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康熙定兴县志》共十卷 张其珍修 尚新民等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地区: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地方志
书名:康熙定兴县志
卷数:共十卷
作者:张其珍修 尚新民等纂
版本:清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
格式:原书原貌彩色高清PDF电子影印版
大小:59.95 MB
页码:275双页
据清康熙十一年(1672)《定兴县志》记载,定兴旧时有八景,为:督亢春晴、金台夕照、长安晓月、易水秋风、百楼耸翠、河阳晚渡、北海孤亭、巽阁笼烟。
一、督亢春晴
督亢春晴
【张都】
长堤蜿蜒听流声,几度踌躇几度营。
一代烟村临绿水,万章云树锁春城。
林中啼鸟娇声翠,曲里行舟晚弄情。
纵目青青农事起,愿将好雨助春耕。
督亢,地名。战国时为燕国膏腴之地。燕太子丹遣荆轲携督亢图入秦谋刺秦王嬴政,即此地(图穷匕现)。定兴,战国时为燕国属地。督亢陂为定兴古迹之一。每当春季来临,晴空万里,春意浓浓、景色宜人。
二、金台夕照
金台夕照
【孙宏业】
致士芳青史,荒台照夕阳。
西山呈晚翠,野鸟奏清商。
疏影苔余碧,明霞沙屑黄。
登临生壮志,今古乐从王。
金台,指黄金台,位于今定兴县城西13.5公里处。又称为招贤台,相传土阜雄伟高大,庙宇轩昂。战国时期,燕昭王欲得贤士,以报齐国之仇,问计燕人郭隗,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于是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为其筑宫,敬隗为师。以招天下之士,故名黄金台。随后,名将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连克齐国七十余城,打败齐国,燕国逐渐强大起来。每当傍晚,夕阳洒落在古老的黄金台上,景色犹为壮观,唤起人们对往事的沉思和对燕昭王招贤纳士的敬佩之情。
三、长安晓月
长安晓月
【张其珍】
城是长安心未安,况兼晓月挂云端。
披星治理官宜早,带露耕耘民尚寒。
魄满空山悬玉镜,光联流水漾晶盘。
冰心耿耿昭花树,照彻枝枝向彼看。
长安,指今高里乡长安城村。汉宣帝时期,幽州刺使李宣娶范阳公主,因公主思念长安而筑长安城。相传该村旧进确有城池,村南筑有高台。每当月圆之夜,公主登台赏月,遥望长安。
四、易水秋风
易水秋风
【孙宏业】
易水寒千古,何堪风自西。
惊看天地白,飒觉雪霜凄。
云与征鸿断,山将落叶齐。
壮心应此折,客路更闻鸡。
易水,河名。其水有三,发源易县,自定兴西南入拒马河为中易水,今大部分已干涸;在定兴西沙河流入合于中易水者为北易水,即今之易水;经徐水瀑河者,为南易水。公元前227年秋,燕太子丹送荆轲于易水,高渐离(高里村人)击筑,荆轲和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诗句。易水秋风即此得名。此景发生在今北河渡口的大沟村附近,有碑文可考证。
五、百楼耸翠
百楼耸翠
【许启详】
唐皇只晓为兵谋,弈世能传楼外楼。
画栋吞云朝捧日,珠帘碧水晚含秋。
基连甲第苔相逊,光射清溪影倒流。
燕子飞飞王谢去,西山卷雨轻生愁。
百楼,即今贤寓镇百楼村。百楼,建于唐贞观十五年(641),是唐太宗李世民征战所筑。北齐武平七年(576),范阳县治所移至伏图城,即今定兴县百楼村北的“官城”。当时,百楼林立,高大雄伟,耸立云端。
六、河阳晚渡
河阳晚渡
【张其珍】
几度停鞭渡北河,正当落日泛轻舸。
路通九霄咽喉处,官系一身鞅掌多。
栖身投林竞古木,渔人收网醉烟萝。
斜阳晚景恰如画,取次诗翁白云歌。
河阳渡口,指今北河渡口。北易水、中易水、南拒马河交汇处,旧时水路、旱路在此交汇,有“九省咽喉”之称。每当傍晚,渡口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非常热闹。斜阳、晚景恰如一幅美丽的图画悬于天空。
七、北海孤亭
北海孤亭
【鹿善平】
北海亭依野水渠,数椽茅屋几区蔬。
潇潇夜雨悬孤榻,落落西风集古书。
百口不辞张俭难,千秋争羡孔融居。
长留梦景乾坤内,往过高贤必式庐。
北海,是指今柳卓乡江村。相传该村有一泊湖水,水中有一孤亭,犹如北京的“北海”,当地人称其为“小北海”。当年,蒙古汉军兵马大元帅张弘范击败宋军,俘南宋丞相文天祥于五坡岭,押解燕京(今北京)时,路经此地,在亭中喝酒吟诗,构成一景。江村又是清末定兴名人军机大臣鹿传霖的祖籍。人杰而致地灵。
八、巽阁烟笼
巽阁烟笼
【张其珍】
凌空嘉树绘高林,小阁笼烟物象森。
炯炯文光联碧汉,葱葱佳气落清阴。
云缈香霭三时磬,风带松声午夜琴。
惭愧长无花县事,聊从休暇赋登临。
巽阁,位于定兴旧城东南处,建于明代,是旧时文人墨客汇聚、饮酒赋诗之所。每当傍晚,风带松声,云缥香霭、凌空嘉树、烟雾缭绕,炯炯文光。
