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咸丰青州府志》全六十四卷 清毛永柏修 李图 刘耀椿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山东省潍坊市《咸丰青州府志》全六十四卷 清毛永柏修 李图 刘耀椿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山东省潍坊市《咸丰青州府志》全六十四卷 清毛永柏修 李图 刘耀椿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插图1

地区: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地方志
书名:咸丰青州府志
卷数:全六十四卷
作者:清毛永柏修 李图 刘耀椿纂
版本:清咸丰九年(1859)刻本
格式:据原书原貌彩色影印 高清PDF电子版下载
类型:中文稀缺古代古籍善本地方志史志县志PDF下载
大小:228.73 MB
页码:2186双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地方志,咸丰青州府志六十四卷。清毛永柏修,李图、刘耀椿纂PDF高清电子版影印本下载。毛永柏,吴下人,监生出身,咸丰六年(1856)任青州知府。李图字少白,号广文,掖县人,曾任胶西书院山长。主纂过胶州、平度州、陵县等州县志。刘耀椿字庄年,郡人,进士出身,曾授翰林院庶吉士。毛永柏掌青州后,见旧志已一百余年未修了这期间,社会风俗变迁,政治人文更易,皆今昔大异。青州原辖十五个州、县,自雍正间,数邑改隶沂州,青州府仅统益都、博山、临淄、博兴、高苑、昌乐、寿光、乐安、临朐、安丘、诸城十一邑。疆域变更,旧志所载,已非今之范围,均须重辑,以明界限。永柏遂延李图、刘耀椿为主纂,网罗散佚,比次近事,历时一年而告竣。然咸丰《青州府志),始修于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 年),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版告成,共六十四卷, 历时二十年。前后由四任知府主修,纂修者数易。最后 由主纂刘耀椿等人终稿。《青州府志》咸丰九年(1859)刻本。此志体例,基本承袭旧志,而分门别类,改易甚多,取材宏富,为前所未有。各卷前附有“记”,较详尽,考据亦精核。为青州府志中的佳本。益都县知县徐顺昌在重修《青州府志跋》中称咸丰《青州府志》“博收之不先之烦, 节取之而不伤于简。实事求是,有美必彰。” 其体例之 严,弃取之当,考证之确,均超越了前修诸志,不愧是 一部“数经损益” 的志乘佳作。

《青州府志》即今青州市历史上地方志的集合。因历史上青州府行政区划变动频繁,因此,习惯上将青州府、益都县的史志统归到《青州府志》类中。

青州位于今山东潍坊,现为潍坊市一县级市。青州修撰地方志,源远流长,见于古籍者,有晋代的《青州先贤传》、宋代的《地志》及《青州图经》;到元代,于钦的《齐乘》实际上也是一部古代青州的地方志。明清时期,青州修志蔚成风气,先后有十几部青州府志和益都县志修成。

青州府志,明朝洪武年间已有编修者,但并未流传下来。今流传在世的有明朝嘉靖《青州府志》、万历《青州府志》,清朝康熙癸丑《青州府志》、康熙乙丑《增修青州府志》、康熙辛丑《增修青州府志》和咸丰《青州府志》。另有雍正《青州府志摘略》。

历 史 版 本

明嘉靖府志

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春开始编纂,经过四年时间,到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冬成书。知府杜思主修,参加编写者有49人,冯惟讷为第一总纂,李攀龙等人作序。该书在博采旧闻新事的基础上,主要依据《通志》、《齐乘》、《少阳乘》等史籍纂辑而成。全书有图、表、志、传四种体例,共分18卷,43目。系统记述了上自三皇五帝,下到当朝数千年的史迹,言简意赅,考证精确,条次有序,查找容易,堪称宏文巨制,不失为善本。建国后,上海古籍出版社根据宁波天一阁所藏嘉靖本,于1965年影印出版。最近,青州市档案局又重新影印出版。

明万历府志

从万历五十三年(1615年)开始编纂,青州知府王家宾倡导,钟羽正为总纂,先后有府学、县学的教官共13人参加,历时一年,于次年编成,共20卷。这部府志,因有钟羽正主持,质量极高,古人评价该书“不虚美,不溢录,综其事,传其人”,为专家们所赞誉。此志,北京图书馆仅藏孤本,吉林大学藏有残本4卷。

