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崇祯郾城县志》十卷 明李豫纂 李振声修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地区:河南省漯河市地方志
书名:崇祯郾城县志
卷数:全十卷
作者:明李豫纂 李振声修
版本:明崇祯十年刻本
史部:方志类
格式:据日本藏本原书原貌彩色影印 高清PDF电子版下载
类型:中国稀缺古代古籍善本地方志史志县志PDF下载
大小:50MB
页码:241双页
备注:崇祯版郾城县志存世极为稀少,国内已十分难觅其踪迹,此本为日本珍藏孤本,书本完整且字迹清晰高清,实属非常珍贵罕见。
河南省平顶山市地方志,崇祯郾城县志,十卷,李振声修,李豫等纂。振声字符情,号华嶙,陕西延安府米脂县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同年来任知县。豫字伯和,号建侯,本邑人,与振声为何科进士,历任刑部员外郎,浙江道御使,巡按江西等职。李振声以志书长久失修。且旧志错甚多,乃延邑绅李豫等人重为汇纂,最后由本人加以笔削编次,始成崇祯版郾城县志。
崇祯版郾城县志志凡十卷。首为李振声序,县境、县城、县治、水利图各一,凡例八则。目录为:卷一星野,建置沿革,疆域,山川(附桥渡、形胜),风俗,里户,田赋,土产;卷二学校,城池,公署(附村镇、铺舍);卷三学校,选举;卷四神祠,寺观,古迹,丘墓;卷五宦绩,武功(附武备);卷六流寓(附医术),人物(附方技、耆寿、孝行、贞烈、封赠);卷七至九艺文;卷十祥异,纪异,附录。
此次重修,首先对旧志进行了修订。旧志上产只载名称,兹编于本县物产均收载,以类相从,每一物产皆有注释,征引古书,指出特点。古迹于青陵城、邓襄台、会城台、化身台、凌云栅等处,皆详加考辨,对旧志多加订证。人物基本予以保留,惟将奸盗、阉宦之类以及琐屑冗杂删去。新增续内容,多为崇祯朝事。宦绩中李振声下载其与“秦晋流贼”作战事甚详,并附有其与清廷的函件。时近事真,有较高的价值。
崇祯版郾城县志的失漏及因循旧章非常明显。如户口一目,嘉靖朝以前,自洪武至正德九朝均有记载,但却是原嘉靖志中的资料。其后,只有崇祯十年时的统计数字,而隆庆至天启四朝八十余年,却无一字记载,应是最大的缺漏。嘉靖志图为县境、县治、县城、新浚三河五沟二十一堤口图,共五幅,崇祯版郾城县志原样照搬,毫无更变,经过八十余仍是“新浚三河三沟二十一堤口图”令人可笑。现令所能看到的崇祯朝志书,河南全省仅有三部,可谓寥寥。仅就此点而言,本书应为珍品,且国内无存,仅有孤本藏于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北京图书馆最近已摄回胶卷本。
县志的编纂工作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于一个地方的全面记录和整理,需要编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大量的调研和资料搜集工作。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本文将详细阐述河南省漯河市《崇祯郾城县志》十卷的内容和意义,并探讨其作为地方志在地方历史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该地方志由明朝学者李豫纂修,李振声修订,为研究漯河市及其郾城县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文章从四个方面展开讨论:第一,地方志的历史背景及其重要性;第二,《崇祯郾城县志》内容的结构与特色;第三,李豫和李振声在地方志编纂中的贡献;第四,如何通过PDF电子版的方式下载与使用该地方志文献,尤其是在数字化时代的优势。最后,文章结合这些讨论,对该地方志的历史价值和现代意义进行总结。
1、地方志的历史背景及其重要性
地方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文献类型之一,作为记录某一地方历史、地理、风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书籍,它为后代研究地方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崇祯郾城县志》作为一部明代地方志,不仅为研究明朝时期的地方情况提供了重要信息,也为我们了解漯河市及周边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崇祯郾城县志》由明代学者李豫编纂,李振声负责修订。它的出版不仅是地方志编纂事业的一个重要成果,更在明代地方历史的记载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该地方志详细记录了漯河市郾城县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各方面内容,对于当时以及后世研究该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变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方志不仅是地方历史的记录,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地方志的编纂与传播,不仅能够保存历史,还能够让后人了解先辈的智慧和生活方式。因此,地方志对地方文化的传承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对当地民众的文化认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崇祯郾城县志》的内容结构与特色
《崇祯郾城县志》十卷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具体包括了郾城县的地理、历史沿革、政治制度、民风民俗等方面。地方志的编纂通常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系统性,而《崇祯郾城县志》便是按照这一标准进行编写的,其内容深入浅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首先,《崇祯郾城县志》对郾城县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沿革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地理方面,包括了该地区的山川、河流、气候等自然条件的记录;历史沿革则涵盖了郾城县自古至明朝时期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些内容为了解该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其次,地方志中对于地方政治和民风民俗的记录也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崇祯郾城县志》对当地的政治制度、官员的任职情况以及社会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此外,民风民俗的部分则反映了该地区的风土人情、节令习俗等,是研究地方文化的重要资料。
3、李豫与李振声的贡献
李豫是《崇祯郾城县志》的主要编纂者,他不仅是一位有着深厚学问的学者,还对地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李豫的编纂工作严格遵循了当时地方志的编纂规范,他注重资料的收集与核实,力求将历史的真实面貌呈现出来。李豫的贡献,不仅在于编纂了地方志的框架,还在于他对于地方志的文学性与史学性的平衡。
李振声作为修订者,在《崇祯郾城县志》编纂完成后,对其进行了修改与完善。李振声的修订工作主要集中在对文字的润色和结构的优化上,使得该地方志更加易读、准确。李振声的修订使得地方志的学术价值得到了提升,也使得这部地方志在当时及后世广受欢迎。
李豫与李振声的合作,是《崇祯郾城县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李豫在学术上的严谨和李振声在修订上的细致,使得这部地方志在质量上得到了保障。两人的默契配合,体现了古代学者在编纂历史文献时的高度责任感与专业性。
4、PDF电子版的下载与应用
在数字化时代,许多历史文献和地方志都已经转化为电子版,方便了研究者和公众的访问与使用。《崇祯郾城县志》也推出了PDF电子版,这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便捷的获取方式,也为文献的保护与保存提供了现代化的解决方案。
PDF电子版的《崇祯郾城县志》具备了许多传统纸质版所不具备的优势。例如,电子版可以方便地进行全文检索,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同时,电子版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子设备进行浏览,极大地方便了现代人的学习和研究。
此外,PDF版的《崇祯郾城县志》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下载和分享,使得更多的人能够获取到这部珍贵的历史文献。这种方式的推广,也促进了地方志在数字化时代的传播,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和研究地方历史文化。
总结:
《崇祯郾城县志》不仅是一部地方历史的记载,更是一份文化的传承,它为研究漯河市及周边地区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李豫和李振声的努力,这部地方志的内容得以完善和推广,为后代学者研究历史、文化和社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数字化时代,PDF电子版的《崇祯郾城县志》更加便于公众的访问和使用,为研究地方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因此,不论是从历史学术研究的角度,还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这部地方志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