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湖南通志》全二百八十八卷 清李瀚章修 曾国荃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地区:湖南省地方志
书名:光绪湖南通志
卷数:全二百八十八卷附首八卷末十九卷
作者:清李瀚章修 曾国荃等纂
版本:清光绪十一年(1885)刻本
格式:据原书原貌彩色影印 高清PDF电子版下载
类型:中文稀缺古代古籍善本地方志史志县志PDF下载
大小:2.57G
页码:11463双页
地区:湖南省地方志,光绪湖南通志,二百八十八卷首八卷末十九卷。清李翰章、卞宝第、庞际云修,曾国荃、郭嵩焘、李元度纂PDF高清电子版影印本下载。李翰章,字筱泉,又字筱荃。安徽合肥人。曾任湖南永宁、益阳、善化知县。咸丰初年为曾国藩主持湘军粮台,历任江西吉南赣宁道、广东督粮道、按察使、布政使。同治四年(1865)迁湖南巡抚,率兵进攻太平军李世贤部,镇压贵州苗民起义。同治六年后历授江苏巡抚,署湖广总督、四川总督等。光绪八年(1882)丁忧去官。十四年起授漕运总督,次年改两广总督。二十一年反对巡抚马丕瑶革除闱姓赌博捐,为舆论所不满,借疾去官。卞实弟,字颂臣,江苏仪征人。咸丰举人。历官浙江道监察御史,顺天府尹。同治五年(1866)出任河南布政使。次年擢福建巡抚。光绪八年(1882)授湖南巡抚,曾捕杀哥老会首领云璈等人。次年署湖广总督。十一年还任湖南巡抚。奏准裁汰绿营兵额以节饷需。十四年擢闽浙总督兼管福建船政。十八年因病解职。庞际云,字省三。直隶宁津(今属山东)人。咸丰进士,授刑部主事。后入曾国藩幕台参与镇压太平军。同治三年(1864)湘军攻占南京,升江宁盐巡道。八年署两淮盐运使加按察使衔。光绪十年(1884)署湖南巡抚,旋调云南布政使。有《十五芝山房文集》。曾国荃,详见光绪《山西通志》郭嵩焘(1818-1891),字伯琛,号筠仙,晚年更号玉池老人,湖南湘阴人,道光进士。官至广东巡抚。曾任驻外公使。后以讲学和着书终其一生。其纂辑方志有《湘阴县图志》和《湖南通志》。其认为纂辑志书“非徒以资考证,实亦经世之学”,被后人誉为有识之见。李元度(1821-1887),字次青,又字笏庭,与天岳山樵,又与超然老人,湖南平江人,道光举人。官至贵州布政使。其博学能文,所着《国朝先正事略》、《国朝彤史略》、《名贤遗事录》均为佳作。其纂辑的志书有《南岳志》、《平江县志》和《湖南通志》。此志于同治七年(1868)开局纂辑,十三年(1874)成稿,光绪五年(1879)开雕,十一年(1885)刊行。《湖南通志》光绪十一年刻本。全书二百八十八卷首八卷末十九卷,分为十五门。光绪湖南通志一地理(舆图、沿革、分野、晷度、疆域、水道、山川、关隘、古迹、陵墓、风俗),光绪湖南通志二建置(城池、公署、津梁、堤堰),三赋役(户口、田赋、蠲恤),四食货(积贮、盐法、钱法、矿厂、权税、物产),光绪湖南通志五学校(学官、学额、书院),六典礼(仪节、祀典、祠庙),光绪湖南通志七武备(兵制、驿传、苗防、兵事),八封建(始封、嗣封、名谥),九名宦,十职官,十一选举(制科、进士、举人、五贡、世爵、世职、荐举、军功),光绪湖南通志十二人物(耆寿、义勇、技术、列女),十三方外(寺观、仙释),十四祥异,十五艺文(经部、史部、子部、集部、金石)。别以杂志附卷末,其又分为纪闻、述异、摭谈和辨讹。光绪湖南通志所引诸书,皆具列原文。标列出典,颇为精详。书中间有按语,以参考同异,亦均典赅可取。《武备志》叙水师、乡团事甚详,皆因湘军崛起兵制为之一变,其事其人尤多可记者。《人物》、《艺文》搜采宏富,文多而不伤于繁。郭嵩焘、李元度名家手笔确实不凡。光绪湖南通志尚有民国二十三年(1934)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流行于世。
地方志的编纂需要注重与地方居民的互动和参与。地方居民是地方文化的传承者和参与者,他们对地方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着独特的认识和体验。因此,在编纂地方志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听取地方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参与到地方志的编纂工作中来,确保地方志的内容贴近实际、真实可信。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光绪湖南通志》是清代著名地方志之一,包含了湖南省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详细记录。这部地方志由李瀚章修编、曾国荃纂写,历时多年,最终以全二百八十八卷的规模完工。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编纂地方志不仅是对本地历史文化的整理,也具有极高的学术和历史价值。本篇文章将从四个方面深入探讨《光绪湖南通志》的历史背景、修编过程、内容特色和现代电子版的下载途径,全面解读这部地方志的学术意义与历史贡献。
1、光绪湖南通志的历史背景
《光绪湖南通志》是清朝时期湖南地方志的一部重要著作。它的编纂工作始于清光绪年间,是对湖南省地方历史、文化、风俗、地理等方面的全面记录。湖南省自古以来地理位置特殊,兼具山水、交通、经济、军事等重要地位,因此对其历史的编纂尤为重要。光绪年间,随着清朝政局的变化和国家对地方治理的重视,编纂地方志成为一种制度化的行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了解各地的情况。
