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康熙26年安乡县志》十二卷 清王基巩纂修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地区: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地方志
书名:康熙26年安乡县志
卷数:全十二卷
作者:清王基巩纂修
版本: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刻本
史部:方志类
格式:日本珍藏原书原貌彩色高清PDF电子版下载
类型:中国稀缺古代古籍善本地方志史志县志PDF下载
大小:85MB
页码:283页
备注:康熙二十六年安乡县志存世极为稀少,国内已十分难觅其踪迹,此本为日本珍藏孤本,书本完整且字迹清晰高清,实属非常珍贵罕见。
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地方志,康熙二十六年安乡县志十二卷,王基巩纂修。基巩,字乔庵,三韩(今内蒙喀喇沁隆化)人,例监,康熙十八年(1679)安乡知县。安邑昔无全志,明初仅有续编,经正德间汇集纂修、万历中杨心传续修、康熙丙午(1666)王氏增补,遂毁于兵燹。康熙26年安乡县志上承前志,续戊申以后史事,始修于康熙二十二年,记事亦止于是年,康熙二十六年成书付梓。康熙26年安乡县志正文分九志(门),无附目,十卷为考证,卷未杂着两卷,约十万字。卷首图经三幅,次列县治总图。“县纪”名纪,以纲前志;沿革志记建制自唐虞迄清依朝代列表;赋役志记历代田土赋税均徭人丁甚详,尤于均徭杂税多达十余种,如祠庙供给、儒学膳夫、步贡盘缠、河渡开支、驿马粮银等,俱需百姓摊派,剥削之重,可见一斑。秩官、选举、名宦名门,按朝代记官制,列科甲,再依姓氏传略。如名宦(晋)应詹、王基巩,俱有传略。开今志传今志纂修者之先声。人物志记自晋迄清乡贤车胤、段弘十人,侨寓(汉)马台七人,忠义节烈多人。“考证”实为艺文志,收录辨、记、序。跋、诗、文百余篇,有明永乐《木铎训词》和康熙二十二年《新颁木铎训词》,用以教化惠民,似今乡规民约,有助于对民俗学的研究。还收录当代作者如王基巩作品甚多。是志体例谨严,取材精审,文省事繁,言简意赅。志前冠序,后附论赞,当代人记当代事,信实可证,但收录纂修者作品,并为白己作传,不无自我宣扬之嫌。有康熙二十六年(1687)刻本。
县志的编纂需要注重文献的搜集和整理。编者需要深入研究各种历史文献、档案资料等,确保编纂的内容准确可靠。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湖南省常德市《康熙26年安乡县志》十二卷,是清代地方志的重要文献之一,内容涵盖了安乡县的历史、地理、文化、人物等各个方面。该地方志由王基巩主编,是研究安乡县及周边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随着电子化进程的发展,地方志的数字化版本已经成为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的重要资源。本文将详细探讨该《县志》电子版的下载途径、内容特点、历史价值以及学术研究意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文献。通过分析这些方面,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康熙26年安乡县志》在现代历史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1、《康熙26年安乡县志》的历史背景
《康熙26年安乡县志》是清代康熙年间王基巩主编的地方志,经过长期的编纂与修订,最终成书。这本地方志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清代的地方治理思想和编纂志书的传统。清代时期,地方志被视为治理地方、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不仅有助于政务管理,也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地方志的编纂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也是一种对地方文化、经济、社会进行详细勾画的过程。
康熙年间,清朝政权稳固,国家财政和文化逐步发展,这为地方志的编纂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有利的政治背景。王基巩作为安乡的地方志编纂者,不仅有丰富的地方知识,还通过考证和整理,尽力保证了《安乡县志》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因此,该志书不仅是地方文化的见证,也成为了研究清代社会的重要历史资料。
从历史背景来看,《康熙26年安乡县志》的编纂符合清朝地方志编纂的传统,且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这些背景为我们今天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视角。通过研究《安乡县志》,我们可以窥见清代地方行政的运作机制以及社会风貌。
2、《康熙26年安乡县志》的内容结构
《康熙26年安乡县志》全书共十二卷,内容广泛,涵盖了安乡县的历史、地理、人物、风俗等多个方面。其内容结构严谨、详细,尤其在地理和人物传记部分表现得尤为突出。该县志采用了“志、传、志图”的编纂方法,按篇章分为不同的类目,详细记录了安乡县的自然地理环境、政治历史、社会风俗以及重大历史事件。
在《康熙26年安乡县志》中,地理部分详细描述了安乡县的山川河流、自然资源、气候变化等,为后人研究当地的自然环境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数据。人物传记部分则记载了许多安乡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及其生平事迹,涵盖了各个领域,如政治、文化、军事等。这些传记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地方历史人物的详细资料,也反映了清代地方社会的复杂性。
另外,安乡县的风俗部分也被详细记录,包括了当地的民间习俗、节庆活动等。通过这些记载,读者可以了解清代安乡县的民众生活与文化特色,体会到那一时期人民日常生活的真实面貌。因此,《康熙26年安乡县志》是一部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的地方志,既适合学术研究,也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3、《康熙26年安乡县志》的学术价值
作为清代地方志的重要作品,《康熙26年安乡县志》不仅仅是地方历史的记录,它还承载着丰富的学术价值。首先,该县志是研究清代社会、政治和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安乡县志》内容的分析,学者可以深入理解清代地方治理的方式、社会管理的机制,以及地方百姓的生活状况。
其次,《康熙26年安乡县志》对安乡县及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安乡县的地理、历史、人物等方面的详细记录,为研究清代的地方经济、社会风貌和文化变迁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无论是从政治史、经济史,还是文化史的角度,《安乡县志》都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此外,《康熙26年安乡县志》还是地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依据。通过数字化处理后的《安乡县志》可以更好地传承和保存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料,尤其是对一些已经消失的地方历史遗迹、人物和事件的记录,能够帮助后代了解并保护这些历史遗产。
4、如何下载《康熙26年安乡县志》电子版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传统的地方志都已开始电子化,方便更多读者获取。《康熙26年安乡县志》的电子版(PDF版)也成为研究人员和历史爱好者获取这部重要文献的主要途径。首先,用户可以通过各大历史文化网站或者地方志数字化平台进行下载。许多地方志数字化项目已经将《安乡县志》这一版本进行扫描,转换成电子文档,以便更广泛地传播。
其次,部分学术资源平台也提供了《康熙26年安乡县志》的在线阅读和下载服务,这些平台通常会要求用户注册后进行下载。对于没有条件购买纸质书籍的读者,电子版的《安乡县志》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获取渠道。
此外,部分图书馆和研究机构也提供该电子版地方志的免费下载服务,尤其是高校图书馆或地方博物馆,它们通常会在其官方网站上提供相关文献资源的下载链接。通过这些平台,读者不仅可以获得《康熙26年安乡县志》的PDF电子版,还能查阅到相关的研究论文、评论和注释,为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结:
《康熙26年安乡县志》作为一部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地方志,其在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不可小觑。通过数字化的电子版,更多的人能够方便快捷地接触到这部重要的历史文献,了解安乡县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貌。对于历史学者和文化爱好者来说,这不仅是一部珍贵的历史资料,更是研究清代地方治理、民俗风情的重要资源。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康熙26年安乡县志》的电子版将继续为未来的学术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源,也将为地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出积极贡献。通过深入研究和传播这一历史文化瑰宝,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过去、理解今天,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