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康熙江西通志》全五十四卷 清于成龙修 杜果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地区:江西省地方志
书名:康熙江西通志
卷数:全五十四卷
作者:清于成龙修 杜果纂
版本: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刻本
格式:据日本图书馆珍藏本原书原貌彩色高清PDF电子影印版下载
大小:1001.75 MB
页码:2888双页
江西省地方志,康熙江西通志54卷。于成龙等修(光绪《江西通志》作安世鼎修),杜果等纂PDF高清电子版影印本下载。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曾任福建按察使。时总督江南江西。杜果,江西省新建县人,顺治三年(1646)举人,后中进士。此志于康熙十二年(1673)奉檄重修,工未及半,中辍散逸。康熙二十二年,刻期告竣。康熙江西通志记事止于二十二年。康熙江西通志其篇目如下:卷一,图考。卷二至卷三,建置沿革。康熙江西通志卷四,星野(祥异附)。康熙江西通志卷五,疆域(形势封爵附)。卷六至卷七,山川。卷八,津梁、风俗(物产附)。卷九,城池、兵御(驿盐、漕运、关税附)。卷十至卷十一,水利。康熙江西通志卷十二,户口(田赋、蠲恤附)。卷十三至卷十四,职官。康熙江西通志卷十五,公署(学校、贡院、书院附)。卷十六至卷二十三,选举。卷二十四,祠祀(丘墓附)。卷二十五,古迹(寺观附)。卷二十六至卷二十八,名宦。卷二十九至卷三十七,人物。卷三十八,孝义。康熙江西通志卷三十九,列女。卷四十,流寓。卷四十一,隐逸。卷四十二,仙释。卷四十三,方伎。卷四十四至卷五十四,艺文。康熙江西通志从发凡起例,定为程式,到设局开修,共计l0个月,志稿就完,成书比较草率。但其内容还是比较丰富,张所志在其序中称曰:“抚是编也,星土之度次辨焉,封疆之险阨具焉,庸调之轻重除焉,控制之机宜灿焉,不彬彬乎有其文哉!”康熙江西通志卷首设“图考”一目,绘制精良,很有研究价值。康熙江西通志现有康熙二十二年(1683)刻本传世。
国朝江西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谢旻等监修。《江西省志》创于明嘉靖间参政林庭?昂,其后久未纂辑,旧闻放失。至本朝康熙二十二年,巡抚安世鼎始续修之。康熙五十九年,巡抚白璜又增修之,名曰《西江志》。其体例条目,虽多本诸旧志,而广蒐博访,订舛正讹,在地记之中号为善本。雍正七年,巡抚谢旻奉诏纂修省志,乃与原任检讨陶成等开局编辑。其规模一本之白《志》,而间加折衷。文简事核,釐然有序。其志人物,如宋之京镗、章鉴,一以其身为宰辅依附权奸,一以其位列钧衡弃主私遁,俱削去不载,亦颇有合于大义。惟元刘秉忠,其先世虽瑞州人,而自辽及金,北迁已久,乃援其祖贯,引入乡贤。将孔子自称殷人,亦可入中州志乘乎?是则图经之积习,湔除未尽者矣。
县志的编纂是对地方文化多样性的展示和呈现。通过对地方文化多样性的记录和整理,县志展示了一个地方丰富多彩的文化面貌和特色。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江西省《康熙江西通志》是清代官修的地方志之一,成书于清代乾隆时期,由于成龙主修,杜果纂写,是对江西省历史、地理、风俗、物产等各个方面的全面记录。这部地方志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意义,涵盖了54卷内容,是研究江西历史与文化的宝贵资料。《康熙江西通志》不仅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地方文化背景,还在学术界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电子版的《康熙江西通志》PDF格式得以流传,这为更多学者、历史爱好者和普通读者提供了便捷的研究工具。本文将从《康熙江西通志》的历史背景、内容特色、学术价值和电子版传播等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1、江西省《康熙江西通志》的历史背景
《康熙江西通志》的编纂始于清代乾隆时期,修志工作由江西巡抚于成龙主导,杜果担任纂修。该志书的编纂目标是为了全面记录江西的地理、历史、人物、风俗等多方面的内容,成为地方志书的典范之一。乾隆年间,清朝国家政治稳定,社会经济繁荣,各地志书的编纂工作逐渐兴起,江西作为重要的省份,也在这一时期重视其历史的总结与传承。
志书的编纂与当时江西的政治、经济背景密切相关。江西自古便是文化重地,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和社会资源。地方志的修订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回顾,也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总结与表达。通过这部志书,可以看到乾隆年间江西省的政治结构、地理面貌以及民众的生活状态。
《康熙江西通志》作为清代地方志中的佼佼者,其历史背景不仅涉及江西本身,还代表了清代地方志修编的一个高峰。志书的编纂不仅是对江西历史的总结,也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后人深入研究江西及中国地方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2、《康熙江西通志》的内容特色
《康熙江西通志》全书共分为五十四卷,内容涵盖了江西的政治、地理、物产、人物、历史事件、风俗习惯等多个方面。志书的详细性和广泛性,使其成为了研究江西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其编纂以“详尽、系统、全面”为主旨,力求把江西的各类信息呈现给读者。
首先,志书的地理部分对于江西各地的自然环境、山川河流、城市布局等做了详细描述。通过这些记载,读者能够清晰了解江西的地理特征和资源优势。此外,志书还记录了大量的地名考证,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地理变迁。
其次,《康熙江西通志》还涵盖了人物志,记录了江西历史上众多名人的事迹。从历史人物到现代人物,这些人物的事迹和影响力不仅反映了江西的历史风貌,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政治人物、文化人物还是商贾名流,志书都作了详细的记录。
3、《康熙江西通志》的学术价值
《康熙江西通志》作为清代的官修地方志,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首先,它为研究江西地区的历史提供了最为直接、全面的资料。这些资料不仅对了解江西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研究清代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其次,志书中的人物、事件和地名考证对于历史学者而言,极具研究价值。例如,许多已被遗忘的地方性历史事件和人物,通过这部志书得以复原,为地方历史研究提供了大量线索。它不仅是地方文化的保存载体,更是对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补充。
此外,《康熙江西通志》还是民俗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研究的重要资料。志书对地方风俗、民情、工艺等的记载,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极大推动了地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4、《康熙江西通志》的电子版传播与下载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纸质地方志书逐渐向电子版转化,尤其是《康熙江西通志》这一历史名著。通过PDF格式的电子版发布,研究者和普通读者可以轻松地获取这部志书,不仅方便了学术研究,也使这部志书的传播更加广泛。
电子版《康熙江西通志》不仅保持了纸质版的完整性,还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对书中的图表、地图等进行了数字化处理,使其更加易于查阅。此外,电子版还具有便捷的搜索功能,读者可以通过关键词迅速找到相关内容,极大提高了阅读和研究的效率。
如今,电子版《康熙江西通志》已经成为学术研究、教育教学和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通过下载PDF格式的电子版,全球各地的研究者、历史爱好者和普通民众都能够随时查阅,极大方便了对江西历史文化的研究与推广。
总结:
《康熙江西通志》不仅是清代地方志中的经典之作,其对江西历史、文化的全面总结,也为后代学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它的历史背景、内容特色以及学术价值,至今依然在地方志研究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电子版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这部志书的传播,使其成为全球范围内学者与普通读者能够共享的重要资源。
通过电子版的方式,江西省的历史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传播。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普通读者的兴趣探索,电子版《康熙江西通志》都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更多数字化资源的建设,我们期待能够看到更多的地方志书也能够像这部志书一样,走向数字化未来。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