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雍正呈贡县志》全四卷 清朱若功修 戴天赐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地区: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地方志
书名:雍正呈贡县志
卷数:全四卷
作者:清朱若功修 戴天赐等纂
版本:清雍正三年(1725)石朝玺刻本
史部:方志类
格式:据原书原貌彩色影印 高清PDF电子版下载
类型:中国稀缺古代古籍善本地方志史志县志PDF下载
大小:53.13 MB
页码:257双页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地方志,呈贡县志[雍正] 四卷,(清)朱若功修;(清)戴天赐等纂,清雍正3年[1725] 刻本PDF高清电子版影印本下载。
吕祖谦的“粉丝”朱若功,康熙五十八年(1719)被委任为云南昆明县令,雍正二年(1724)被调任呈贡知县。公务之暇,辑修《呈贡县志》并亲撰序言。观其序言,深为其作为一个地方官员的情怀与担当所感动。
今请赖耀卿先生为其序断句和意译,以飨广大读者。
之所以说朱若功是吕祖谦的“粉丝”,因其生前有“生不能见吕祖谦,死后请葬明招山”的遗嘱。乾隆元年(1736),朱若功病卒,其家人遵其所愿,将其安葬于明招山。
毫无疑问,朱若功是明招文化最为忠实的传承人和实践者之一也。
《呈贡县志》序原文
郡邑之有志书,犹国之有史。国无史,无以昭法戒。而郡邑之志亦如之,何也?城池犹是,土田犹是,社稷人民犹是。虽规模之大小不同,其事事责望于长民者,则一也。即以呈贡论,合民丁、屯丁不过二千三百一十四丁,粮不过四千石零,地方仅五六十里。官无高堂广厦之庇,民无千仓万箱之积,可谓邑小而贫者矣。然而官长居然民上,仁暴惟尔,宽猛惟尔,老者待尔以安,少者待尔以怀,衣食待尔以足,教化待尔以兴,德亦惟尔,否亦惟尔。郡邑之视国都,有大小无异同也。然则修志书以昭法戒,盖可忽乎哉?
方今圣天子在上,神灵天纵,声教所讫,无远弗届,犹复留心边徼,慎简循良,俾君事视身,国事视家。于是予自昆明来,于今二年矣。寻讨志书,屡次修辑从无刻本。予从簿书之暇,重加考订。其凡例,多从旧志,但记事务从其实,论人必求其当。摈邪说、崇正学。凡有益于苍生,有关于名教者,尤三致意。凡四卷:始于图考,讫于艺文,纲举目张,一目了然。然则见夫户口之未复,风俗之未淳,而惕然于教养之无,具见夫学校之不修,人文之不振,而皇然于师法之不立。雨旸不时,何以顺之?灾祲见告,何以消之?神何以享,人何以治?星辰何以秩序,川岳何以效灵?忠孝节烈何以接迹而起?顾名思义,触目惊心。志书之义例,即长民之法戒也,可不慎欤?爰是付之剞劂,以告天下之为人牧者,因以自省云。
雍正三年岁次乙巳仲秋谷旦
赐进士出身文林郎呈贡县知县记录三次
武义朱若功撰
县志是地方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县志中包含了该县的经济发展现状、资源禀赋、社会状况等信息,为地方政府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云南省昆明市的《雍正呈贡县志》是清代地方志中的一部重要文献,由朱若功修编,戴天赐纂写,涵盖了当时呈贡县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内容。这部地方志不仅为历史学者、地理学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为现代人了解云南呈贡地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源。随着电子化进程的推进,相关的PDF电子版为更多读者提供了便捷的查阅方式。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探讨《雍正呈贡县志》的历史背景、内容特点、学术价值以及PDF电子版的下载方式等,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这部地方志的历史文化价值。
1、历史背景与编纂过程
《雍正呈贡县志》作为一部清代地方志,反映了清代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面貌。它是在清朝雍正年间,呈贡县的官员朱若功主修,戴天赐负责纂写的。呈贡县作为云南省昆明市的一个重要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清代的地方志编纂过程中,官员们普遍将地方政务、历史沿革、民风民俗等内容纳入其中,形成了系统的地方志书。
编纂《雍正呈贡县志》的背景首先源自地方政府的需要。清代地方志不仅是对当地历史、文化的记录,也是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理工具。朱若功与戴天赐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致力于将呈贡的自然、人文资源进行系统整理,为后人提供宝贵的历史资料。地方志的编纂还反映了清代中央集权对地方的文化审查和政治控制。
此外,《雍正呈贡县志》在编纂过程中,借鉴了许多清代地方志的编写规范和结构。这些地方志普遍遵循一定的格式,例如按照地理、历史、人物、风俗等章节进行分类,以确保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因此,《雍正呈贡县志》不仅是呈贡历史的总结,也是清代地方志编纂的一部分,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2、内容特点与结构分析