湖南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在清朝的政治、军事及文化发展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曾国荃等人参与的《光绪湖南通志》更具历史意义,因为他们亲身参与了太平天国运动以及湘军的建设。通过编纂这部地方志,既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的总结,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同时,地方志在清朝时期被视为一种具有极高文化价值的文献。它不仅具有官府的权威性,而且对地方官员了解地方情势、施政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可以说,《光绪湖南通志》的编纂过程,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文化、政治和军事背景。
2、李瀚章与曾国荃的编纂贡献
《光绪湖南通志》的编纂工作由李瀚章主修,曾国荃参与纂修。李瀚章作为当时的湖南巡抚,深知地方历史文化的复杂性与重要性,他亲自指导并推动了《光绪湖南通志》的修编工作。李瀚章的学术造诣和历史知识对地方志的完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曾国荃则是湖南的另一位重磅人物,他不仅在军事上具有很高的地位,而且在地方治理方面也颇具影响力。曾国荃与李瀚章共同合作,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融入到地方志的编纂中,使得《光绪湖南通志》不仅包含了地方的历史,还涵盖了政治、军事等多方面的内容。这种跨领域的合作,使得《光绪湖南通志》具有更为全面的学术性。
此外,李瀚章和曾国荃在编纂过程中注重资料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他们不仅借鉴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还走访了湖南的各个地区,搜集了丰富的实地资料。正是这些细致入微的工作,使得《光绪湖南通志》成为了湖南地方志中的经典之作。
3、光绪湖南通志的内容特色
《光绪湖南通志》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了湖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风俗等多个方面。它不仅仅是一本地方历史的记录,也是一本多维度的综合性文献。首先,它详细记录了湖南的地理环境,包括山川、河流、交通等自然地理要素,这为后人了解湖南的地理特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其次,《光绪湖南通志》还记录了湖南的政治历史和人物传记。它详细记载了自古至清光绪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在这些事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政治人物和军事将领。特别是对曾国荃、李瀚章等人物的记录,展示了湖南在近代中国政治史中的重要地位。
另外,书中还包含了对湖南文化、风俗、民俗的详细记载。对于传统的湖南民俗、语言、节庆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了湘文化的独特魅力。这部分内容不仅对学术研究有重要意义,也为现代读者提供了了解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窗口。
4、电子版《光绪湖南通志》的获取与使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纸质版的《光绪湖南通志》逐渐转为电子版进行保存和传播。电子版的《光绪湖南通志》不仅解决了传统纸质版占用空间和保存不易的问题,还通过互联网让更多的读者能够轻松获取这部珍贵的地方志资料。许多学术研究机构和图书馆都提供了该电子版的下载。
在获取电子版《光绪湖南通志》时,用户可以通过相关平台下载PDF文件。这些平台通常会提供高质量的扫描版,使得《光绪湖南通志》内容清晰可见,同时,很多平台还提供搜索功能,方便读者查找相关资料。这种数字化的方式不仅提高了资料的利用率,也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工具。
此外,电子版的《光绪湖南通志》也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阅读方式,尤其是对于那些无法到达实体馆的研究者,数字版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查阅和下载。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预见《光绪湖南通志》将会以更多的格式和更为便捷的方式提供给大众,为湖南的历史文化研究和地方志的传承提供有力支持。
总结:
《光绪湖南通志》作为清朝时期的地方志之一,其历史和文化价值至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从其编纂背景到内容特色,再到现代电子版的便利获取,这部地方志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无论是从学术角度还是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光绪湖南通志》都是值得深入研究和重视的文化遗产。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版的《光绪湖南通志》为我们提供了更便捷的获取方式,为后续的研究和学习带来了便利。希望更多的学者和读者能够利用这一资源,深入挖掘湖南的历史与文化。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