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乾隆南昌府志》全七十六卷 清陈兰森 王文涌修 谢启昆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地区:江西省南昌市地方志
书名:乾隆南昌府志
卷数:全七十六卷
作者:清陈兰森 王文涌修 谢启昆纂
版本: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刻本
格式:据美国馆藏原书原貌彩色高清PDF电子影印版下载
大小:1.05 GB
页码:2857双页
江西省南昌市地方志。乾隆版南昌府志七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陈兰森等修,熊为霖、谢启昆纂PDF高清电子版影印本下载。陈兰森,字长筠,广西桂林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官至刑部主事、员外郎中,曾参订校正《太平寰宇记》,又校订并重刊《大清一统志表》。乾隆五十一年(1786)任南昌知府,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设修志局,聘熊为霖、谢启昆等为主纂,取前志详加订正,遂成志书。乾隆五十四年(1789)刻印。乾隆南昌府志共七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分门二十。乾隆南昌府志卷首图说、陈兴森序、修志姓氏,卷末旧序、修志原委附。乾隆南昌府志体例,各门皆以府为纲,以属县为纬,条理分明。乾隆南昌府志取材宏富广博,考据精审,且记载有法,详而不乱。惟阅乾隆南昌府志全书,不载物产,风俗亦未言及,是为美中不足。
谢启昆(1737年-1802年),字良壁,号蕴山,又号苏潭。清乾隆初年出生于江西省南康县城东街步坊后。他由科举入仕,历官编修、乡试主考、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巡抚等职,成为当时政绩卓着、清正廉明的省级长官,着名学者、方志学家。谢启昆一生,不仅为官清廉,政绩卓着,觉得 民心,且治学有方,着书立说,着作等身,计着有《树经堂集》二十三卷,杂文四卷,《树经堂咏史诗》五百二十六首,《西魏书》二十四卷,《小学考》五十卷,《山谷外集。别集补》、《史籍考》,《广西金石录》、《圣朝殉节诸臣录》、《北楼记法帖》等多种,成为一代着名学者,出色的历史学家,尤其是杰出的方志学家。
在方志学方面,除修有乾隆《南昌府志》外,最成功的还是对《广西通志》的修撰,影响深远,被梁启超称为”省志楷模”。
陈兰森(1734-1804),陈宏谋孙。字长筠,号松山,桂林市人。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举人,二十二年进士。着有《南陔纪咏》、《庐就草》等。
历官翰林院编修、刑部郎中、江西南昌府知府、江西盐法道、督粮道、署理江西藩臬印务、湖南粮储道兼署湖南、掾湖北荆宜施道、监督荆州钞关、特赠中议大夫、太仆寺卿等。
在任期间,致力政务。在江西严禁浮收勒折诸弊,下令将汰州县夫役各费分济军丁;借藩库闲款十万两,分借旗丁归还积欠,限十年还清;私典设法赎之,严禁再犯,使江西漕运走上正轨。曾参加镇压四川苗民起义和川、陕、楚三省的白莲教起义,后因赶办军需,卒于湖北归州营。
着有《南陔纪咏》、《庐就草》、《泛舟纪程》、《春信草》、《白云草》、《岭南游草》、《四书考辑要》、《三通序目》等,另编修有《南昌府志》76卷。
县志有助于推动地方文化传承和发展。通过对当地传统文化、民俗习俗等内容的记录,县志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促进地方文化的发展。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乾隆南昌府志》是清朝乾隆年间,陈兰森、王文涌、谢启昆等人主编的一部地方志,包含了江西省南昌府的各项历史、地理、民俗、文化等方面的详尽记载。这部地方志全书共计七十六卷,是研究江西省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对该书PDF电子版的下载,可以使更多的研究人员和历史爱好者方便快捷地获取这一宝贵的历史资料。本文将从《乾隆南昌府志》的历史背景、结构与内容、文化价值、以及对当代研究的意义等四个方面,详细分析该地方志的重要性及其电子版的传播意义。
1、《乾隆南昌府志》的历史背景
《乾隆南昌府志》是清代地方志的重要作品之一,编纂工作始于乾隆年间,由陈兰森、王文涌、谢启昆等学者共同参与。南昌府是江西省的一个重要行政区域,涵盖了南昌市及其周边地区,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了更好地保存和传承地方历史,清政府决定编纂一部地方志,从而为后世提供研究该地区的全面资料。
编纂《乾隆南昌府志》的背景,离不开当时清朝对地方治理和文化传承的重视。乾隆皇帝本身对于历史学、地理学非常推崇,他提倡“修志”,认为这是“治国安民”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乾隆时期,不仅中央政府有大量志书的编纂,地方上的志书也得到了大力支持,南昌府志便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
