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雍正从化县志》全五卷 清郭遇熙修 张德桂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地方志,雍正从化县志,五卷,清郭遇熙修,张德桂纂,梁长吉增补PDF高清电子版影印本下载。郭遇熙(1650-1720),字骏臣,号省斋。河南新乡人,进士,康熙二十八年(1679)任从化知县,擢刑部主事,学业多有成就,编修《从化县新志》,着《郭氏族谱》、《大事录》等。梁长吉,广西人,举人,县令。从化,历史悠久,却未有志,明嘉靖间县令吕天恩始修县志,至清顺治十六年(1659)两度续修。清修一统志,檄征各省郡县志,知县郭遇熙奉命修县志,在前志基础上补充纂辑,于康熙三十年(1691)修成。康熙四十七年(1708),继任梁长吉增补,遂梓刻成书。《从化县志》康熙四十九年(1710)修,雍正八年(1730)续修刻本。全书共五卷,分:建置沿革、分野、气候、风俗、疆域、山川、城垣、学校、礼制、庙祀、灾祥、公署、职官、田赋、物产、盐铁、兵防、屯田、屯署、矿山、选举、治行、人物、武功、耆寿、列女、艺文、坟墓、杂记三十门。此从化县志仍旧志,仅略增补,分类殊嫌繁琐。该从化县志有宣统元年(1909)刻本及民国十九年(1930)铅印本刊行于世。
明弘治二年(1489年),由番禺划地设置从化县,隶属广州府。清袭明制,从化县隶属广州府。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从化县隶属广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38年,从化县隶属广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1945年,从化县再次划归广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管辖。一年后改隶属广东省政府专员公署直属督察,至1949年。
1949年10月13日,从化县全境解放,隶属省北江临时行政委员会。1953年3月,划归粤北行政区(后称韶关专员公署)。1958年10月,从化、佛冈两县合并为从化县,仍属韶关专员公署。1959年1月,改属佛山专员公署。1960年9月,改属广州市。1961年4月,从化、佛冈重新分为两个县,各辖原有地域,从化县仍属广州市。1994年3月,撤销从化县,设立从化市,属广州市代管。2014年2月12日,撤销县级从化市,设立广州市从化区,以原从化市的行政区域为从化区的行政区域,从化区人民政府驻街口街道新城东路99号。
地方志的编纂可以促进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发展。不同地方有着各自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通过地方志的编纂和传播,可以展现出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推动地方文化的繁荣发展。同时,地方志也可以促进不同地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促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本文旨在详细介绍《雍正从化县志》全五卷的电子版PDF下载,探讨该地方志的历史背景、编纂过程、地方志的学术价值以及电子版的优势。作为清代地方志之一,《雍正从化县志》具有重要的地方史料价值,能够为研究广东省从化地区的历史文化、社会变迁提供珍贵的参考资料。本文通过四个方面的详细分析,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地方志的意义和作用,并探讨其在数字化时代的传播和应用价值。
1、《雍正从化县志》概述
《雍正从化县志》是清代时期由郭遇熙修、张德桂纂的一部地方志,全面记录了从化县的地理、历史、人物、风俗等方面的内容。这部地方志共有五卷,是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雍正年间,地方志的编纂不仅是一项官方历史任务,也承载着浓厚的文化传承任务,而《雍正从化县志》便是这一历史时期的典型代表。
这本县志的编纂工作由郭遇熙和张德桂主导,历时多年才最终完成。地方志不仅仅是对某一地区历史的简单记录,它涉及到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了该地区在清代时期的社会结构和人文风貌。作为一部地方志,它为后人提供了从化县乃至广东省广州市地区的宝贵历史资料。
对于研究从化县的历史、地理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学者而言,《雍正从化县志》是一部必不可少的参考书籍。尽管它是清代的作品,但其所记载的历史事件、人物事迹和地方风物,至今仍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在地方史研究方面。
2、地方志的编纂过程
《雍正从化县志》的编纂过程可以追溯到清朝雍正年间。地方志的编纂通常由地方政府主导,旨在对该地区的历史进行系统总结。《雍正从化县志》由地方官员郭遇熙修订,张德桂作为主纂,历经数年完成。编纂过程既包括对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也涉及到大量的实地调查。
地方志的编纂往往需要大量的地方文献支持和历史记录,而这对于清代时期的从化县而言,意味着大量的资料收集与翻查。因此,编纂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历史学问,还需有很强的实践调查能力。郭遇熙和张德桂在编纂过程中,尽力确保资料的真实性与全面性,从而使《雍正从化县志》成为一部内容丰富、精确的地方史书。
编纂工作完成后,《雍正从化县志》被多次复印、刊印,并在地方政府及学者中广泛传播。这本县志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从化县地方史的一次重要整理,也为日后地方志的编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借鉴。
3、《雍正从化县志》的学术价值
作为清代的地方志,《雍正从化县志》具有深厚的学术价值。它不仅记录了从化县的历史、文化、风俗,还细致入微地描述了该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活。对于地方史学者而言,这本地方志是研究广东省历史文化、地方社会变迁的珍贵资料。
在历史学的领域中,地方志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历史资料,二是呈现了该地区的社会发展轨迹。《雍正从化县志》详细记载了从化县在清代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学者可以通过这本地方志对该时期的社会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此外,《雍正从化县志》还具有较高的文献学价值,尤其是在研究地方志的编纂传统与方法方面。它对清代地方志的编纂规范、格式要求等进行了有效总结,对于后来地方志的编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些学术价值,使得《雍正从化县志》成为学术界研究清代地方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4、电子版PDF下载的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纸质文献逐渐被电子版文献所替代。对于《雍正从化县志》这样的一部地方志,其PDF电子版的出现,不仅为学者研究提供了便利,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访问方式。通过电子版,读者可以随时随地查看这部地方志,无需担心纸质书籍的保存问题。
电子版PDF的一个主要优势是其高效的搜索功能。读者可以通过电子版文献快速检索某一特定内容,例如某一历史事件、人物或地名等,极大提升了查阅效率。而纸质版地方志往往需要手动翻阅,查找特定信息较为麻烦。
此外,电子版还具有易于存储和传播的特点。随着数字化文献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地方志已经以电子版形式发布,这不仅方便了学术研究者对历史文献的保存和引用,也促进了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播。PDF电子版的下载,使得《雍正从化县志》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更广泛地服务于不同地区的研究人员。
总结:
综上所述,《雍正从化县志》不仅是一部记录清代从化县历史与文化的地方志,也是一部具有深远学术价值的历史文献。从编纂过程到学术价值,再到电子版下载的优势,这本地方志在今天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无论是在学术研究、文化传承,还是在历史教育方面,《雍正从化县志》都展示了其独特的作用。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电子版《雍正从化县志》为更多读者提供了便捷的访问方式,让这部地方志的历史价值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对于历史研究者来说,这部地方志无疑是研究清代地方社会的宝贵资源。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