清康熙府志

康熙年间共有三本府志,康熙十一年(1672年),康熙帝下诏,令各地都要修志。青州知府崔俊遂命青州所属14州县分别提供资料。第二年,由崔俊担任主修,钟谔、李焕章具体负责,综合各地资料,编纂而成。全书20卷,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刊印发行。现北京图书馆藏有原本。此后,先后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六十年(1721年)两次增修青州府志,但未刊行,仅有抄本。

清咸丰府志

从道光十九年(1839年)开始修纂,一直到咸丰九年(1859年)才完成,历时20年。有4任知府主修,最后由毛永柏“终其业”。编纂者也前后数易其人。全书64卷,青州知府毛永柏、益都知县徐顺昌都为之作序。徐顺昌的序言称,该志“博收之而不使之烦,节取之而不伤于简,实事求是,有美必彰”。其体例之严、断制之精,弃取之当,考证之确,均超过了以前的地方志,不愧是一部“数经损益”的志乘佳作。

益都县志,以明朝万历年间知县田仰主修的最早。虽然历代历朝都有编纂,但流传下来的仅有三部,即:万历《益都县志》、康熙《益都县志》和光绪《益都县图志》。

明万历县志

修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8年),当年成书,由益都知县田仰纂修。田仰任益都知县时,正逢蝗灾,农田颗粒不收,灾民遍地,竟至“人相食”。田仰悉心筹划,全力救灾,渡过了难关。两年后,“黎民乐业,讼庭清简”。田仰不仅政绩突出,而且注重文教,不遗余力,精心编志。历经10个月,纂成了益都自置县以来的第一部县志。该部县志共9卷,内容广泛,疆域、山川、户口、人物、风俗乃至城池、廨宇、井邑、先贤遗迹等无不具备。钟羽正、赵秉忠等皆有序言。赵秉忠的序言对该志高度评价,说:“文章尔雅,声貌明融。发至言于短引,寄长啸于微词,妙损益于诸家,舒藻思于哲匠。大无夸毗,小无网漏,喜无溢美,慨无矶声,得志法矣。”可惜,这部县志已失传,仅在北京图书馆存有残本。

清康熙县志

由知县陈食花奉命主修,钟谔、李焕章等分别编纂,仅三个月就编成。共有14卷,康熙十二年(1673年)刊印。因时间仓促,且出自多人之手,所以“文辞简略,讹脱遂多”。

清光绪益都图志

始修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完成于1907年,历时17年。由两任知县张承燮、李祖年先后主修,旌贤书院主讲法伟堂为总纂,孙文楷校补。1907年刊行面世。该志共54卷,图4卷,计32幅。这部志书,图文并茂,内容浩繁,收集了青州晚清以前的各种珍贵史料。并集前代修志的经验,博采众长,繁简得当,是人们研究青州历史的重要依据。今青州图书馆、档案馆等多处都有收藏。

现代县、市志

建国后,从1960年开始着手编志,1961年写出《益都县志》,8卷、41章,约40万字,但没有正式出版。改革开放以后,出版发行了《青州市志》。该志从1982年开始编纂,至1988年定稿,历时7载。由当时的市委书记隋华堂主审,市长王治华任编委会主任,邢其典、张景孔任主编,张达民为业务指导。全志共分22篇,另附人物传,计110万字,出版发行10000册。

县志的编纂需要注重历史的延续性和连续性。编者需要将地方历史的延续和发展脉络贯穿于整个编纂过程中,展现地方历史的连续性和发展轨迹。
山东省潍坊市《咸丰青州府志》全六十四卷 清毛永柏修 李图 刘耀椿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山东省潍坊市的《咸丰青州府志》是清代地方志中的一部重要典籍,由毛永柏修、李图、刘耀椿等人共同编纂完成,涵盖了青州府的历史、地理、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了解青州府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该地方志全书共六十四卷,内容详尽且结构完整,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还为后人提供了大量的史料和文化遗产。随着电子化进程的推进,现如今我们可以通过PDF电子版方便地下载这部地方志,从而为研究清代地方历史、地方志文化以及青州地区的传统文化提供了更为便利的途径。本文将围绕该地方志的下载问题进行详细阐述,探讨其历史背景、编纂者、内容特色以及PDF电子版下载的意义等方面。

