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道光恩平县志》全十八卷 杨学颜修 杨秀拔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地区:广东省江门市地方志
书名:道光恩平县志
卷数:十八卷
作者:杨学颜等修 杨秀拔等纂
版本:清道光五年(1825)广州富文斋刻本
格式:原书原貌彩色高清PDF电子影印版
大小:53.35 MB
页码:446双页
恩平县建制,汉时邑地属高凉县。公元220年,始称思平县。三国及晋,属海安县。南朝至隋为齐安县。公元757年,改成恩平县,五代因之。公元976年,本县并入阳江县,元因之。公元1466年,置恩平堡(堡址设在今恩平县人民政府大院内),隶属阳江县。公元1479年,开县治,复名为恩平县,县治为恩平堡故址。清、中华民国,仍为恩平县。1949年10月22日,恩平县解放。1958年11月14日,恩平、开平两县合并,县名改为开恩县,县治设于开平长沙;1959年1月7日改称开平县。1961年3月26日,恢复开平、恩平两县建制,恩平县治复为故址。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 恩平县,设立恩平市。
地方志的内容不仅包括对地方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描述,还应该包括对地方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展望。地方志可以为地方政府和决策者提供重要参考,指导地方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本文将详细探讨《道光恩平县志》的历史背景、编辑过程、文化价值以及其PDF电子版下载的重要性。作为广东省江门市的地方志之一,《道光恩平县志》不仅是研究恩平县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也是了解地方发展和民俗演变的珍贵资料。文章将从《道光恩平县志》的编辑背景、内容结构、历史价值和电子版的现代意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最终总结该文献的深远影响与价值。
1、《道光恩平县志》的编辑背景
《道光恩平县志》是清朝道光年间,杨学颜修,杨秀拔纂的地方志,经过多年的修订和补充,成为了恩平县的重要历史文献。作为一部地方志,它不仅是当时社会历史的记载,也对后世学者研究清代地方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编纂这本地方志的缘由是由于当时的清朝政府对于地方的治理和文化传承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对于地方历史、民俗、风情以及重大事件的详尽记录。
该志书的编辑工作开始于道光年间,杨学颜与杨秀拔两位历史学者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历时数年,广泛搜集了当地的历史资料,访查了大量的民间口述历史,并将这些资料整理成册。正因为此,《道光恩平县志》不仅仅是一部历史书籍,它更像是一个对恩平县民众生活的全景记录,充满了丰富的地方色彩和历史意义。
《道光恩平县志》编纂的难度不小,其中涉及的资料搜集、地方志的分类和编排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对历史的精准把握。杨学颜和杨秀拔的辛勤工作,使得这本地方志成为了恩平县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基石。
2、《道光恩平县志》的内容结构
《道光恩平县志》全书共分为十八卷,涵盖了恩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各个方面。每一卷都从不同角度详细记录了当地的风土人情、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与地方发展相关的各类信息。比如,《道光恩平县志》中详细描述了恩平县的地理环境、人口结构、历史沿革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书中对恩平县的重要人物、古代名将的事迹和民间传说也进行了详细的记录,这些内容不仅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道光恩平县志》通过对地方志的系统编排,使得恩平县的历史和文化有了一个有条理、清晰的呈现。
整本地方志的内容结构紧密,每一卷都有独立的主题和条目,同时又与其他卷形成互相关联,极具研究价值。通过这本志书,后人可以清晰地了解恩平县各方面的发展历程,也能够深刻体会到当地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文化传承。
3、《道光恩平县志》的历史文化价值
《道光恩平县志》不仅仅是一本地方志,它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这本地方志详尽记录了清朝时期恩平县的社会结构、经济活动、民间风俗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恩平县乃至整个广东省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特别是在《道光恩平县志》中,许多历史事件和民间故事的记载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史料。这些事件和故事不仅有助于了解当时的社会变迁,也帮助我们认识到民众在历史洪流中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当地的工艺、宗教信仰、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这些内容对于研究中国传统社会和民间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更为重要的是,《道光恩平县志》为研究清朝地方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在政治、行政和法律制度方面的记录。地方政府如何管理地方、如何处理民事纠纷等内容,展示了清代地方行政体制的运作方式,这为我们研究清代的政治制度和历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4、PDF电子版的现代意义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纸质地方志逐渐被转化为电子版,使得地方志的保存和传播变得更加便捷。特别是《道光恩平县志》这类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献,PDF电子版的发布为广大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更加高效的学习和参考方式。
通过下载《道光恩平县志》的PDF电子版,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查阅,不再受限于传统纸质书籍的体积和存储问题。PDF版的电子文件不仅便于存储,而且可以通过全文搜索功能快速找到所需的内容,大大提高了使用的效率。对于学者和历史研究者来说,电子版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工具,使得他们能够在研究中更加高效地引用资料和对比不同版本的地方志。
电子版的传播也使得《道光恩平县志》能够走向更广泛的受众,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电子版的共享为更多的学者、历史爱好者和地方志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平台。这种数字化转型不仅保存了历史文献的原貌,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了新的动力。
总结:
《道光恩平县志》是广东省江门市的重要地方志,它的编纂历程和内容结构展示了清朝时期地方文化和社会的多样性。通过这部地方志,后人可以更好地理解恩平县的历史与文化,也能够从中汲取丰富的历史资源。
随着《道光恩平县志》PDF电子版的发布,它不仅让这本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地方志得以更广泛的传播,也为当代人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学习和研究途径。地方志的数字化无疑为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开辟了新的方向。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