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光绪常昭合志稿》四十八卷 郑钟祥修 庞鸿文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光绪常昭合志稿
四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郑钟祥,张瀛修,庞鸿文等纂 光绪30年(1904)木活字本。鸿文(1845—1909),字伯絅,号洞堂,光绪2年进士,致力于经史及经国济世之学,对水利、盐漕、法律、军事均有研究。厉仕太常少卿、通政司副使等。戊戌政变后称病回里,热心地方教育事业.并主张振兴农业。光绪初,邑人杨泗孙采访辑录邑志稿,鸿文以此为基础,广征博采,辛勤辑订,阅8年而成书。封里题“重修常昭合志稿五十卷”,背面有“光绪甲辰活版排印”字样。光绪34年,庞氏增印《校勘记》一册附于书后。该志目次,卷首例言、纂修者职名、图;卷1疆域志:建置、沿革、分界(附沙洲);卷2山形志;卷3水道志(桥梁附);卷4城垣志(附坊巷);卷5市镇志;卷6风俗志(附方言);卷7户口志(附徭役);卷8都图志;卷9水利志;卷10田赋志(附芦课、屯田);卷11钱粮志(附杂税、盐课);卷12捐赈志;卷13官廨志(附仓驿);卷14学校志(附书院、义塾);卷15坛庙志(附祠宇);卷16寺观志;卷17义举志(附义庄);卷18兵制志(附兵事);卷19职官志;卷20选举志;卷21名宦志;卷22~33人物志:先贤、耆旧、忠节、孝友、文学、义行、书家、画家、藏书家、弹琴家、医家、技术家、武略;卷34~39列女、贤母(附才媛)、义烈、苦节、贞孝;卷40游寓志;卷41方外志;卷42第宅志(附园林);卷43冢墓志(附义冢);卷44艺文志;卷45金石志;卷46物产志;卷47祥异志;卷48轶闻志;卷末总叙。编纂体例颇有创新。如旧志每每集录有关诗文作为专目,此编则仅举部分摘要,散见于有关类目之下注文中。例如《水利志》附陈祖范《昭文县浚河记》等,《学校志》附魏了翁《重建常熟儒学记》等,文以类聚,深得删繁就简,弃芜存精之要。此外,编者还删除了过去《仕籍》、《封赠》,《恩荫》等意义不大的门目,对于影响较大的人和事,却能独辟蹊径,设立专目。如常熟历代藏书之风颇盛,脉望、汲古、绛云以及后来的铁琴铜剑,均驰誉海内外,又自明代严澂(1547—1625)开创虞山琴派以来,陈禹道、徐青山、季国、夏溥,孙厓、张道浚,季世则、吴韬,张化等名家辈出,该志特于《人物志》中,独辟《藏书家》、《弹琴家》两目,既为他志所无,又切合常熟实际,突出了地方特色。
总的来说,地方志作为一种重要的文献资料和文化遗产,对于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地方文化交流与互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地方志的编纂和传播,可以增进人们对各地区历史文化的了解,促进地方文化的繁荣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地方志的编纂工作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共同努力推动地方文化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就。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江苏省苏州市的《光绪常昭合志稿》是清朝光绪年间为研究地方历史而编纂的一部大型地方志,书中涉及了苏州的地理、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全面反映了苏州市在清朝时期的社会面貌和民生状况。全志分为48卷,由郑钟祥修订,庞鸿文纂写。这部地方志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研究意义,同时它也是了解当时地方社会、政治与经济的重要史料。如今,这部地方志已以PDF电子版的形式在互联网上发布,供广大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下载与参考。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这部《光绪常昭合志稿》PDF电子版地方志的下载、内容及其在地方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1、地方志的历史背景与意义
《光绪常昭合志稿》是清代光绪年间的地方志,编纂时间大约在19世纪末。此志书的诞生背景与清朝对地方治理、历史编纂的重视密切相关。清政府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与管理,鼓励地方官员编写地方志,记录地方的风土人情、地理变迁、经济状况等内容。这些地方志不仅仅是对地方历史的整理与总结,也是治国理政的一种手段。《光绪常昭合志稿》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全面涵盖了苏州市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多个方面,是研究苏州地方历史与文化的重要文献。
地方志的编纂工作在清朝一直具有重要意义。《光绪常昭合志稿》不仅是地方治理的工具,也是地方知识的集大成者。通过对地方的详细记录,地方志为后代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这些志书的存在,能够让后人深入了解过去的社会结构、民众生活以及地方发展的脉络。对于现代研究者而言,这些地方志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原始资料,是考古学、历史学以及文化学等多个领域研究的基础。
通过《光绪常昭合志稿》这一文献,读者能够一窥清代苏州地区的社会与文化。它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证据,促进了对苏州地方史的研究与发展。此外,这部地方志的编纂者郑钟祥与庞鸿文的努力,也展示了清代学者对历史、文化与地方治理的深刻理解与执着精神。
2、《光绪常昭合志稿》的编纂者与特色
