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乾隆钦定热河志》全一百二十卷 和珅 梁国治主编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地区:河北省承德市地方志
书名:《热河志》
又名:《钦定热河志》
卷数:全一百二十卷
作者:和珅、梁国治主编
类别:地方志
成书时间: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
字数:140多万字
格式:原书原貌彩色高清PDF电子影印版
大小:146.19 MB
页码:1990双页
《钦定热河志》·一百二十卷
乾隆四十六年奉敕撰。热河即古武列水,避暑山庄在焉。旧设热河道,领四厅。今置承德府,领平泉一州,滦平、丰宁、赤峰、建昌、朝阳五县。此志犹以热河名者,神皋奥区,銮舆岁莅,搜狩朝觐,中外就瞻,地重体尊,不可冠以府县之目,故仍以行殿所在为名也。凡分二十四门。华盖时临,奎文日富,敬录弁首,曰《天章》。省方观民,励精无逸,编年纪载,曰《巡典》。琛赆鳞集,梯航旅来,威德式彰,曰《徕远》。轩卫随行,明堂斯建,详陈规制,曰《行宫》。肄武习劳,三秋大狝,周阹原麓,曰《围场》。地接尧封,界分周索,四至八到,曰《疆域》。周秦以来,或为荒服,或为瓯脱,或为羁縻,或为侨置,或为郡县,或为京邑,引据史传,辨订是非,兼列八表十二图,曰《建置沿革》。删星野之谈天,测斗极之出地,曰《晷度》。巨流为经,众川为纬,曰《水》。区列方隅,标举形势,曰《山》。涵泳圣化,泽以诗书,曰《学校》。喀喇沁、翁牛特、土默特、奈曼敖汉、巴林、喀尔喀右翼诸部,隶于境内者,表其世系,曰《藩卫》。绀宇金地,或以奉敕而建,或以效祝而营,曰《寺庙》。画疆分职,臂指相维,曰《文秩》。羽卫连营,以迨察哈尔四旗,曰《兵防》。国朝官斯地者,迁除岁月,以次胪载,曰《职官题名》。前代官是地者,不可尽详,录其有功可纪者,曰《宦迹》。灵秀挺生,垂光史册,曰《人物》。山泽膏沃,金粟丰赢,曰《食货》。草木禽鱼,正名百类,曰《物产》。故址流传,遗文有证,曰《古迹》。前朝旧典,曰《故事》。诸部轶闻,曰《外纪》。诗歌制作,关于风土者,曰《艺文》。并考古证今,辨疑传信,既精且博,蔚为舆记之大观。案热河所属,自汉魏以前皆鲜卑、乌桓地也。慕容氏崛起龙城,始置郡县。《魏书·地形志》约略可稽。齐、周以后,大抵与契丹库莫奚参错而居。前朝诸史,务侈幅员,每以边境郡名移置长城之外。核验地理,殊不足凭。后惟辽、金、元三朝实奄有其地。然以无纪载,故舆记靡征。明弃大宁,渺如绝域。其所叙录,益传闻失其真矣。我国家肇造区夏,统括寰瀛,太宗文皇帝日擒十四台吉,先定其地;圣祖仁皇帝校练七萃,初出松亭。后喀尔喀汗贡厥上腴,益宏文囿刈兰之界。北跨临潢,遂仙苑天开,爻闾毕集。我皇上法天不息,率祖攸行,时迈其邦,地同三辅。四方大其和会,百产益以蕃昌。郡邑区分,胶庠鼎建,民殷俗美,炳然与三代同风。其盛为自古所未有。故词臣珥笔,敬述斯编。亦自古之所未闻,岂非地秘其灵,天珍其奥,自开辟以至今日,越千万载待圣朝而发其光哉!
