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民国广州城坊志》全十四卷 黄佛颐纂修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地区:广东省广州市地方志
书名:民国广州城坊志
卷数:全十四卷
作者:黄佛颐纂修
版本:民国37年[1948]石印本
格式:原书原貌彩色高清PDF电子影印版
大小:36.46 MB
页码:524双页
民国广州城坊志内容简介:
一、此广州城坊志以原日广州府城及附郭为范围,意在考见城坊沿革中迹,故详古而略今。民国后各变迁,当别为记载。
二、此广州城坊志所征引,悉注明原书于下;其附列管见,则低二格加“按”字以别之。
三、引用各书,时代不同,故语气各异;兹为存真,概不改削,望阅者分别观之。
四、城坊街道,间有无事迹可考者, 则阙之,未敢杜撰;如考查有得,当俟续编。
五、此广州城坊志拟附沿革详图,因考绘未竟,以俟他日。
作者简介
黄佛颐(公元1886-1946年),字慈博,号慈溪,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诗人黄映奎之子。宣统元年己酉(公元1909年)拔贡。他幼承家学,博学多才,工诗文词,着力研究整理乡邦文献。曾先后担任广东通志局分纂、香山县修志局分纂、广州时中学校校长。遗着有《珠玑巷民族南迁记》、《先三乡贤年谱》、《绍武实录》、《广东乡土史教科书》、《广东金石目》、《岭南藏书家考略》、《拜鹃草堂诗词钞》、《黄氏家乘续编》、《武溪集补佚》等,可惜大多均为稿本,早已亡失,甚为可叹。黄佛颐虽籍属香山,而世居广州,习闻故老遗闻,多涉乡邦文献,编撰《广州城坊志》,正能发挥他的优长而得以完成这一传世之作。
广东一隅,史称岭南。岭南文化,源远流长。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融汇升华,自成宗系,在中华大文化之林独树一帜。千百年来,为华夏文明的历史长卷增添了绚丽多彩、凝重深厚的篇章。 进入19世纪的南粤,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的摇篮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启蒙之地,继而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策源地和根据地。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东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斗争中前仆后继,可歌可泣,用鲜血写下了无数彪炳千秋的史诗。业绩煌煌,理当镌刻青史、流芳久远。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摧枯拉朽,奋发图强,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卓有建树。当中国社会跨进20世纪80年代这一全新的历史阶段,广东作为国家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试验省区,被置于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发展的前沿,沿改革、开放、探索之路突飞猛进;历十年艰辛,轰轰烈烈,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空前伟绩。岭南大地,勃勃生机,繁花争簇,硕果累累。 际此历史嬗变的伟大时代,中国人民尤其是广东人民,有必要进一步认识岭南、研究岭南,回顾岭南的风云变幻,探寻岭南的历史走向,从而更有利于建设岭南。我们编辑出版“岭南文库”的目的,就在于予学人以展示其研究成果之园地,并帮助广大读者系统地了解岭南的历史文化,认识其过去和现在,从而激发爱国爱乡的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高瞻远瞩,继往开来。 “岭南文库”涵盖有关岭南(广东以及与广东在历史上、地理上有密切关系的一些岭南地域)的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包括历史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自然资源和人物传记等方面。并从历代有关岭南之名着中选择若干为读者所需的典籍,编校注释,选粹重印。个别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译着,亦在选辑之列。 “岭南文库”书目为350种左右,计划在五至七年内将主要门类的重点书目基本出齐,以后陆续补充,使之逐渐成为一套较为齐全的地域性百科文库,并作为一份有价值的文化积累,在祖国文化宝库中占一席之地。
《岭南文库:广州城坊志》条理分明而富于系统性,显示出作者较高的学术水平及处理历史资料的能力。此书根据广州建城和历次增筑城廓的实际,分为内城、北城外、新城、西城、东关、河南等几部分编述,每部分之中,又以坊巷为经纬,系统地辑入与之相关的史事、人物、园林府第、坛庙古迹、掌故传说及坊巷沿革等,博引旁征,巨细不遗,所引用的着作近300种,其中有部分还是今天不易见到的书籍和资料。这批着作形式多样,内容广泛,除史志、官牍外,旁及诗文集、笔记、诗话以至族谱家乘,足见作者搜辑之广、考证之详、用力之勤。
广州城坊志前言
《广州城坊志》序文
凡例
卷一
全城总述
羊城 穗城
州城营汛疆里
驻粤八旗地界
南、番二县都鄙市廛
重修羊城街记
内城
惠爱街(惠爱坊)
芳草街
三株树
承恩里
番禺直街(即德政街、小南门直街)
高华里
秉正街
百岁坊
担杆巷
大塘街
长塘街
仓边街
榨粉街
雅荷塘 亚婆塘
仁和里(忍和里)
豪贤街(濠泫街)
濠弦里
天官里 湛家园(天关)
寄园巷
万安里
铜关
状元桥 狮子桥 文溪桥
天平街
二牌楼
史巷 史家巷
太华坊 烂马房 栏马房
丹桂里
高阳里
旧仓巷
凌霄里
福榕里(茶树巷)
高坡(聚星里)
福恩里
东岳首约(即司后街)
小东营
正南街
锦荣街
布政司后街
新丰街
制台前街
卫边街(局前街)
厚祥街(后墙街)
洛城街
后楼房
德宣街
社仁坊(舍人坊)
狮子桥
土地巷
黉桥
大石街 都护街
十九洞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附:俟考各街
六脉渠(附)
图说(附)
附录一:《广州城坊志》参引书目
附录二:《广州城坊志》古今地名对照表
民国黄佛颐编撰的《广州城坊志》以“广州城”为关注、研究、记述对象,堪称最早专门研究广州城市的着述,也是今天开展广州学研究的基础文献。《广州城坊志》的广州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全面地梳理了广州城市沿革变迁历史,二是直观地反映了广州城的空间布局及其变迁,三是间接地折射出民国广州的城市规划思想。
县志的编纂工作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于一个地方的全面记录和整理,需要编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大量的调研和资料搜集工作。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民国广州城坊志》的全十四卷,由黄佛颐纂修的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包括地方志的历史意义、内容特点、学术研究价值以及下载方式和途径。
1、地方志的历史意义
地方志作为一种记录地方历史、风土人情的文献形式,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广州《民国广州城坊志》作为地方志的一部代表作,不仅记录了当时广州城坊的历史沿革,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城市发展情况。
地方志的编纂和保存对于了解地方历史、推动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后人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家乡。
2、内容特点
《民国广州城坊志》全十四卷,详细记录了广州各个城坊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文物古迹以及名人故事等内容。通过这部地方志,可以全面了解广州城市的发展演变,以及各个城坊的独特文化特色。
此外,地方志还包括了大量的图片、地图等资料,为读者提供了直观的参考和了解途径。
3、学术研究价值
《民国广州城坊志》作为一部具有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的地方志,对于广州历史研究、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者可以通过研读这部地方志,深入了解广州城市的发展历程,探索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同时,地方志还可以为城市规划、文物保护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资料,推动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
4、下载方式和途径
如需获取《民国广州城坊志》的全十四卷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数字图书馆等途径进行下载。在下载时,需要注意版权保护等相关事宜,确保合法获取地方志的电子版。
通过下载地方志的电子版,读者可以方便地阅读和研究,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部珍贵的历史文献。
总结:
通过对《民国广州城坊志》的全十四卷的介绍,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这部地方志的历史意义、内容特点和学术研究价值,还可以了解到获取地方志的电子版的方式和途径。希望广大读者通过阅读这部地方志,更加深入地了解广州的历史文化,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