通过了解《乾隆南昌府志》的历史背景,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这部地方志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它不仅是对江西省南昌府地方历史的总结,也体现了清代地方志编纂的典范,对后代地方志的编撰和研究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乾隆南昌府志》的结构与内容
《乾隆南昌府志》全书共分为七十六卷,内容涵盖了南昌府的各个方面。地方志通常包括自然地理、历史沿革、政治制度、民风民俗等多个部分,而《乾隆南昌府志》也不例外。全书分为“地理志”、“政制志”、“人物志”、“风俗志”等不同的类别,其中详细记录了南昌府的山川水文、历史遗迹、名人事迹、民间传说、社会风俗等内容。
其中,“地理志”部分详细介绍了南昌府的地理特点、山川河流的分布、气候变化等,提供了清代江西地区自然环境的详实数据。而“政制志”则是描述当时南昌府的行政区划、官员设置、法律制度等,展示了清代地方政府的组织和治理结构。人物志部分收录了南昌府历史上的名人、英雄、学者等人物事迹,突出体现了地方的人文风采。
此外,“风俗志”部分详细记录了南昌府地区的民俗、节庆活动、传统工艺等,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通过这些详细的记录,读者不仅能够了解南昌府的地理和政治情况,还能窥见清代社会的文化和民情。
3、《乾隆南昌府志》的文化价值
《乾隆南昌府志》作为一部地方志,其文化价值在于它是了解江西省历史、地理、文化及社会风貌的重要资料。地方志不仅仅是地方历史的记载,更是地方文化的承载体。通过这部地方志,我们可以看到清代南昌府的社会结构、风土人情,以及历史上重要事件的处理方式,从而为后代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此外,这部地方志还具有保存和传承民间文化的作用。南昌府的许多传统风俗、节日庆典和民间故事都被详细记录下来。这些文化遗产在今天依然对当地人民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通过《乾隆南昌府志》,我们不仅可以回顾历史,还能从中感受到江西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该书对于后世的地方志编纂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清代的地方志编纂模式对后来的许多地方志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在内容的丰富性和全面性方面起到了榜样作用,还在编纂技巧和历史资料的组织上,提供了诸多有价值的经验。
4、《乾隆南昌府志》的电子版传播意义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传统的纸质地方志逐渐被电子版所替代,尤其是像《乾隆南昌府志》这样的历史文献,电子化带来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与利用。通过PDF电子版的形式,更多的研究人员和历史爱好者可以方便地获取这部地方志,打破了传统纸质书籍的传播限制。
电子版《乾隆南昌府志》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下载,还可以进行全文检索、标注、注释等操作,极大提高了研究效率。学者可以通过电子版迅速查阅到与研究主题相关的部分,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电子版可以随时更新、备份,确保资料的长期保存与利用。
此外,电子版的普及还使得这部地方志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无论是国内的研究机构,还是海外的历史爱好者,都能方便地通过网络获取《乾隆南昌府志》的电子版,进一步加深对江西历史文化的认识与研究。
总结:
《乾隆南昌府志》不仅是清代地方志的代表作,也是研究江西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工具。这部地方志在清代地方治理与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涵盖了南昌府的自然地理、历史沿革、政治制度、民俗风情等多个方面,为后代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随着电子版的普及,更多人可以便捷地获取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进一步推动地方志的研究与传承。通过下载《乾隆南昌府志》的PDF电子版,不仅可以更好地保存这一历史文化遗产,还能为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提供便利。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