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嘉庆海州直隶州志》三十二卷 唐仲冕修 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嘉庆海州直隶州志》为知州唐仲冕于嘉庆九年(1804)五月至嘉庆十年十一月主修成书,嘉庆十三年(1808)刻本问世。嘉庆十六年(1811)知州孙源潮捐俸补刻刊印,计10册,线装本。
《嘉庆海州直隶州志》采用纪、图、表、考、传、录等多种体裁,分3个层次进行记述。卷前载序三篇:督学使者万承凤撰《海州志序》、刑部右侍郎前江南江淮扬徐通海等处承宣布政使许兆椿撰《海州志序》、嘉庆十六年海州知州孙源潮撰《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叙》,及纪三篇:宸翰纪一篇、恩纶纪两篇。志书主体设32卷。全书计40余万字。
卷第一为图,下设舆地图、山川图、建置图、学校图、食货图、海防图等6目。
卷第二为表一,下设沿革表1目。
卷第三为表二,下设纪事表1目。
卷第四、第五为表三,共设职官表3目 。
卷第六、第七为表四,共设选举表16目。
卷第八、第九为表五,共设旌奖表12目。
卷第十为考一,下设地舆考1目。
卷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为考二,共设山川考3目。
卷第十四为考三,下设建置考5目。
卷第十五、第十六、第十七为考四,共各设食货考6目。
卷第十八为考五,下设学校考2目。
卷第十九为考六,下设祀典考2目。
卷第二十为考七,下设海防考3目。
卷第二十一、第二十二为传一,共设良吏传4目。
卷第二十三、第二十四、第二十五为传二,共设人物传8目。
卷第二十六为传三,下设列女传2目。
卷第二十七为录一,下设艺文录4目。
卷第二十八为录二,下设金石录1目。
卷第二十九为录三,下设寺观录1目。
卷第三十为录四,下设冢墓录1目。
卷第三十一为录五,下设拾遗录1目。
卷第三十二为录六,下设叙述录2目。
《嘉庆海州直隶州志》为迄今发现的古海州志中,体裁齐全、结构严谨、内容丰富、记事翔实、品位最高的一部州志。连云港市博物馆存有原本。总修 海州直隶州知州、善化人唐仲冕。海州直隶州知州、陕西韩城人师承祖。
县志记录了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通过对县志的研究,可以了解该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为地方文化的传承提供重要参考。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江苏连云港的《嘉庆海州直隶州志》是清代地方志中的重要作品,由唐仲冕修撰,涵盖了海州地区的历史、文化、地理、经济等各个方面。该地方志为我们提供了清代地方社会的详尽资料,对研究地方历史、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志资料通过电子化方式得到保存和传播,其中《嘉庆海州直隶州志》也提供了PDF电子版,便于研究者及历史爱好者的使用。本文将从《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内容的特色、修订背景、电子化的意义与影响、以及地方志研究的未来方向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地方志的历史价值与现代应用。
1、《嘉庆海州直隶州志》的内容特色
《嘉庆海州直隶州志》是唐仲冕于清朝嘉庆年间修撰的地方志,它详细记载了海州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内容。这部地方志共分为三十二卷,内容丰富、详细,是研究海州历史的重要文献之一。地方志通常具有很强的地方性特色,《嘉庆海州直隶州志》更是通过记载海州的独特历史背景和社会制度,展现了清代地方政治、经济的运作方式。
从政治上来说,地方志详细记载了海州的行政区划、官员任职情况以及当时的社会管理体系。特别是在嘉庆年间,海州地区的政治环境较为稳定,地方治理秩序较为规范。海州的历史背景和重要历史事件也在地方志中有所提及,为后代研究清代地方政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在文化方面,《嘉庆海州直隶州志》还专门设有文化类的章节,记载了当时海州的文学成就、风俗习惯及民间信仰等。这为研究清代地方文化和风俗习惯提供了详细的记录,尤其是在民间信仰、风土人情等方面,反映了海州人民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
2、唐仲冕修撰背景及其历史地位
唐仲冕是清代知名的地方志学者,他的修志工作不仅限于海州,还涉及到多个地区的地方志编纂工作。唐仲冕在修《嘉庆海州直隶州志》时,采取了严谨的治学态度,注重史实的准确性和资料的翔实性,因此这部地方志在地方志界具有很高的声誉。
《嘉庆海州直隶州志》修撰的背景是清代嘉庆年间,地方治理和学术研究逐步得到官方和社会的重视。清朝政府对地方志的编纂给予了政策上的支持,同时,唐仲冕也受到当时学术界的推崇,其修撰风格被后人所效仿。在修志过程中,唐仲冕注重地方历史的挖掘和考证,因此这部地方志不仅仅是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的工具,更成为了研究清代地方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
唐仲冕的修志工作不仅仅是文字上的记录,更在于其所展现的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他通过《嘉庆海州直隶州志》,为后代留下了关于海州地区历史的深刻反思,同时也对地方志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唐仲冕被后世誉为地方志学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学术贡献至今仍被学者所推崇。
3、电子版《嘉庆海州直隶州志》的现代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纸质文献逐渐向电子化转型,地方志也不例外。《嘉庆海州直隶州志》的PDF电子版为现代学者、历史爱好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阅读和研究途径。电子版的推出,不仅使得这部地方志的内容更易于传播,还为保护珍贵文献提供了保障。
首先,电子版大大提升了文献的传播效率。相比于传统的纸质文献,电子文献的传播速度和范围更广,研究者只需通过网络即可轻松获取《嘉庆海州直隶州志》的全部内容,这对于学术研究和教育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电子版使得《嘉庆海州直隶州志》不再受到地域和纸张保存条件的限制。无论研究者身处何地,只要具备电子设备和网络连接,就能随时随地进行查阅,这极大方便了历史研究和地方志的学术交流。此外,电子版文献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等方式,更加高效地进行文献分析,提升了研究的效率。
4、地方志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地方志作为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在于数字化、网络化和全球化。《嘉庆海州直隶州志》电子版的出现,标志着地方志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未来,地方志的编纂和传播将更加注重现代技术的应用,如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一步挖掘和分析地方志中的历史信息。
在未来的地方志研究中,跨学科的合作将成为一种趋势。地方志不仅仅是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它还涉及到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地方志研究不再仅限于历史学者的专属领域,更多学科的学者将加入到地方志的研究与保护中。
此外,地方志的全球化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通过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地方志不仅能够传播到国内的每一个角落,还可以传播到海外,成为全球范围内了解中国地方历史的重要途径。未来,地方志的跨国合作与学术交流,将为世界各国提供宝贵的地方文化资料。
总结:
《嘉庆海州直隶州志》作为一部地方志,不仅是地方历史的纪录,更是清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见证。唐仲冕的修订工作让这部志书充满学术价值,其详细的记录为后代学者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研究资料。随着电子化进程的推进,《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已不再局限于纸质文献,而是借助现代技术,广泛传播给全球的学者与爱好者。
未来,地方志的研究将更加注重数字化与跨学科的合作,推动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们期待在数字化时代,地方志能为人类文明的研究做出更多贡献。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