《热河志》是由中央政府组织编写的。出书前已设承德府,却不用承德府题名。纪晓岚等人在按语中解释:“此钦定热河志以热河名者、神皋奥区,銮舆岁莅,蒐狩朝觐,中外就瞻,地重体尊,不可冠以府县之目,故仍以行殿所在为名也。”这表明《热河志》不是一般的地方志,而是清王朝的陪都志。《热河志》堪称清代热河地区的百科全书。但它并非十全十美,它对历史上的事情考证得不尽准确。比如把广仁岭错定为古墨斗岭,把喀喇河屯错定为古兴州,就是明显的例子。但《热河志》对当朝之事的记载,十分丰富又基本准确,是弥足珍贵、不可替代的历史文献。
乾隆时期,热河成为名副其实的夏都,所辖地区很广阔。公元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尚书汪由敦、侍郎裘曰修和董邦达“被旨修《热河志》”,钱大昕(号竹汀)、纪昀(字晓岚)“任总纂之役”。其后,又由已经爬到宰相位置的和珅以及经筵讲官、户部尚书梁国治总负责。总纂官为纪晓岚、陆锡熊、孙士毅,总校官为陆费墀,这几人都是进士,还是名噪一时的文人。
《热河志》共120卷,约140多万字。全书分为天章(清帝诗文)、巡典(清帝北巡的情况)、徕远(处理民族问题的情况)、行宫、围场、疆域、建置沿革、晷度(天文历法)、山、水、学校、藩卫( 蒙古各部情况)、寺庙、文秩(衙门设置情况)、兵防、职官题名、宦迹、人物、食货(赋税、户口等)、物产、古迹、故事(历史事件)、外记(明以前各族情况)、艺文(历代诗文)等24个部分。
《热河志》修成的时间是1781年(乾隆四十六年),历时26年,乾隆皇帝还亲自为《热河志》作了序。《热河志》由设在北京紫禁城武英殿的皇家出版机构排印出版。此书是由乾隆皇帝亲自审定的,故名为《钦定热河志》。
县志的意义在于凝聚地方文化。通过对特定县级行政区域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内容的记录,县志展现了该地区丰富多样的文化底蕴,有助于凝聚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感。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河北省承德市的《乾隆钦定热河志》是一部具有极高历史与文化价值的地方志,其详细记录了乾隆年间承德地区的地理、经济、历史与社会情况。该地方志由和珅及梁国治主编,包含120卷,涵盖了承德市及周边地区的广泛内容。这部地方志的PDF电子版下载为研究者与历史爱好者提供了便捷的学习资料来源。本文章将从《乾隆钦定热河志》的背景、内容结构、历史价值、以及电子版下载的实际意义等四个方面,详细分析其重要性与影响,为读者提供全面的理解。
1、《乾隆钦定热河志》的历史背景
《乾隆钦定热河志》是清朝乾隆年间由和珅主持,梁国治编纂的一部地方志。该志书是为详细记录热河(今河北省承德市)一带的历史、地理、经济、民俗等方面的情况而编纂的。地方志的编撰在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传统,而《热河志》作为其中一部重要作品,其历史背景尤为引人注目。
首先,承德自清朝中期开始,成为了帝王的避暑胜地及朝廷的重要地方。乾隆帝曾多次亲自下令要求对该地区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整理,目的是全面了解承德及周边地区的自然资源、民情风俗、经济状况等,为日后的治政决策提供依据。
此外,和珅作为当时的权臣,他对地方志的编纂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不仅负责统筹,且深知地方志的战略意义,因此在其主持下,《热河志》得以顺利完成,并成为清朝地方志中的一部重要作品。
2、《乾隆钦定热河志》的内容结构
《乾隆钦定热河志》全书分为120卷,内容覆盖极其广泛,包括了从自然环境到人文历史的各个方面。每一卷都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从而保证了其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
在地理方面,《热河志》详细记录了承德地区的山川、河流、气候等自然环境情况,为后人提供了当时热河地区的地理面貌。通过这些记录,研究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清朝时期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的分布。
在历史方面,该书对承德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了该地自古至清朝的历史变迁,特别是清朝初期的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书中还特别记录了热河作为皇家避暑胜地的建设过程及其社会影响。
此外,地方志也关注当地的民俗、风情、宗教及社会制度等方面,通过这些内容,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尤其是清朝盛世时期的文化繁荣。
3、《乾隆钦定热河志》的历史价值
《乾隆钦定热河志》不仅仅是一本地方性文献,更具备了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作为清朝时期的官方记载,这部地方志真实反映了当时承德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
首先,地方志作为一种历史文献,承载了大量的地方性历史信息,为后人研究清朝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尤其是在分析清朝皇帝与地方治理的关系时,《热河志》中的许多细节对于理解乾隆帝的治国理念与实际政策至关重要。
其次,该书对于热河地区的社会风貌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在当时,承德不仅是皇家避暑的地方,也是满洲贵族的聚集地。因此,《热河志》中的社会记录为了解清朝贵族的生活习惯与文化传承提供了难得的视角。
此外,热河地区作为满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热河志》对满洲文化的描述及其与汉文化的互动,为研究清朝多民族融合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对于现代人来说,这本地方志也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4、电子版《乾隆钦定热河志》的意义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地方志的电子版逐渐成为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的重要工具。特别是《乾隆钦定热河志》这类古籍,电子版的发布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查阅与研究。
首先,电子版《热河志》提供了更便捷的访问途径。传统的纸质书籍对于现代读者来说,不仅存在获取困难的问题,而且由于其较大的篇幅,查阅起来也较为繁琐。电子版的出现则打破了这些限制,用户可以通过PDF格式直接下载,快速查阅需要的内容。
其次,电子版的存储和传播大大提高了《热河志》的普及度与影响力。通过网络平台,任何人都可以轻松获取这部珍贵的地方志,从而促进了更多历史研究与学术交流。而且,电子版还便于进一步的数字化处理,如全文搜索、注释添加等,极大提高了资料的利用效率。
此外,电子版的下载对于保存这部古籍也具有积极意义。纸质版的书籍受限于保存条件,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破坏。电子版可以永久保存,确保了《热河志》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得以长久流传。
总结:
《乾隆钦定热河志》是清朝乾隆年间地方志的重要作品,它通过详尽的记载,展现了当时承德及周边地区的自然与人文风貌。这部地方志不仅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为后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数字化时代,电子版《热河志》的推出,既方便了历史研究者的使用,也促进了这一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传播。
本文总结了《乾隆钦定热河志》在历史背景、内容结构、历史价值以及电子版下载的实际意义等方面的影响,展示了其在现代研究中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对该地方志的了解,能够激发更多人对清朝历史与地方文化的兴趣。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