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万宁市《道光万州志》全十卷 清胡端书修 杨士锦 吴鸣清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地区:海南省万宁市地方志
书名:道光万州志
卷数:全十卷
作者:清胡端书修 杨士锦 吴鸣清纂
版本:广东省中山图书馆1958油印本
格式:原书原貌彩色高清PDF电子影印版
大小:86.49 MB
页码:350双页
海南省万宁市地方志,清道光版万州志,十卷,清胡端书修,杨士锦、吴鸣清纂。道光八年(1828年)序刻本,崇圣祠藏板。选举叙至道光九年。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温麟书据道光八年本铅印,广东省中山图书馆藏。这次整理即以崇圣祠藏板为底本。道光万州志志凡10卷,有图。首例序文、凡例、目录、修志者姓氏,余则分载于10卷中:训典、沿革、职官、选举、舆地、山川、海防、建置、经政、前事、艺文、古迹、列传。
胡端书,直隶宛平籍山阴人,道光七年任万州知州。杨士锦,州人,嘉庆元年拔贡。
万州志书,明以前向无刻本,自康熙十八年创修付梓,其后乾隆间州人杨景山起而修辑,未竟其功。嘉庆二十四年,因修《广东通志》,州牧汪长龄奉檄增修州志,然未付梨枣。胡端书任知州,设局于万安书院,延州绅士而能文者,在汪志稿的基础上,参考府志、阮元《广东通志》(简称《阮通志》)进行补充订正。户口、赋役旧志未及详细,俱按《赋役全书》及历年文案纂辑,经过四个月而续成文。道光万州志遵照《阮通志》之体例,改分类中之志为表,为略,为录,其次序依《阮通志》。
在清代一系列官方文籍中,万州辖下山川的沿革、建置情况,虽在不同时期均略有变动,但把长沙海、石塘海列入万州辖内,有清一代未曾变化。如1676 年(康熙十四年)由两广总督金光祖纂修的《广东通志》山川·万州条,1725 年(雍正三年)由经延讲官、户部尚书蒋廷锡等校修,1726 年(雍正四年)由雍正皇帝御序钦定的《钦定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琼州府山川考二·万州条,1731 年(雍正九年)广东总督郝玉麟等修纂的《广东通志》山川·万州条,1822 年(道光二年)两广总督阮元总裁、广东巡抚李鸿宾等监修的《广东通志》山川略十三·琼州府万州条,1679 年(康熙十八年)万州知州李炎等原着、1819 年(嘉庆二十四年)万州知州汪长龄主修、1828 年(道光八年)万州知事胡端书续修的《万州志》川条,1841 年(道光二十一年)明谊修、张岳崧纂的《琼州府志》万州海防条等官方文籍,均把“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作为明确之山川单位列入广东省琼州府辖下的万州版图内。
同时,这一行政建置也大量反映在清代地图上。如1724 年(雍正二年)刻制行用的《清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1755 年(乾隆二十年)前印行的《皇清各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1767 年(乾隆三十二年)印行的黄证孙《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以后印行的朱锡龄《大清万年一统全图》、1810 年(嘉庆十五年)印行的《大清万年一统地理全图》、1817 年(嘉庆二十二年)印行的陶晋《大清一统天下全图》、1895 年(光绪二十一年)印行的《古今地舆全图》等,这些地图均为清朝官方所绘制,而且无一例外地把长沙海、石塘海绘入清朝版图之内。
值得一提的是,1838 年严如煜《洋防辑要》卷一《直省海洋总图》,1842 年俞昌会《防海辑要》卷首《直省海洋总图》,均将南海诸岛作为海防要地列入版图。1800年(嘉庆五年)印行的晓峰《清绘府州县厅总图》将“七洲洋”划为我国的一个府,图上标绘了作为“府”一级行政单位的红色长方形图例,这是目前所见将“南澳气”、“万里长沙”、“万里石塘”和“七洲洋”,即南海诸岛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列入我国版图并设府管辖的最早的一张地图。此后,1842 年成书、1852 年刻印魏源《海国图志》卷三《东南洋沿海各国图》,1894年马冠群《中外舆地丛钞》中《东南洋沿海岛岸国图》等不仅都把南海诸岛列入我国版图,并明确注明属于万州辖地。
至清末,南海诸岛在官方印行的政区地图上反映得更加具体。1904 年(光绪三十年)吴长发重订印行的《大清天下中华各省州县厅地理全图》中,所绘“万里长沙”包括东沙群岛和西沙群岛、“万里石塘”则包括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图中把它们划为中国的一个府,并用双线方格形图例表示为广东省属内的府级政区单位。1905 年(光绪三十一年)由王兴顺重订印行的《大清天下中华各省府州县厅地理全图》(以吴长发图为底本)中,标绘东沙群岛和西沙群岛所在的“千里长沙”、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所在的“万里石塘”,则以双线长方形图例表示它们为广东省属的府级行政单位。
县志有助于推动地方文化传承和发展。通过对当地传统文化、民俗习俗等内容的记录,县志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促进地方文化的发展。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本文将详细探讨海南省万宁市《道光万州志》全十卷的内容和其电子版PDF下载的相关信息。《道光万州志》作为清代地方志的典型代表之一,对于研究海南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道光万州志》的编纂背景、其历史文化价值、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以及如何获取其PDF电子版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这部地方志的丰富内涵及其现代价值。
1、《道光万州志》编纂背景
