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唯一现存的宋代县志 福建省莆田市《宝祐仙溪志》十八卷 宋赵与泌修 黄岩孙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地区: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地方志
书名:宝祐仙溪志
卷数:全十八卷
作者:宋赵与泌修 黄岩孙纂
版本:宋宝祐四年(1258)刊本
史部:方志类
格式:高清PDF电子版
类型:中国稀缺古代古籍善本地方志史志县志PDF下载
大小:11MB
页码:257页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地方志,宝祐仙溪志,赵与泌修,黄岩孙纂。始修于宋宝祐四年(1258),次年修成并刊行。全书据刘克庄序称为十五卷,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则云四卷抄本,其卷数与今之存本相同,为元至正十一年(1351)黄真仲重订、田九嘉重刊时将卷数由十五改为四之故。此四卷统叙县、物产、令佐题名、人物、衣冠盛事五类四十二目。虽《铁琴铜剑楼书录》谓“其书记载甚略”,可是纂者能博征广采,去伪存真,为后世提供了有价值的地方原始资料。
在我国方志发展史上,宋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志书的内容从过去偏重于地理风物,而逐渐扩大到人文历史领域,并开始形成一套无所不包,统览古今的新型方志体裁。这一变化对后世方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如今宋代方志大都已失传。因此,《仙溪志》是目前我国唯一现存的宋代县志,可见其在全国地方志上的重要位置。
仙溪是仙游县的雅称。宋代方志常以雅称标名,如福州的《三山志》等。《仙溪志》成书于宋宝佑五年(1257),主修人是赵与泌,纂修人是黄岩孙。(元)田九嘉重修,黄真仲重订。与泌是武阳人,宋太祖十世孙,奉仪郎,宝佑二年(1254),知仙游县事。岩孙,字景传,泉州惠安人,迪功郎,宝佑二年,任仙游县尉。宋代邑人刘克庄特为此书作了序。刊年不详,后原版厄于兵燹。九嘉,河东人,元至正(1341-1368)时,任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司佥事。真仲,元至正时任仙游县提领。至正十一年(1351)二月,田九嘉偕副使朵儿只班按部莅县,邑士傅玉成以家藏本来贽,遂由黄真仲重订付刊,刊本亦不存。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有清抄本残卷,今归北京图书馆,为是志仅存孤本,计二册四卷。
宝祐仙溪志的卷数,据刘克庄序称为十五卷。但明《文渊阁书目》的十九则仅云“旧志,二册”,未言卷数。《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中谓:“四卷,钞本。”其卷数与今之存本相同。该目录又谓:“书作宝佑丁已五年,而进士题名及咸淳(1265-1274),景炎(1276-1278),后人次第增入,非原本矣;其书记载甚略,惟人物差详。”个中缘故,恐怕只能在重刊时找到答案。因为《仙溪志》的署名除题“黄岩孙编”外,还有一行“元兴化路仙游县务提领黄真仲重订”。黄真仲未详仕履,上述“进士题名”之“后人次第增入”,及卷数之由十五卷变为四卷,大概就是这位元代黄真仲重订时依次补入和并卷的。
宝祐仙溪志成书后,有过刊版,元代且有重订过。宝祐仙溪志分十门四十二目,约八万字。书首有刘克庄、陈尧道、田九嘉三序,书末有黄岩孙跋。但今只剩下四卷旧抄本,宝祐仙溪志内容包括卷一:叙县门分十九目(星土面势、道里、乡里、官廨、仓库(附税务、教场)、县郭、坊表、市镇、宸瀚、学校、学田祀田、社稷、风俗、户口、财赋夏税、产盐、夏秋二、料役钱、秋税);宝祐仙溪志物产门分十目(货殖、果实、花、草、木、竹、禽、兽、水族、药品)。卷二:令佐题名分四目(知县、县丞、主簿、尉);进士题名分二目(唐、宋)。卷三:衣冠盛事、仙释、祠庙、祠堂、冢墓五门。宝祐仙溪志卷四:人物门有唐及五代人物、宋人物二目。
其中,乡里目记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定为四乡、二十六里,一一列出名称;县郭目记南宋绍兴十年(1140)知县陈致一始筑城浚壕,并记其后续有修建事;市镇目列出宋时枫亭等五市镇;学校目记咸平五年(1002)县学迁徙及以后历次修缮;社稷门记乾道六年(1170)知县赵公绸修社稷坛;户口目记绍熙三年(1192)、宝佑四年(1256)户口统计;财赋目记绍兴中版赋始定;货殖目记熬监、制糖、制纸、染料、织蕉布等;木目记蔡襄为转运使,命自大义渡直抵漳城夹通植松,作为道路建设设施的历史,颇足称述。令佐题名首记五代闽惠宗龙启时县令贾郁;进士题名首记唐乾宁元年(894)苏检榜进士陈乘,下迄南宋景炎元年(1276)太学推恩傅翘叔、傅腾辉,以后宝佑纂志二十年,当属黄真仲续补;衣冠盛事门记封王、宰相、高官巍科等;仙释门记何氏九仙等;祠庙门记何氏九仙及妈祖等;冢墓门记唐散骑常侍、宋蔡襄墓等;《人物》门记唐、五代郑良士等九人,宋蔡襄等六十三人。
宝祐仙溪志不仅是研究宋代仙游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珍贵资料;而且对研究我国宋代县志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并对莆仙沿海流传的女神妈祖也作了记载。同时,具有宋代方志风格严谨。文字简炼、内容翔实等特点,特别是“物产”一节,文笔清新,隽永可诵,堪称一篇优美的散文诗。当然,这部方志,也同样存在着一些缺陷。如在体例上标新立异,故弄玄虚,把山川形胜题为“星土面势”,科举进士冠以“衣冠盛事”等;又如《仙溪志》除了人物记载详些外,其他方面的载叙过于简约,使后人无法更多地了解到宋以前仙游一带的历史情况,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县志也反映了地方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通过对县志的研究,可以了解一个地方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社会风貌等方面的变迁和发展轨迹。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宝祐仙溪志》是我国现存唯一的一部宋代县志,记录了福建省莆田市仙溪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由宋代学者赵与泌主修,黄岩孙纂整理而成,成书于宋宝祐年间。这部地方志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具有独特的历史和学术价值,是研究宋代地方治理、民生风貌以及地方文化的重要资料。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宝祐仙溪志》的PDF电子版已经被整理并公开下载,为广大历史爱好者和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源。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探讨《宝祐仙溪志》在历史、学术、文化和现代意义等方面的价值,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部地方志的历史背景、编辑过程、学术成就和现代传播影响。
1、历史背景及编辑过程
