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嘉庆洛阳县志》民国石印本六十卷 魏襄修 陆继辂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嘉庆】洛阳县志(清)嘉庆十八年(1813)刊本,六十卷。
河南省洛阳县志(嘉庆 民国石印本)魏襄修,陆继辂纂。襄,大兴籍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县)人,进士,嘉庆十七年(1912)来任知县,此前为永宁知县。继辂字祁生,阳湖举人。魏襄出身于文化发达之邦,出知洛阳名区,颇有怀古幽情,乃延其同乡陆继辂为总事,领阳湖、山阴一带文人十余人,修成此志。
此志卷秩浩大,六十卷为:一皇德记,二巡幸记,三沿革记,四星象记,五舆图记,六土地记,九山川记,十帝王记,十一后妃记,十二大事记,十三拾遗记,十四格言记,十五旌异记,十六宫殿记,十七坛庙记,十八至二十一冢墓记,二十二伽蓝记,二十三名园记、二十四风土记,二十五物产记,二十六至二十八职官表,二十九至三十选举表,三十一官品表,三十二官阶表,三十三户口簿,三十四会计簿,三十五灵征志,三十六学校志,三十七沟洫志,三十八第宅志,三十九衙署志,四十营建志,四十一异物志,四十二经籍志,四十三儒林传,四十四道学传,四十五名臣传,四十六忠节传,四十七孝义传,四十八文苑传,四十九武功传,五十良政传,五十一逸民传,五十二艺术传,五十三贰臣传,五十四循吏传,五十五寓公传,五十六至五十八列女传,五十九金石录,六十序录。
全书分为记二十、表四、簿二、志八、传十四、录二,六种体裁,五十门,如此宏大,然犹未尽。据魏襄序云:“别辑《洛下征文录》若于卷与志相辅而行”。但今已不见,亦不见于书目着录。
详古略今为此志书的一大特点。土地记上中下三卷,前二卷描述古代洛阳作为京都时的规模和建置。宫殿记、坛庙记、冢墓记、名园记、第宅志、帝王记、后妃记几乎全是辑古之作。其它各门均从古至今依次记载,多有详古略今的倾向;即如物产记亦以因古为要务。惟户口簿、会计簿、学校志、沟洫志是以清代为主。
搜奇钩异为本书另一特点。星象记,记载了从汉景帝元年至元顺帝至正十六年间特殊的天文现象,其中日食八次,月食一次,香星六次,是有价值的资料。施异记自河出图、洛出书始直叙至明崇祯间李自成农民军陷治时,明福藩殿基下响如牛吼,掘地数丈见大鼎一事,荒诞离奇,所谓天示异象。灵徽志即所谓“天人感应”,即一般志书中的祥异目。其中多有水、旱、震、蝗等自然灾害的记录。异物志则纯是异闻奇事,犹如干宝的《搜神记》。以上诸内容,一般修志者往往忽略。此志修纂者不厌其烦,条分缕析,区别类目,汇集整理成卷,不能不说是难能可贵。与以上几门迎异的大事记,专记载人文历史,如兵事、政事、社会活动等;拾遗记由周平王东迁到明隆庆二年的估谊会,属野史一类的汇辑,可看作大事记的补充或附录。格言记多出自《名臣言行》、《吕氏蒙童》等,于志书无关紧要。
此志书除原刊本外,民国5年(1916)洛阳县知事曾炳章曾重校印刷,为石印本,流传较广。
本书见《清史稿?艺文志及续编》、《贩书偶记》着录。
县志的编纂是对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通过对地方文化遗产的记录和整理,县志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地方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地方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河南省《嘉庆洛阳县志》民国石印本六十卷由魏襄修、陆继辂共同编纂,是一部记载洛阳地方历史、文化、风俗等多方面内容的重要地方志。这部地方志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也为后人研究洛阳的地理、民俗、经济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该地方志进行详细阐述:一是对《嘉庆洛阳县志》石印本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二是探讨这部地方志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三是分析其在地方志领域的重要性,四是提供关于下载该PDF电子版的实用信息和建议。通过这四个方面的详细解读,读者将能更全面地理解《嘉庆洛阳县志》的价值及其在现代研究中的应用。
1、《嘉庆洛阳县志》石印本的历史背景
《嘉庆洛阳县志》作为一部地方志,成书于嘉庆年间,由魏襄修、陆继辂主编。这一时期正是清朝的中期,洛阳作为古都之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在这样的背景下,《嘉庆洛阳县志》的编纂不仅是对洛阳地方历史的梳理,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洛阳在清代的地位和历史影响力,使得这部地方志成为了重要的地方文化遗产。
该书的石印本于民国时期印刷,石印技术的使用让这部地方志更加珍贵。石印作为一种传统的印刷方式,具有耐久性和较高的印刷质量,使得《嘉庆洛阳县志》在传世过程中得以保存良好。因此,民国石印本不仅是当时技术水平的体现,也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可靠的原始资料。
魏襄修和陆继辂作为地方志的主编,他们的学术背景和对洛阳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保证了这部地方志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两位主编在清代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他们的努力使得《嘉庆洛阳县志》成为了洛阳历史的百科全书,成为后人研究洛阳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
