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乾隆续德阳县志》二十卷 清阚昌言修 张又李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四川省德阳市地方志,乾隆版续德阳县志,二十卷,清阚昌言修,张又李纂PDF高清电子版影印本下载。阚昌言,字尧俞,湖北孝感人,雍正八年(1730)进士,乾隆五年(1740)任德阳县知县。张又李,生平不详。
德阳在明代已有县志,道光《德阳县新志》凡例云:“邑志前纂本见于曾学佺《名胜志》兵燹后已之。”明阚昌言《序》言此志编撰原由及经过曰:“德阳系巴蜀上游,密迩省会,旧属仙吏之区,缅双鲤之遗徽,孝思勃勃;读五忠之旧传,英烈煌煌,此中大有可纪哉。乃竟志乘未修,无以彪炳来祀,君子每劣其政之缺也。缘求故府文献,惜其线焉欲绝;及问老成耆德,又慨渺矣难追,总由兵燹故耳。今值我国朝重熙累洽,文教日新,敕命各省纂修省志,上宪檄采下县,适前令王君理搜得前令别公楣旧辑抄本一束上之,惜略而不详耳。乙卯岁川省通志告成,而旌邑志仍缺焉,未修也。余于庚申春来莅旌邑,问采邑志,荒缺无征,谬思订辑,奈簿书旁午,碌碌未暇。延及壬戌、癸亥,时和年丰,狱讼简少。爱藉退食稍暇,购览益州通载及邻封旧志,细加检阅,摘实缀精,复命邑中诸生老成通典故者,问山寻水,刮苔洗碑,访先哲于旷野石碣;觅古迹于穷乡断简,巨细咸收,今古共录,各阐潜德幽光以备编辑。公余细加考订,凡两越寒暑而稿成。”由此可知,早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知县别楣(湖北天门进士)曾编纂县志一册,稿藏县署,以其草创甚简而未梓行。至雍正末纂修《四川通志》时,知县王理(奉天举人)将是稿呈送省局,未留副本,县中遂缺。昌言莅任后,因政事繁忙,虽有心篆修而无暇顾及。至乾隆八年,时和年丰,狱讼简少,得以阅览省志及郃邑各志,遂命诸生张又李、平有权等人采访搜集,悬后自己亲加编订,越明年成书付梓。又至乾隆二十七年,知县周际虞(直隶丰润举人)续修近二十年间事再印行。
此续德阳县志分十八门附二门,部分门类下列有细目,约10万余字,艺文门占三分之一,收载了自汉代迄清初县人着述及有关本县之诗文,着名者如汉代李尤、秦宓、严遵,唐代杜甫、王勃,宋代何耕、魏了翁等人的诗文辞赋。而最具史料价值者在水利、赋役等门类中。昌言根据川中水土、气侯等情,亲自到乡间勘察,从而撰写了《蓄堰水说》、《劝农说》、《劝种蚕桑劝纺织说》、《崇俭说》等文章载其中,以指导本境农副业生产,对于全川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周际虞续修本亦效此法,收载周氏撰写的《劝捐社榖疏》、《劝栽植树木说》等文章。德阳县教谕周礼《跋》赞曰:“今阅其书则潜无不阐,幽无不烛,法例井然,寓目称快。其曰考、曰表、曰传、曰编,循旧规也;揭以纲目,尊史例也;冠以小序,从诗体也;疑者阙之,以示信也;信者必详,恐失遗也。此其修辑之精当也。梓成,余盥诵之,不忍没公雅意,虽识仅窥豹,笔愧生花,亦不辞效颦,妄为续骥。岂自侈哉,盖以嘱后之继美者,无忘乎始创之难也。”
该续德阳县志今存乾隆九年(1744)刻本和二十七年(1762)增刻本(增刻本仅存一卷残书),另有增刻之传抄本。
县志的编纂需要团队合作。通常需要多位专业人士共同参与,分工合作,确保编纂工作的高质量和全面性。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四川省德阳市《乾隆续德阳县志》二十卷,是清代乾隆年间对德阳县进行的全面修志工程,由阚昌言主修,张又李等人协助纂写。这部地方志不仅在学术上具有重要价值,也是研究四川地方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的珍贵资料。本文将围绕“四川省德阳市《乾隆续德阳县志》二十卷 清阚昌言修 张又李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这一主题展开分析,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其历史背景与修志意义,地方志的主要内容与结构特点,PDF电子版的下载价值与传播影响,以及地方志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研究前景。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探讨,本文旨在全面呈现《乾隆续德阳县志》的重要性及其现代意义。
1、历史背景与修志意义
《乾隆续德阳县志》是清朝乾隆年间对德阳县进行的详细记载,它继承了前期地方志的内容,并对其进行了补充与修订。这部志书的修撰,具有深远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意义。首先,清代的地方志工作普遍注重记载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而德阳作为四川省的一个重要地区,其地方志的修订工作无疑为后代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其次,地方志的编纂对于地方的社会管理、文化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德阳地区的志书不仅涉及到行政区划,还对当地的风俗、民情、资源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记录。通过这些记录,可以看出乾隆年间四川的社会发展与文化特征,也为后代了解该地区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最后,修志工作具有对地方官员政治责任感的体现。地方志的编纂往往由地方官员主导,这不仅是一项文化事业,也是官员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在当时,阚昌言作为主修者,代表了清朝地方官员的文化素养与政治责任。
