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康熙常州府志》三十八卷 清于琨修 陈玉璂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地区:江苏省常州市地方志
书名:康熙常州府志
卷数:全三十八卷首一卷
作者:清于琨修 陈玉璂纂
刊印:清康熙34年(1695)刻本
史部:方志类
格式:据日本馆藏原书原貌彩色影印 高清PDF电子版下载
类型:中国稀缺古代古籍善本地方志史志县志PDF下载
大小:592MB
页码:1732双页
备注:康熙常州府志原本存世极为稀少,国内已十分难觅其踪迹,此本为日本珍藏孤本,书本完整且字迹清晰高清,实属非常珍贵罕见。
江苏省常州市地方志,康熙常州府志,三十八卷首一卷(清)于琨修,陈玉璂纂 清康熙34年(1695)刻本;清光绪12年(1886)活字本。琨,字景刘,清顺天府大兴(北京市大兴县)人,曾任山内秘书院中书舍人、湖州府同知、福建盐运司运同,康熙29年升常州知府。玉璂,字赓明,号椒峰,武进人,少怀大志,刻苦攻读,以才学知名。康熙6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着有《椒峰集》、《学文堂集》、《续毗陵人品记》、《三吴总志》、《耕烟词钞》等。于琨来任后,因感“郡志自万历43年刊修后,俱以阙略”,遂捐俸设局,聘陈玉璂为主纂,历时5载,修成康熙常州府志。书前列有宋荦等3序、历代旧志序9篇、纂修姓氏、目录;卷首巡幸;卷1图考;康熙常州府志卷2建置沿革;卷3星野(祥异附);卷4山川;卷5疆域;卷6兵御;卷7水利;卷8户口(田赋徭里附);卷9风俗;卷10物产;卷11封系;卷12公署;卷13~14职官表;卷15学校(书院附);康熙常州府志卷16~17选举;卷18坛壝(祠庙寺观附);卷19陵墓;卷20古迹;卷21名宦;卷22~24人物;卷25孝友(行义附);卷26列女;卷27隐逸;卷28流寓;康熙常州府志卷29仙释;卷30方伎;卷31~37艺文;卷38摭遗。光绪本知府同泽《序》称其“辞简而能赅,事博而有要,俾览者展卷了然,举凡户口之多寡,风俗之得失,山川城郭之险易,建制沿革之异同,胥于此得其概焉!”但刻印讹舛较多,故光绪12年本附有陆彦和撰《校勘记》1卷。
地方志的编纂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编纂地方志需要深入调研、广泛征集资料、系统整理信息,同时还需要注重文字的精练和表达的准确。地方志的编纂工作需要长期坚持,持之以恒,才能最终完成一部内容全面、权威可靠的地方志。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本文围绕《康熙常州府志》三十八卷的电子版PDF下载进行详细的探讨,重点分析了该地方志的历史背景、修订过程、学术价值和数字化保存的意义。首先,本文简要介绍了《康熙常州府志》三十八卷的历史背景及其在地方志中的重要地位。接着,文章分析了清代学者于琨和陈玉璂在编纂此书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并阐明了该地方志对常州历史文化的贡献。然后,文章探讨了该地方志作为电子版PDF的数字化保存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最后,结合电子版地方志的普及,文章总结了《康熙常州府志》三十八卷对学术研究和地方文化保护的深远影响,并提出了数字化文献的重要性。
1、历史背景与地方志的重要性
《康熙常州府志》是清代地方志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常州自古以来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深厚,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其地方志自然成为了了解常州历史的重要工具。该志书的编纂不仅是对地方历史的整理,也是对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全方位记录。
《康熙常州府志》由清代学者于琨主修,陈玉璂参与纂修。该志书的编纂工作历时多年,涵盖了常州自古至清代初年的丰富资料,内容不仅详尽且结构严谨,堪称清代地方志中的经典之作。其内容主要包括常州的行政区划、地理风貌、历史沿革、人物传记、风俗习惯等多个方面。
地方志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其最大特点是从地方层面反映社会历史,具有独特的地方性、实用性和学术价值。常州府志的编纂是清代地方志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后代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也为我们今天了解常州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2、修订过程与学者贡献
《康熙常州府志》是由于琨主修,陈玉璂等人参与纂修的。由于当时地方志的编纂工作极为繁重,且地方志的编纂不仅要求对地方历史进行系统整理,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地考察,二者合力,确保了该志书的高质量。于琨在学术上有深厚的造诣,他在主修《常州府志》时,采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运用清晰的逻辑与条理进行编纂。
陈玉璂作为该书的协作者,对地方志的整理、校对工作也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两位学者通力合作,通过多次的修改与审定,最终成就了这部宏大的地方志。《康熙常州府志》不仅在内容上力求详尽,更注重了文献的权威性与准确性,成为了清代地方志中的一部名篇。
地方志的修订工作充满了挑战,因为除了编纂者的学术水平,地方史料的收集与考证也是一项繁琐且复杂的任务。于琨与陈玉璂在多次征集和审定史料的过程中,体现了极高的学术素养和历史责任感。他们不仅注重对常州历史的梳理,还努力传承了地方志的传统,确保了《常州府志》的学术权威性。
3、学术价值与文化意义
《康熙常州府志》三十八卷在学术界具有极高的价值,它不仅是地方历史的重要记载,也是清代地方志体系中的一部典范。常州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地方志不仅对研究常州历史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后代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史料资源。通过对常州府志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清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
《康熙常州府志》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从常州的地理环境到人文历史,从历史人物到民间风俗,无一不体现出常州地区的独特魅力。尤其是在对历史人物和地方名胜的描述上,这部地方志不仅记录了常州的辉煌历史,还展示了多种地方文化和风俗,成为了解常州地方特色的重要途径。
另外,地方志的编纂体现了清代政府对地方行政的重视和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常州府志也起到了传承和发扬地方文化的作用。其记载的历史事件、风俗习惯、民间故事等,不仅对研究常州历史有重要价值,也为今天的文化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4、电子化保存与现代意义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保存已经成为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手段。《康熙常州府志》三十八卷的PDF电子版便是这一趋势的产物。通过将这部地方志进行数字化处理,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历史资料,还能够使其更加方便地进行查阅与传播。
电子版的地方志可以通过网络传播,使得更多的学者和普通读者都能够便捷地接触到这一宝贵的历史文献。对于学术研究者而言,数字化版本使得相关的查找与引用变得更加便捷,大大提高了研究效率。同时,电子版的普及也为地方志的保护提供了更为安全的方式,避免了原版文献在保存过程中的损坏或遗失。
此外,数字化保存还带来了更大的社会价值。借助互联网技术,地方志的电子版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使得远在他乡的人们也能够随时访问和研究。这种数字化形式不仅为学术界带来了便捷,也使得地方志的文化价值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与共享。
总结:
《康熙常州府志》三十八卷作为一部重要的地方志书,它不仅承载了常州的历史文化,也为后代的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通过对这部地方志的修订和数字化处理,学者们为后代传承了丰富的地方历史,同时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便捷的研究工具。随着电子版的普及,《康熙常州府志》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在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康熙常州府志》三十八卷的电子版无疑为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这种方式,地方志的珍贵资源将不再受限于纸质保存的局限,能够以更加灵活和便捷的方式为广大读者所共享。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