2、《嘉庆洛阳县志》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嘉庆洛阳县志》共有六十卷,内容涵盖了洛阳的自然地理、历史沿革、政治制度、文化艺术、民俗风情等多个方面。书中的地理篇详细描述了洛阳的山川河流、气候风貌,以及地理位置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历史篇则深入探讨了洛阳自古至清代的政治变迁、名人事迹以及重要历史事件,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洛阳历史画卷。
此外,洛阳的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繁荣等内容也被详细记录。书中不仅列举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情况,还包括了洛阳地区的商贸活动以及手工业的特色,如瓷器、丝绸等,反映了清代洛阳的经济面貌。文化艺术方面,《嘉庆洛阳县志》详细介绍了洛阳的文人墨客、书画艺术、建筑风格等,显示了洛阳作为文化古城的独特魅力。
《嘉庆洛阳县志》的结构严谨,按地理、历史、文化、人物等主题进行分类。每一篇章都做到了条理清晰、内容详尽,特别是在人物传记部分,详细记录了历代洛阳名人的生平事迹。这些内容不仅为洛阳的文化传承提供了珍贵资料,也为后代研究历史人物提供了详实的依据。
3、《嘉庆洛阳县志》的历史文化价值
《嘉庆洛阳县志》不仅是一部地方志,更是一部有着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著作。作为清代的地方志,它记录了洛阳从古至今的历史演变,尤其是洛阳在中国历史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这部地方志为我们了解洛阳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不仅可以帮助现代人了解古代洛阳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还为学者研究古代中国的地方治理提供了参考。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嘉庆洛阳县志》详细记载了洛阳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以及与其它地区的文化交流。这些资料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民俗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书中对洛阳传统节庆、习俗和风俗的描述,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
另外,《嘉庆洛阳县志》在学术界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它不仅为地方志的研究提供了范本,还为古代中国地方历史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许多学者通过这部地方志获取了大量的资料,进而推动了地方志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发展。
4、如何下载《嘉庆洛阳县志》民国石印本PDF电子版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文献资料已被转换为电子版,方便现代读者的获取。《嘉庆洛阳县志》的民国石印本PDF电子版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现已可以通过一些专业平台进行下载。读者可以通过相关学术网站或者地方志资料库找到该书的PDF电子版,进行在线阅读或下载。
在下载过程中,用户需要注意选择正规的、可靠的网站。这些网站提供的电子版不仅文件质量高,而且可以保证版权问题的合法性。有些网站还提供了对该电子版的注释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和背景。
下载PDF电子版的操作相对简单,只需要在相关网站进行搜索,找到对应版本后,点击下载链接即可。建议下载时选择高质量的版本,这样可以保证在阅读时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如果需要,可以下载多个版本进行对比,以确保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总结:
《嘉庆洛阳县志》作为一部地方志,其价值不仅体现在对洛阳历史的全面记载,也在于其为后代提供了珍贵的文化遗产。这部石印本的六十卷地方志,无论是在内容的丰富性,还是在形式的完备性上,都展现出了极高的学术价值。它不仅对洛阳的研究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也为其他地区的地方志编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通过对这部地方志的研究和下载,现代人能够更好地了解洛阳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在数字化时代,获取这些历史资料变得更加便捷。通过电子版的下载,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研究洛阳的传统文化、历史变迁以及社会发展,助力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的推进。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