖析,对于研究德州的历史变迁、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记载,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尤其对于清代地方历史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光绪德州志略》在地域文化研究中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德州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其风俗民情、语言文化、传统工艺等方面的内容,都在志书中有着详尽的记录。这些内容对于研究德州的民俗文化、地方语言、民族风情等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也为了解清代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证据。
此外,志书在社会经济方面的记录,也为经济学者提供了关于清代地方经济的研究视角。特别是在德州地区的农业生产、商业贸易等方面的详细描写,能够帮助学者们了解当时社会经济的运作模式,进而为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4、电子版的传播与使用价值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地方志书籍逐渐转向数字化。电子版《光绪德州志略》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形式,为更多的学者和读者提供了便捷的访问途径。PDF电子版的推出,使得志书的传播范围大大拓宽,任何人只要通过网络即可下载并查阅相关内容,这对于学术研究和普及历史知识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电子版《光绪德州志略》的使用价值不仅在于其方便快捷的获取方式,还在于其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多维度的分析与挖掘。例如,读者可以利用电子版进行关键词搜索,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电子版还能够进行文字分析、数据处理等,方便学者进行更深入的学术研究。
通过数字化,电子版《光绪德州志略》不仅保留了纸质版的历史价值,还进一步提高了其可读性和实用性。对于现代读者来说,电子版提供了更加灵活的阅读体验,使得地方志的研究和学习不再受到地域和物理版面的限制。
总结:
通过对《光绪德州志略》全4册清钱祝祺纂PDF电子版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部地方志书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为研究德州市的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而且电子版的推广和应用,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这部重要的历史文献,进一步推动了地方志的数字化进程。
总的来说,《光绪德州志略》不仅是一部历史文献,也是德州市文化的珍贵记载。随着数字化的推进,它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成为研究德州历史的重要工具。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