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城市《康熙阳城县志》全八卷 清项龙章修 田六善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地区: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地方志
书名:康熙阳城县志
卷数:全八卷
作者:清项龙章修 田六善纂
版本: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刻本
史部:方志类
格式:据原书原貌彩色影印 高清PDF电子版下载
类型:中国稀缺古代古籍善本地方志史志县志PDF下载
大小:59.36 MB
页码:524双页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地方志,阳城古称濩泽,在传说中的尧舜夏时期,阳城属冀州之域,商为畿内地。春秋属晋,战国时迭属韩、魏,为濩泽邑。秦置濩泽县,治所在今阳城西15千米的泽城,属河东郡。东汉建武元年(25年),封邓鲤于濩泽城,置濩泽侯国。三国魏黄初之年(220年)废濩泽侯国复设濩泽县,属平阳郡。东晋太元中年(386年),濩泽县改隶建兴郡。北魏兴安二年(453年),濩泽县治由泽城迁往今阳城县城。孝昌元年(525年),分濩泽为濩泽和西濩泽,属建州所辖的安平、泰宁二郡。北齐天保七年(557年),濩泽和西濩泽复并为濩泽县,属建州安平郡。隋开皇三年(583年),改建州为泽州,安平郡省入泽州,濩泽县属泽州。唐武德元年(618年)濩泽为泽州治所,八年,徙治端氏。天宝元年(742年),改濩泽为阳城县,属泽州(或称高平郡),隶河东道。天佑二年(905年),复称濩泽县,属泽州,隶昭义节度使。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复易名阳城,属泽州,隶昭义军、河阳节度使。宋仍为阳城,属泽州(高平郡),隶河东路。金元光二年(1223年)升阳城为绩州,属忠昌军节度。元中统元年(1260年),勋州复为阳城县,隶属泽州司侯司。明、清时,阳城县属泽州(直隶州)和泽州府。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属冀宁道。民国十三年(1924年),直属山西省。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七月,分为阳南,阳北两县。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四月,合为阳城县。
县志的编纂需要团队合作。通常需要多位专业人士共同参与,分工合作,确保编纂工作的高质量和全面性。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康熙阳城县志》是清朝时期由项龙章修、田六善纂的地方志,详细记录了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的历史、地理、民俗等方面的信息。该地方志全书共分八卷,内容丰富且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地方志的电子版逐渐成为研究者和公众获取地方历史的便利途径。本文将详细阐述《康熙阳城县志》全八卷的PDF电子版的相关内容,包括其历史背景、内容概述、学术价值以及下载途径等方面的介绍。通过这篇文章,读者能够全面了解这部地方志的特点和重要性,同时也能够找到方便的下载途径,从而深入研究阳城县的历史文化。
1、《康熙阳城县志》的历史背景
《康熙阳城县志》是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地方志,主要记录了阳城县自古至清朝时期的各类历史资料。这部地方志由项龙章主修,田六善负责编纂,历时多年,最终完成。阳城县,作为山西省的一个重要地区,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地方志作为一种记录地方历史、文化、风俗等重要信息的工具,对于后世的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该地方志的修编可以追溯到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当时地方上对文献的整理和保存具有极高的重视,阳城县志的编纂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项龙章和田六善在编纂过程中,凭借其卓越的学识和对地方历史的深入了解,确保了《康熙阳城县志》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可以说,这部地方志不仅是当时社会历史的真实写照,也是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康熙阳城县志》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志编纂方式,通过对阳城县历史的深入挖掘,涵盖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等多个方面,展示了一个多维度的阳城县。这部地方志的编写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对地方文化的保存和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康熙阳城县志》的内容概述
《康熙阳城县志》全书共八卷,内容非常详尽,分为多个章节,涵盖了阳城县的历史、地理、行政区划、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信息。第一卷主要讲述了阳城县的历史沿革,从远古时期到清朝时期的历史发展过程。通过对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的详细记录,展现了阳城县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与发展。
第二卷至第四卷主要记录了阳城县的地理环境、行政区划以及重要的自然资源。这些内容为研究地方的地理环境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对于地理学家和历史学者而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特别是阳城县的山川河流、气候特点等方面的描写,不仅为当时的治理提供了参考,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数据支持。
第五卷至第八卷则着重记录了阳城县的风俗习惯、文化传承以及民间故事。这些内容为了解地方社会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特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阳城县的民俗、宗教信仰、节庆活动等方面的内容,不仅体现了地方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展示了该地区独特的文化魅力。
3、《康熙阳城县志》的学术价值
《康熙阳城县志》作为一部地方志,其学术价值不言而喻。首先,它为历史学者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对于清朝时期阳城县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通过这部地方志,学者们能够了解清朝时期地方治理的细节,了解当时社会的管理方式和民众生活状况。
其次,《康熙阳城县志》还具有较高的文化学术价值。通过对阳城县风俗、宗教、节庆等方面的详细描述,学者们可以对该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民间信仰进行深入研究。地方志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保存地方特色文化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康熙阳城县志》对地方历史的系统梳理,对于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地方志不仅是历史记载的工具,更是社会变迁和人文发展的见证。在全球化的今天,地方志的学术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地方特色文化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康熙阳城县志》的PDF电子版下载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进步,许多历史文献和地方志已经被转化为电子版,便于更多人查阅和研究。《康熙阳城县志》的PDF电子版便是其中之一,它为学者、历史爱好者和地方文化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通过电子版,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访问这部重要的地方志,进行详细的阅读和研究。
《康熙阳城县志》的PDF电子版不仅保存了原书的内容,还提高了其查找和使用的效率。电子版通常会有索引和搜索功能,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迅速找到相关内容,避免了传统纸质版本翻阅的不便。对于需要对地方历史进行深入研究的人来说,电子版无疑是更为便捷和高效的工具。
此外,电子版的发布也促进了《康熙阳城县志》在学术界和公众中的传播。通过网络平台和电子书资源,更多人可以接触到这部地方志,从而加深对阳城县历史、文化的了解。下载《康熙阳城县志》的PDF电子版,不仅是对历史文献的传承,也是对地方文化的进一步推广。
总结:
《康熙阳城县志》作为清代地方志的经典之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其详细记录了阳城县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社会风俗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成为研究该地区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源。随着电子版的发布,更多的人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这部地方志,进一步推动了地方历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康熙阳城县志》的学术价值,并能够通过电子版方便地获取这部重要的地方志,深入了解阳城县的历史与文化。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