《光绪常昭合志稿》是由郑钟祥主修,庞鸿文纂写的。郑钟祥,清朝末年著名的地方学者,是江苏省苏州市的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重要推动者之一。郑钟祥的学术背景深厚,致力于地方历史的研究与整理,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在他的带领下,《光绪常昭合志稿》的编纂工作得以顺利完成。郑钟祥不仅注重历史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还强调资料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力求将苏州地区的历史与文化全面呈现。
庞鸿文则是这部地方志的主要纂写者之一,他以其扎实的学识和丰富的地方历史知识,为志书的完成贡献了巨大力量。庞鸿文的文笔通畅、思维严谨,他的纂写工作为《光绪常昭合志稿》的内容增添了许多学术价值。两位学者的共同努力,使得这部地方志在学术界与历史研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光绪常昭合志稿》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地方史书,它具有独特的编纂特色。首先,它详细记录了苏州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历史沿革、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内容广泛,涉及面广。其次,该书还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与实物记载,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这些资料的真实性与权威性,使得《光绪常昭合志稿》成为研究苏州地方历史与文化的必备工具。
3、电子版地方志的发布与下载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纸质书籍逐渐转化为电子版形式。如今,《光绪常昭合志稿》作为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地方志,已经被以PDF电子版的形式发布。这一电子版的发布为广大历史研究者、地方志爱好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松下载,随时查阅、学习这部经典之作。
电子版《光绪常昭合志稿》的发布,不仅提升了地方志的传播效率,还打破了地域限制,使得全国甚至全球的学者与研究人员都能方便地接触到这部珍贵的历史文献。下载电子版的过程简单方便,不需要繁琐的借阅手续,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此外,电子版还具备了数字化管理的优势,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功能,快速定位到需要的内容,极大提高了研究效率。
在某些学术网站或者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平台上,用户可以找到《光绪常昭合志稿》的电子版。通过这些平台下载电子版,不仅能够享受高清扫描版的优质内容,还能确保所下载的版本是最为准确与完整的。对于地方志的研究者而言,这一资源是极其宝贵的,可以为深入研究提供大量的原始资料。
4、地方志对现代研究的价值与影响
《光绪常昭合志稿》作为清代地方志的一部分,对现代地方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它不仅为后人提供了清代苏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详细记录,还为地方学者提供了研究地方历史的基础资料。地方志的内容丰富、细致,为后代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保护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随着现代社会对文化遗产和地方历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研究机构开始挖掘地方志中的学术价值。通过对《光绪常昭合志稿》的研究,学者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苏州地区的历史变迁,探索其社会经济的演变过程。这不仅有助于地方历史的传承,也为现代地方治理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光绪常昭合志稿》也对当地的文化保护与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这部地方志的研究,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可以更好地挖掘本地历史文化的内涵,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同时,电子版的普及,使得更多人能够接触到这部珍贵的史料,提升了公众对地方历史的关注与认识。
总结:
《光绪常昭合志稿》作为清代苏州的地方志,历经百年依然具有重大的学术与历史价值。通过其电子版的发布与下载,更多的历史爱好者与学者可以深入研究这部经典的历史文献,为了解苏州的历史与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地方志的数字化不仅提升了资料的传播效率,还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更高效的工具。
无论是历史学者,还是地方文化爱好者,都可以通过《光绪常昭合志稿》PDF电子版,进一步探讨清代苏州的历史脉络。通过这部志书,我们得以一窥过去的社会面貌与人文风貌,同时也为今天的地方文化保护和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