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雍正昭文县志》十卷首一卷 清 劳必达修 陈祖范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地区: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
书名:雍正昭文县志
卷数:全十卷首一卷
作者:清 劳必达修 陈祖范等纂
版本:清雍正9年(1731)学爱堂刻本
史部:方志类
格式:据日本馆藏原书原貌彩色影印 高清PDF电子版下载
类型:中国稀缺古代古籍善本地方志史志县志PDF下载
大小:82MB
页码:404页
备注:雍正昭文县志存世极为稀少,国内已十分难觅其踪迹,此本为日本珍藏孤本,书本完整且字迹清晰高清,实属非常珍贵罕见。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雍正昭文县志,十卷首一卷(清)劳必达修,陈祖范等纂 清雍正9年(1731)学爱堂刻本,抄本。雍正2年(1724)常熟县困于钱粮狱讼之繁,奉诏析置昭文县,南以黄泾为界,北以耿泾为界,东北薄于长江,为昭文辖地。因境内有孔子弟子子游遗迹及梁昭明太子读书处,所以命名昭文。民国初并入常熟。必达,字尊三,湖北汉阳人。康熙60年(1721)会魁,雍正3年选授昭文知县。时值昭文始析,必达正其径界,创其县治。雍正8年,必达与常熟县共设志馆于昭明读书台畔,聘陈祖范纂修,凡一年修成,雍正昭文县志付刻。祖范字亦韩,号见复,邑人,雍正元年进士,曾任国子监司业,为人冲淡,平生于六经三史及唐宋以下诸儒论着披寻研味,纂抄不倦,有《经咫掌录文稿》及诗文集行世。雍正昭文县志起商周,下迄竣稿之日,凡26目。雍正昭文县志卷首渝旨、图;卷1沿革、秩官、选举、疆域、山、水、城垣;卷2官署、学校、市镇、都鄙、街巷、桥梁、坊宅、园墓、祠祀;卷3水利;雍正昭文县志卷4田赋、徭役、兵防、户口、物产、风俗;卷5~10列传(治行、儒林、文苑、孝友、独行、耆硕、隐逸、游寓、艺术、外教、列女)。前有冯景夏、劳必达2序。因昭文于常熟析治不久,如何记叙,纂修者颇具匠心。《凡例》确定的原则是,“县境始析,尤严疆理。城垣道路,于合中见分,都鄙川途,于分中见合,要使观览分明,不厌琐细指划。”“分中见合”、“合中见分”的原则贯穿于雍正昭文县志全志。每门前有小序,阐明设目原委。取材凡有不实处,辄加有“附辨”。山、水胜迹中,往往以注的形式录有较多的诗文,颇有文献价值。
地方志的编纂需要注重与当地教育机构和文化机构的合作。学校、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是地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与这些机构的合作可以为地方志的编纂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和专业指导,促进地方志的质量和影响力提升。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本文将详细探讨《雍正昭文县志》十卷首一卷清代地方志的历史背景、修纂过程、文化价值与数字化电子版的重要性。首先,通过对该志书的历史背景和内容进行解析,阐述它在清代地方志中的独特地位。接着,我们将深入分析劳必达和陈祖范两位修志者的贡献,探讨他们如何影响了《雍正昭文县志》的完成及其学术价值。同时,本文还将讨论该志书的文化价值,尤其是在地方史、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最后,结合数字化趋势,探讨该书的电子版下载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如何使其更加方便地传播和保存。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旨在为读者提供对《雍正昭文县志》的全面理解。
1、历史背景与《雍正昭文县志》的地位
《雍正昭文县志》是清代常熟市地方志中的一部重要典籍,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该志书由清代学者劳必达与陈祖范主修,历时多年方才完工,记录了常熟地区自古至清代的历史沿革、地理、风俗、人物等方面的详细资料。它不仅在地方志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也为后代学者研究常熟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雍正昭文县志》的成书,得益于清代雍正年间的政治安定和对文化事业的重视。雍正帝倡导修志活动,力求通过地方志的编纂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并为历史研究提供详实的资料。常熟作为江南的重要城市,历来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这也促使当地志书的修纂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
该志书十卷首一卷的形式,不仅体现了当时修志的规范化,还使得各个内容模块的划分更加清晰、系统。它不仅是地方历史的见证,也为清代地方治理提供了实践案例,成为后人研究清代社会经济、文化及民生的重要参考资料。
2、劳必达与陈祖范的贡献
劳必达和陈祖范是《雍正昭文县志》两位主要的修志者,他们的学术成就和贡献不可忽视。劳必达作为当时的学者,深受雍正帝的器重,负责编纂多部地方志工作。陈祖范则以其博学多才和扎实的地方历史积淀,成为《雍正昭文县志》的主要编纂者之一。两人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了这部志书的修订工作。
劳必达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于史料的筛选与整合上。作为清代的官员,他不仅参与了大量的地方志修编工作,还提出了“志书以实为主,理论为辅”的理念,强调志书必须具有实用性和权威性。陈祖范则更专注于地方历史的细节描写和人物事迹的整理,他通过大量的田野考察和史料研究,确保了《雍正昭文县志》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两位修志者的合作,不仅让这部地方志得到了充分的学术认可,也为清代的地方文化和历史传承奠定了基础。劳必达与陈祖范的修志理念,影响了后来的许多地方志的编纂方式,他们的严谨态度和扎实学术使得《雍正昭文县志》成为了学术界的重要参考资料。
3、《雍正昭文县志》的文化价值
《雍正昭文县志》不仅是一部地方史料汇编,它更是一部文化宝库。书中所收录的历史、地理、人物、风俗等内容,不仅对常熟的地方历史提供了详细记载,也展示了江南地区在清代的社会风貌。这本志书为我们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民生疾苦以及地方文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素材。
其中,志书对常熟的历史记载尤为详尽,从古代的传说到清代的现状,从地方的宗教信仰到民众的日常生活,都有着全面的描述。这些内容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也让后代读者得以窥见清代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雍正昭文县志》对于常熟地区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志书中收录了大量的古籍、人物传记、诗文和碑刻等文献资料,这些不仅为研究常熟地方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也为后代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数字化与《雍正昭文县志》的电子版下载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纸质志书面临着保护和传承的挑战。为了使《雍正昭文县志》更好地传播和保存,数字化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通过PDF电子版的制作,志书不仅能方便地存档、传输和共享,还能让更多的学者和爱好者得以方便地查阅和研究。
《雍正昭文县志》的PDF电子版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使用方式,使得研究人员和普通读者能够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更轻松地获取这部珍贵的历史文献。电子版的下载和传播,不仅能够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也能大大提高志书的传播速度与覆盖面。
数字化版本的《雍正昭文县志》为后代学者研究地方史、地方文化提供了更为灵活的工具。在互联网时代,电子版的普及使得这种传统文献资源得以广泛共享,极大地推动了历史研究和文化交流的进步。
总结:
《雍正昭文县志》作为清代地方志中的一部重要著作,不仅对地方历史的记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江南地区的文化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劳必达和陈祖范的共同努力,志书最终得以完成,成为后人了解清代常熟的重要文献资源。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电子版的发布使得这部传统文献得以更好地保存和传播,成为现代研究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仅对《雍正昭文县志》的历史、文化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看到数字化技术如何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地方志的数字化进程是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一种创新尝试,也是文化遗产传承的必然趋势。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