《雍正呈贡县志》全书共分为四卷,内容涵盖了呈贡县的自然地理、历史沿革、政治制度、风土人情等多个方面。首先,第一卷介绍了呈贡县的地理环境,包括山川、河流、气候等自然条件。该卷详细描述了呈贡县的地理位置及其对周边区域的影响,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这一地区的自然资源及其地理优势。
第二卷则主要涉及历史沿革部分,详细记载了呈贡县的历史变迁,包括历朝历代的治水、建设及重大历史事件。这一部分是《雍正呈贡县志》的核心内容之一,为历史学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背景资料,尤其对于研究清代地方历史、地方政治和地方经济有着重要价值。
第三卷集中展示了呈贡县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及地方文化。通过这一部分,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当时呈贡地区的社会生活、民间习俗和传统文化,如婚嫁、丧葬、节令风俗等,这些内容为现代人研究传统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最后一卷则是对呈贡县名人志的记载,记录了当地的重要人物及其事迹,进一步展示了当地的文化积淀。
3、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雍正呈贡县志》不仅是清代地方志的典型代表,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首先,它为研究清代地方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无论是呈贡地区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还是当地的政治经济状况,都为学者提供了深入研究的基础。通过《雍正呈贡县志》,学者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清代云南的社会构成、人民生活及文化变迁。
其次,《雍正呈贡县志》在地方志编纂的过程中,体现了清代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观念。地方志不仅是地方的“百科全书”,也是国家政治文化的延伸。通过研究该地方志,学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清代中央与地方的互动,以及清代地方治理的具体操作。其史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使它成为了研究清代历史政治不可或缺的资源。
《雍正呈贡县志》对当代的历史文化传承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地方志的挖掘与整理,现代人能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智慧。它不仅对历史研究有贡献,更对当代社会的文化认同、地方特色及民众的文化自信具有积极作用。
4、电子版的普及与下载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纸质的地方志逐渐转化为电子版,以便更广泛地传播和查阅。《雍正呈贡县志》的PDF电子版为学者和普通读者提供了便捷的查阅途径。通过电子版,人们可以在不受地域限制的情况下,随时随地浏览和研究这一重要的历史文献。
目前,许多网站提供了《雍正呈贡县志》PDF电子版的下载服务,这些资源为研究者和地方文化爱好者提供了更为方便的使用方式。用户只需通过一些专业的地方志资源网站或者数字图书馆,便可获取到这一电子版。在下载过程中,用户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格式,如PDF、ePub等,确保阅读的便捷性。
此外,电子版的普及还使得《雍正呈贡县志》得以更好地保存和传承。相较于传统纸质版,电子版具有不易损毁、便于存储和传播等优点。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电子版的地方志为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全新的方式。
总结:
《雍正呈贡县志》不仅是一部记录地方历史的文献,也是清代文化与社会的缩影。它通过详细的历史记载和文化描述,向后人展示了清代呈贡县的风貌与特色。作为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志书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也为普通读者提供了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
随着电子化进程的推进,《雍正呈贡县志》电子版的发布,使得更多人能够轻松获取这一重要资料。在未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的历史文献将被转化为电子版,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