《宝祐仙溪志》是宋代一部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记录了福建省莆田市仙溪地区自古至宋代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其修订过程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宋代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政治较为平稳,地方志的编纂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赵与泌是这部地方志的主修人,他是宋代知名的学者,广泛从事各类史志的修订工作。根据史料记载,赵与泌的修志思想影响了《宝祐仙溪志》的结构与内容,使得该志不仅具有详细的地方历史记录,还有丰富的文化与民俗描写。
该志的编辑工作由黄岩孙纂协助完成,他是当时的学者,专门负责整理和校对各类文献。可以说,二人的合作使得《宝祐仙溪志》在内容上既具权威性,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由于地方志编纂过程中的地域差异与文献传承问题,该志存在一些地方性的特色,如描绘仙溪地区的山川地貌、民风民俗等,为今天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宝祐仙溪志》的编纂在宋代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因为它代表了地方志编纂从地方事务到地方文化的深刻转变,也标志着宋代地方文献整理的成熟。这部志书的存在为研究宋代地方政治、社会文化以及民众生活提供了直接的文本依据,是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宝贵财富。
2、学术价值与学术贡献
《宝祐仙溪志》作为宋代的地方志,其学术价值首先体现在对地方历史的记录上。地方志往往有着比正史更为详细和贴近生活的历史记载,这使得它们成为研究地方历史、民生、风俗、农业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料。《宝祐仙溪志》尤其突出的是它对仙溪地区的历史脉络、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入探讨。
其次,该志不仅仅局限于历史的记录,还涉及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地方治理、民众生活等多个方面。例如,志中对仙溪地区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和地方治理的描述,提供了研究宋代地方社会管理和民生状况的重要素材。这些记载对于研究当时地方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学者来说,是无法替代的重要文献。
此外,地方志常常充满了地域特色,《宝祐仙溪志》在记载仙溪地区文化的同时,也呈现了该地区特有的民风与风俗。这些信息不仅为历史学者提供了研究宋代社会文化的视角,也为考古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者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资料。
3、文化传承与地方影响
《宝祐仙溪志》作为宋代县志,不仅是地方历史的记录工具,它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仙溪地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地方志往往通过对民间风俗、文化活动、宗教信仰等内容的记录,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文化风貌。《宝祐仙溪志》就深入探讨了仙溪地区的风土人情,其中包括节令习俗、民间信仰、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仙溪地区的宗教信仰体系在《宝祐仙溪志》中得到了特别的记录,志书中详细描述了佛教、道教等宗教在地方社会的传播与影响。特别是在宋代,宗教信仰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这为我们研究宋代地方宗教文化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同时,《宝祐仙溪志》也是地方文化自信的体现。通过这部地方志,仙溪地区的历史、文化与传统得以传承与弘扬。它不仅对当时的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可以说,作为宋代地方志之一,《宝祐仙溪志》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它为当地民众提供了一种身份认同的途径,也为后来的文化学者提供了深入分析地方文化的材料。
4、数字化时代的传播与价值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地方志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宝祐仙溪志》的PDF电子版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得以广泛传播的成果。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这部宋代的地方志不仅能够方便学者进行学术研究,还能让更多的历史爱好者和民间读者接触到这一珍贵的历史文献。
数字化的最大优势是能够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使得《宝祐仙溪志》在全球范围内都能得到广泛传播。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文化传播,都因数字化的普及而更加便利。如今,许多历史爱好者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下载《宝祐仙溪志》的电子版,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福建仙溪地区的历史文化。
此外,电子版地方志的普及还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数字化技术,地方志中的珍贵文献得以永久保存,避免了纸质书籍在时间的流逝中可能面临的损坏或消失问题。这一转变不仅使地方文化遗产得到保护,还为现代人提供了重新审视和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
总结:
《宝祐仙溪志》作为宋代唯一现存的县志,具有极高的历史学术价值与文化传承意义。从其编纂背景、学术贡献、地方文化影响到现代数字化时代的传播,这部地方志在多个层面展现了其独特的学术魅力。它不仅是研究宋代地方社会的重要文献,也为现代读者提供了了解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途径。尤其是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宝祐仙溪志》通过电子版的方式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为全球读者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接触点。
通过这部志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宋代的地方治理、民生风貌及地方文化,同时也为后续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宝祐仙溪志》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将永远流传,成为研究宋代及福建地方历史的重要基础。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