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市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五十四卷 金吴澜修 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江苏苏州市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五十四卷 金吴澜修 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江苏苏州市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五十四卷 金吴澜修 PDF高清电子版影印本下载插图1

昆新两县续修合志 金吴澜,李福沂,汪堃,朱成熙 清光绪6年[1880]

金吴澜(?-1888)光绪元年(1875)六月署任。字鹭卿,号胪青,又作螺青,浙江嘉兴人,是前任金福曾的族叔。优廪贡生。咸丰年间(1851-1861),以教职入曾国藩幕府,保举知县发往江苏任职。同治七年(1868)六月十五日署溧阳知县,十九日因奔丧去任。十二年署江阴知县。光绪二年,与震泽署知县祥和估工重建城隍庙。监修《吴江县续志》,光绪三年九月作序,并捐资刊印。二年五月调任昆山,三年十一月兼署新阳知县。十年九月由昆山调武进。十年署吴县,二十一年署长洲知县。

在昆山,他和新阳知县丁廷鸾共同纂修《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光绪二年(1876)冬,与新阳知县钮承筵开浚城内市河暨玉带河,并将其他支河一律挖深。三年春,修缮知府况钟当年所筑的河堤。同年,与新阳合作重建高平桥。五年,筹捐重建和修建玉柱桥、三里桥、六里店桥、九里桥等。先后给榭麓、蓬阆、茜墩、张浦镇义塾、陈墓的新德义塾、尚明甸的养正义塾、结区一图的育德义塾增拨田产199.3亩,并于五年在茜墩镇义塾添设观摩文会,按月由县命题,分两次考核生童。重刊昆山“三贤”归有光(字熙甫,官至南京太仆寺丞)、顾鼎臣(字九和,弘治状元,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知机事)、朱柏庐(名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有《朱子治家格言》传世)的年谱,以及《儋园全集》《纯翁文钞》。曾国藩题其堂日“勤廉”。

在武进,他倡建道乡书院,疏浚郡城前后河道。常州天宁万寿禅寺建于唐代,是府内着名古刹,乾隆十六年、二十七年,皇帝两次南巡都前往拈香。久而久之,老百姓见多不怪,寺周围有摆菜摊的,甚至把马桶晾到寺边上,更有每到考试时以派公差为名,前来强借桌椅的,严重影响了寺内的正常活动。光绪十二年(1886),他与阳湖知县金士准勒《禁止天宁寺前甬道停歇菜担秽桶并考试借用寺内桌凳碑》,以示永禁。十三年疏浚孟渎,十四年大旱,因此未成灾。升署知府,三品衔,十四年以辛劳卒于任。善隶书,工画梅。着有《锄月种梅馆诗文钞》,又有《悦止斋丛书》藏于家。光绪《吴江县续志》序、卷5、13,光绪《江阴县志》卷12,光绪《嘉兴县志》卷19、21,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卷4、9、16,光绪《武阳志余》卷6,民国《昆新两县续补合志》卷9,民国《溧阳县续志》卷7,民国《吴县志》卷3,周之桢《垂虹诗媵》费善庆续编卷10,《江苏省通志稿·职官志》卷2l、22。

县志编纂是一项系统、综合性的工程。需要编者具备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当地历史文献、档案资料等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江苏苏州市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五十四卷 金吴澜修 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江苏苏州市的《昆新两县续修合志》是地方志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这部地方志由金吴澜于光绪年间修编,涵盖了昆山、新区两县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详细记载。《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共计五十四卷,内容广泛而丰富,体现了清代地方志的严谨性与历史的全面性。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这部地方志的PDF电子版得以提供,方便了广大学者和研究者的查阅与利用。本文将从地方志的历史背景、内容结构、学术价值及数字化转型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昆新两县续修合志》五十四卷的历史意义和现代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一宝贵的地方文献资源。

1、地方志的历史背景

《昆新两县续修合志》作为清代地方志中的一部重要作品,背景可以追溯到光绪年间。地方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文献形式,通常由地方官员或地方学者编纂,旨在记录地方的历史、地理、风俗、政治等各方面信息。该书由金吴澜主编,主要涵盖了昆山、新区两县的历史沿革与社会风貌,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光绪年间,随着地方志编纂事业的兴起,各地志书逐渐形成了规模。江苏苏州地区的地方志在清代尤为繁盛,除《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外,还有《苏州志》《太仓志》等著作,极大地丰富了地方的历史文化文献。金吴澜的修志工作不仅承载了大量地方历史信息,还反映了清代地方志编纂的特色与当时的社会状况。

此外,《昆新两县续修合志》修编的时机也恰逢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变革期。清朝末年,社会动荡,历史资料的保存与整理成为一种文化责任。金吴澜以其学识与责任感,推动了这部地方志的完成,为后人留下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2、地方志的内容结构

《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共分为五十四卷,内容的广泛与系统性使其成为研究昆山、新区两地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资料。志书按照传统的地方志编纂规范,划分为不同的章节,分别记录了地方的历史、风土人情、政治经济、地理环境等各个方面。

首先,志书详细记录了昆山与新区两地的历史沿革,追溯了自古至清朝末期的政治变迁与社会发展,涵盖了王朝更替、地方政权、官员任职等内容。此外,志书中还包括了各地名的由来和演变,方便后人了解地区命名的历史渊源。

其次,地方志中还对昆山、新区两县的地理情况做了详细描述。这部分内容不仅包括了县域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还涉及到交通、水利、农业、矿产等方面的资源分布。这些内容对研究当时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信息。

3、学术价值与文化意义

作为清代的地方志,《昆新两县续修合志》不仅是对地方历史的记载,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详细记载了清代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是研究当时社会结构与人文环境的不可或缺的资料。

首先,地方志的学术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研究者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体制与民众的生活状况。通过志书中的记载,学者可以探讨当时社会的法律制度、官员的职责分配及其与民众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为我们了解清代社会的运行机制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此外,《昆新两县续修合志》还体现了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志书中记录了大量的民间风俗、宗教信仰、传统节庆等文化现象。这些内容不仅对于了解地方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研究中国传统社会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4、数字化转型与现代应用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纸质地方志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挑战。《昆新两县续修合志》也顺应时代潮流,推出了PDF电子版,使得这一地方志能够更方便地被广大学者、研究人员以及公众所查阅和利用。

数字化版本不仅解决了传统纸质志书存放与查阅的问题,还提升了信息的获取速度与准确性。电子版地方志可以通过搜索功能帮助读者快速定位到所需的内容,同时还可以进行更为精确的学术分析。对于历史学者和地方文化研究者来说,数字化版本无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研究工具。

另外,电子版的《昆新两县续修合志》也有助于推动地方志的普及和传承。通过网络平台,更多的读者能够接触到这部宝贵的历史文献,进一步了解苏州地区的历史与文化。这不仅增强了地方志的社会影响力,也为保护与传承中国的地方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结:

《昆新两县续修合志》作为一部地方志作品,记录了江苏苏州地区的丰富历史与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清代地方社会和文化的宝贵资料。其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展现了清代地方志的编纂特色和学术价值。随着电子化的推进,这部地方志的数字化版本为更多的学者与公众提供了便捷的查阅方式,推动了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的进程。

综上所述,《昆新两县续修合志》无论是在历史研究还是文化传承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数字化的今天,我们应当珍视这类历史资料,并积极利用它们为研究与学习提供支持。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4 有需要联系v;hx-hx4 有需要联系v;hx-hx4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图片1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古籍收藏网古籍收藏网
易学资料

对占星塔罗感兴趣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