1、青州府志的历史背景

《咸丰青州府志》作为清代地方志之一,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青州府,位于今天的山东省潍坊市,是中国历史上知名的文化名城。青州自古便是政治、文化、经济的重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地方志作为地方行政管理的一部分,旨在记录和整理本地区的历史与现状,不仅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清朝时期,中央政府对地方治理高度依赖地方志的编纂工作,尤其是在咸丰年间,这种地方志的编纂工作逐渐得到了重视。青州府志的编纂,旨在系统总结青州府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等信息,这不仅是地方官员的政治任务,也为后世留下了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编纂工作耗时多年,充分体现了当时地方官员对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视。

《咸丰青州府志》的历史背景并不仅仅局限于青州一地,它的编纂过程也折射出当时清朝的行政管理与文化政策。地方志的编纂,尤其是在清代,往往伴随着社会变革、政治变动、自然灾害等大背景,青州的地方志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咸丰年间,青州的地方志成为了青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记录。

2、青州府志的编纂者与贡献

《咸丰青州府志》的编纂工作由毛永柏、李图和刘耀椿等人主导。毛永柏,作为清朝的著名地方官员和学者,对于青州地方志的编纂工作付出了巨大心血。他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学和地理学基础,还对青州的民情风俗有着深入的了解。在他的领导下,地方志的编纂工作得到了有效的推动。

李图和刘耀椿则分别负责青州府志的内容编辑与细节润色。李图的学识和实地考察能力使得青州府志的地理部分特别丰富,详细记录了青州的山川河流、道路交通等自然景观。刘耀椿则在文献整理和历史考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使得青州府志的历史部分内容更为精确可靠。

这三位编纂者的共同努力,使得《咸丰青州府志》成为了一部严谨的历史文献,除了记录自然环境,还对青州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作出了详尽描述。其内容之丰富、结构之严谨,不仅体现了清代地方志的编纂水平,也为后来的地方志编纂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3、青州府志的内容与特色

《咸丰青州府志》内容全面,涵盖了自然地理、历史沿革、社会风貌、名人传记等多个方面,堪称清代地方志中的一部典范之作。首先,它对青州的地理环境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从山川河流到气候特点,涉及到青州自然资源的方方面面,便于了解青州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其次,青州府志详细记载了青州的历史沿革,特别是青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变迁。青州在唐宋时期曾是重要的政治中心,历朝历代的治政风貌和重要事件都得到了记录。此外,青州的社会经济也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包括农业生产、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等各个领域。

另外,《咸丰青州府志》还详细记载了青州的人物传记,尤其是青州本地的名人和历史人物,这些内容展示了青州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无论是官员、学者,还是士族和地方英豪,都在青州府志中有着鲜活的记载,这对于后世研究青州历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4、PDF电子版下载的意义与价值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纸质地方志逐渐被数字化、电子化。PDF电子版的《咸丰青州府志》不仅方便了读者的获取,还为学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工具进行学术研究。相比于纸质版,电子版具备了可以随时查阅、搜索、复制等多重优点,使得用户可以更加高效地获取所需的资料。

同时,PDF电子版《咸丰青州府志》对于地方志的保存具有重要意义。纸质地方志容易因时间流逝、环境变化而损毁,而电子版则能够有效保存这些宝贵的历史文献,使其不至于因保存条件不足而消失。此外,电子版还可以进行共享,便于更多的历史爱好者和研究者访问,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电子版地方志的下载,无疑给地方志的研究和传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通过网上下载,任何有需求的人都能够轻松获取这一文化遗产,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因此,PDF电子版《咸丰青州府志》不仅是对地方历史文化的保护,也是对历史研究的促进。

总结:

《咸丰青州府志》作为清代地方志的代表作,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无论是在历史背景、编纂者、内容特色,还是在电子化下载带来的便利性方面,都展现了它作为一部地方志的深远意义。随着PDF电子版的普及,研究青州地方历史的门槛变得更低,为广大历史爱好者和学者提供了便捷的工具。

总的来说,《咸丰青州府志》不仅是研究青州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也是地方志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电子化的手段,这一历史文化瑰宝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发挥其在学术研究、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4 有需要联系v;hx-hx4 有需要联系v;hx-hx4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图片1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古籍收藏网古籍收藏网
易学资料

对占星塔罗感兴趣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