2、地方志的主要内容与结构特点
《乾隆续德阳县志》共有二十卷,涵盖了德阳的地理、历史、民俗、风物等多个方面。从整体内容来看,该志书的编写结构严谨,内容丰富,体现了清代地方志的特点。
首先,在地理方面,地方志详细描述了德阳的自然环境、山川水系以及气候变化等内容。这些内容不仅帮助后代了解德阳的自然条件,还为农业、经济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志书中对水利、灌溉等方面的记载,尤其对于德阳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其次,志书对德阳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结构进行了全面记录。包括当地的官员职能、行政区划,以及经济活动的概况。例如,商贸的繁荣程度、土地的分布情况等内容,为后代研究德阳乃至四川省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提供了直观的数据。
最后,地方志还涉及德阳的风俗、宗教和文化传统。特别是在社会风貌部分,志书中详细记载了德阳人民的日常生活、节庆活动和传统习俗,这些内容不仅展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也为研究民俗学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3、PDF电子版的下载价值与传播影响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纸质书籍逐渐转向电子化,尤其是地方志这类有着大量文字资料的出版物,数字化使其更加便于传播与保存。四川省德阳市《乾隆续德阳县志》的PDF电子版,正是通过数字化形式,便于当代学者和历史爱好者进行下载与查阅。
PDF电子版的下载价值主要体现在其便捷性与高效性。与传统纸质版相比,电子版不仅方便携带,还能在各种电子设备上进行阅读,节省了查阅和携带纸质书籍的麻烦。同时,电子版具备了可搜索功能,研究者可以迅速定位到需要的章节或段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PDF电子版的发布,也扩大了《乾隆续德阳县志》的影响范围。通过网络平台,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这部地方志,不仅有助于学术界的研究,还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德阳的历史文化。这种传播效应也使得地方志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为现代社会的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4、地方志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研究前景
虽然《乾隆续德阳县志》是清代的历史文献,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依然广泛。地方志作为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历史学、地理学、民俗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学者们通过研究这些地方志,不仅可以重构历史脉络,还能够从中挖掘出丰富的文化遗产。
现代的城市规划、社会管理与地方文化保护,往往需要依赖历史资料作为参考。《乾隆续德阳县志》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地方发展过程中,对于历史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地方志能够提供有力的历史支持。它不仅是研究过去的重要工具,也是探索未来的一扇窗。
此外,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地方志还将在现代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研究以及地方行政区划调整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乾隆续德阳县志》的进一步研究,学者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德阳历史文化的演变,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总结:
《乾隆续德阳县志》作为一部经典的地方志,它承载了德阳地区在清代时期的历史记载与文化传承。通过详细的历史、地理、民俗等方面的描绘,这部志书不仅为当代学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还为现代社会的文化研究与地方管理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PDF电子版的《乾隆续德阳县志》为广大历史爱好者、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查阅方式。它的下载与传播,不仅使得这部地方志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也为历史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