《道光万州志》是清代时期对海南省万宁市进行详细记载的地方志。这部地方志的编纂始于清朝道光年间,由胡端书主修,杨士锦和吴鸣清共同纂写。编纂工作的开始是在道光年间,正值清朝治国安民的一个关键时期,因此志书的内容不仅包含了当时的地理、人文、风俗等多方面信息,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状况。
《道光万州志》的编纂者们深入各地,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力求真实反映万宁市的各个方面。胡端书作为主修,秉承了严谨的编纂风格,确保了志书内容的权威性与可信度。杨士锦和吴鸣清的参与则带来了更多学术上的多元视角,使得这部志书不仅是地方历史的记录,也成为了学术研究的重要文献。
编纂《道光万州志》不仅是对地方历史的回顾,也与清代的治国理念密切相关。地方志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之一,承担着记录地方历史、规范地方管理、指导社会实践等多重功能。通过这部志书,地方政府能够更好地了解民众需求和地方特色,从而在社会治理上做出更有针对性的决策。
2、《道光万州志》的历史文化价值
《道光万州志》不仅仅是一本地方志,它还承载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首先,这部地方志详细记录了万宁市自古至清代的社会变迁、历史事件及民间习俗。通过这些文字,后人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万宁市乃至整个海南岛的历史发展轨迹及其文化特色。
其次,《道光万州志》对当时海南的地理、物产以及人文景观等方面做了细致的描述。志书中不仅列出了各地的山川河流、城镇村庄,还特别记录了当地的民俗风情、宗教信仰、节令活动等,反映了海南地区多元文化的融合与传承。这些内容为后代学者研究海南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另外,《道光万州志》中的一些特定记载,如民众的生活方式、习惯以及当时的经济情况,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清代社会的一个窗口。志书所反映的社会结构、农业生产、商业发展等内容,能够帮助现代人对清代的社会形态和生活水平有更深入的理解。
3、《道光万州志》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
《道光万州志》作为清代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在中国历史学、地域学和文化学的研究领域中,《道光万州志》是不可或缺的文献之一。它不仅为地方历史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依据,也为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特别是在海南研究方面,《道光万州志》更是海南历史与文化研究的根基之一。学者们通过这部地方志,能够追溯到海南地区的古代历史,研究海南的地理环境、文化变迁、民众生活等方面的历史演变。无论是研究海南的行政区划、经济活动,还是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这部志书都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道光万州志》不仅对历史学者具有重要价值,它对地理学、社会学、民俗学等领域的学术研究者同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这些学者在研究地方志时,往往会借助这部志书的内容,探讨区域性文化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从而为跨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4、如何获取《道光万州志》电子版PDF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珍贵古籍开始被转化为电子版,方便学者和普通读者进行查阅。海南省万宁市的《道光万州志》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电子化,用户可以通过PDF格式下载这部地方志。通过电子版的下载,读者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这部珍贵的文献,进行学术研究或历史探索。
目前,获取《道光万州志》电子版PDF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一些大型的数字图书馆或地方志网站进行查找下载,这些平台通常会提供多种格式的文件下载,包括PDF、Word等,方便不同需求的读者选择。二是通过学术资源共享平台,如知网、万方等,获取该地方志的电子资源。这些平台大多数需要用户注册账号,并且可能需要付费才能获得完整的文献。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道光万州志》已逐步进入公众领域,但由于该书原版的稀缺性以及学术研究的需要,部分电子版下载链接仍可能存在版权保护的限制。因此,获取电子版时,读者应尽量选择正规渠道,避免遇到不正规的资源提供网站,确保下载内容的质量与安全。
总结:
《道光万州志》作为清代地方志中的一部杰出之作,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其详细的地理、历史、民俗等内容,我们能够对清代海南的社会风貌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于学术研究者来说,这部地方志不仅是研究海南历史的重要依据,也是了解清代地方治理、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
随着电子版的普及,现代读者可以更加方便地通过网络获取《道光万州志》的PDF文件,进一步推动了其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无论是历史学者、文化学者,还是普通读者,都可以通过这一渠道深入了解海南的历史文化遗产。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