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同治广信府志》全十二卷首一卷 清 蒋继洙 李树藩纂修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地区: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地方志
书名:同治广信府志
卷数:全十二卷首一卷
作者:清 蒋继洙 李树藩纂修
版本: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格式:原书原貌彩色高清PDF电子影印版下载
大小:725.9 MB
页码:3054页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地方志,广信府志(清同治版)清蔡继洙等修,李树藩等纂。十二卷,首一卷。继洙字从侪,山东曲阜人。道光进士,同治八年(1809)任广信府知府。树藩,江西上饶人。官中书科中书。广信府志明成化始修,久佚。清康、雍、乾三朝凡四修。是志乃奉檄续修,于同治十二年(1873)成书,约一百三十二万字。同治广信府志卷首有府城、玉山城铜塘山图及插图二百一十余幅。同治广信府志正文分地理、建置、食货、学校、武备、职官、选举、封爵、人物、方外、艺文、杂记十二门,含沿革、山川、风俗、寺观、物产、陂塘、古迹等。同治广信府志所载,逐条皆标出典,所加按语,多以《通鉴》及正史为据。如于星野之祥异,唐元和七年饶抚虔吉信五州暴水,十五洪吉信等州条下,加按语云:“按连志永贞七年十五年,两书大水,考唐史永贞,系顺宗年号,顺宗腰疾践祚,不逾年传位太子,是为宪宗,明年为元和元年。连志讹元和为永贞,今正之。”又至正十二年壬辰冬,铅山草木花,十三年癸巳,虫起尽食竹木条下,加按语云:“按《通鉴纲目》,顺帝至正十二年壬辰、十三年癸巳,连志误十二为二十九、十三为三十,查至正无二十九、三十年,今特考正。”其它各门,亦多如此考证,可见其考证之精详。同治广信府志地理志之沿革表亦极精审,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县志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对县志中有关地方景点、名胜古迹等内容的研究,可以为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江西省上饶市的《同治广信府志》全十二卷首一卷是清代地方志的经典之作。由蒋继洙和李树藩编纂修订,涵盖了广信府(今上饶市)自古至清代的历史、地理、风俗、官员等重要内容。本文将从《同治广信府志》这部地方志的历史背景、编纂过程、内容结构以及现代价值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探讨这部志书在研究地方历史、文化和社会方面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其PDF电子版的现代传播与利用。在总结部分,我们还将讨论《同治广信府志》如何成为研究地方历史的重要工具,并对其数字化时代的传播进行简要回顾。
1、历史背景与文化背景
《同治广信府志》成书于清朝同治年间,广信府地处江西省东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上饶市的历史可追溯至汉代,作为江西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广信府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这部地方志的编纂,不仅是对地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地方文化的传承。
在清代,地方志的编纂往往是官方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总结各地的地理、人口、历史、风俗等内容。《同治广信府志》作为清代地方志的代表之一,记录了广信府从古至清代的历史沿革、地方风物和民间故事,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这部志书的编纂过程也是对当时社会与文化背景的回应。当时的清代,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地方志的编纂不仅是历史的记录,也是对治世理念的体现。广信府作为一个地理和文化交汇的地方,其志书自然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2、编纂过程与修订特点
《同治广信府志》的编纂工作由蒋继洙和李树藩主编,这两位地方文人对广信府的历史有着深入的了解,他们的参与为这部志书的成书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支持。蒋继洙和李树藩的学术背景以及对地方历史的深刻认知,使得这部地方志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在编纂过程中,蒋继洙与李树藩结合了大量的地方资料,包括地方文献、口述历史等,力图真实地记录和反映广信府的历史与文化。他们不仅注重历史事实的准确性,还力图挖掘地方的风俗习惯、民间传说等内容,使得这部地方志更加生动、丰富。
值得注意的是,《同治广信府志》修订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由于年代久远,许多原始文献已经遗失或损坏,编纂者不得不依赖当时的现有资料进行修补。此外,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变迁,一些历史记载可能受到当时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因此,这部志书的修订过程中既有真实的历史记录,也有一定的主观解读。
3、内容结构与主要特色
《同治广信府志》全书共分为十二卷,其中包括了丰富的历史、地理、人物、风俗等内容。第一卷是全书的开篇,主要介绍了广信府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以及历史沿革。这些内容对于了解广信府的地理环境及其历史背景至关重要。
其余各卷则详细记录了广信府的历史事件、重要人物、文化成就等。例如,书中对府内名胜古迹的描述,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地方文化资料。特别是在人物传记部分,许多当地名人的事迹得到了详细记载,这些人物不仅在当时的社会中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仍为后人传颂。
此外,《同治广信府志》在风俗部分也颇具特色。它详细记录了广信府的民间信仰、节庆活动、民间艺术等内容。这些风俗不仅有助于了解当时的社会民情,也为后代研究地方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4、电子版与现代传播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同治广信府志》的PDF电子版也得以流传到更多读者手中。数字化让这部古籍的传播不再受到物理条件的限制,世界各地的学者、研究人员和历史爱好者都能便捷地获取和查阅这部地方志。
电子版的推出不仅使得《同治广信府志》更具可读性和便捷性,同时也提高了其在学术研究中的影响力。如今,许多地方志已成为学者进行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必备资料库,而数字版则为这些研究提供了更高效的查找方式。
除了学术界,普通读者也能通过电子版方便地了解广信府的历史与文化。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移动设备上,读者都可以随时随地查阅这部地方志。数字化传播使得这部地方志能够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影响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总结:
《同治广信府志》作为清代地方志的重要代表,承载着丰富的地方历史与文化信息。无论是在编纂过程中的学术探索,还是在内容结构上的细致分类,都展示了这部志书的价值。现代电子版的发布,使得这部古籍能够广泛传播,成为更广泛读者和学者获取地方历史文化知识的重要工具。
通过《同治广信府志》的数字化传播,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部珍贵的历史遗产,同时为当代社会的文化研究和地方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更多类似的古籍将迎来数字化时代,为我们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和研究平台。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