县志的研究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地方历史的认识。通过对县志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地方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轨迹。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本文围绕《康熙定兴县志》这一地方志展开探讨,重点分析其历史背景、编纂过程、地方文化及其现代意义。作为一部具有历史价值的地方志,《康熙定兴县志》共十卷,由张其珍修、尚新民等人编纂,是对定兴县历史、文化、风俗、地理等方面的系统总结与记载。文章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该志书的具体内容与价值,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意义。首先,我们将讨论《康熙定兴县志》的历史背景与编纂历程;接着分析其内容特色与文化价值;然后探讨地方志在地方治理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最后,分析《康熙定兴县志》电子版的传播与下载价值。通过这些方面的深入探讨,本文旨在为读者呈现一部富有地方特色和历史价值的地方志作品。
1、康熙定兴县志的历史背景与编纂历程
《康熙定兴县志》作为一部地方志,成书于清朝康熙年间,定兴县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是历史上重要的政治与文化区域之一。康熙年间,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治理日渐重视,地方志作为记录历史、地方风貌与社会状况的工具,逐渐成为各地地方官员的重要职责。定兴县志的编纂不仅体现了清朝时期地方官员对地方治理的重视,也反映了当时对历史文献保存与整理的积极态度。
该志书的编纂工作始于清康熙年间,由当地士绅和官员共同参与完成。张其珍等人为主编,尚新民等人为辅编纂,并依照清代的地方志编纂规范,全面记录了定兴县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在康熙年间的地方志编纂工作中,定兴县志被视为典范之一,展示了当时地方志编纂的制度与方法。
编纂该志的意义在于,不仅是定兴县地方历史的全面总结,还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依据。地方志的编纂流程严谨,包含了诸如田土、人口、风俗、经济、教育、历史人物等多方面内容,这些内容至今仍对研究定兴历史与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地方志内容的特色与文化价值
《康熙定兴县志》不仅是地方史的记录,也是地方文化的浓缩。其内容的特色之一在于详细记录了定兴县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历史。地理部分涉及定兴县的山川河流、气候变化、土地资源等,而人文部分则涵盖了该地的历史沿革、政治制度、民间风俗、名胜古迹等。特别是地方文化的描写,让这本志书成为了定兴文化的缩影。
例如,书中详细记录了定兴县历代的政治变迁与历史人物,特别是一些地方士人的事迹和影响。这些历史人物和文化活动,不仅在当时的地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后世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同时,书中对于风俗习惯的记载,展示了定兴县民众的日常生活与精神面貌,体现了地方文化的丰富多彩。
《康熙定兴县志》在文化价值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对定兴县文化的总结,更是对清代地方治理模式的展示。这部地方志的编纂反映了清代地方政府的文化政策,也体现了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的乡村文化面貌。通过这些内容的记录,后人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定兴县的历史变迁与文化背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地区在中国历史中的独特地位。
3、地方志在地方治理与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地方志作为一部地域性强的史书,长期以来在地方治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首先,它是地方政治与社会活动的重要记录。通过地方志,地方政府能够更好地了解本地区的资源、人口、历史背景和社会结构,从而为制定地方政策提供依据。例如,定兴县志中详细记录了该地的土地分布、居民构成、民间风俗等内容,为地方治理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其次,地方志在文化传承方面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定兴县志的编纂不仅仅是为了记录历史,它还帮助保存了当地的民俗、风情、宗教信仰、节庆活动等文化特征。许多习俗和文化元素通过这本志书得以保存,成为定兴县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这些文化内容在现代社会中为人们提供了对过去生活的了解,也为今天的地方文化复兴提供了灵感与支持。
此外,地方志还在促进地方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方面发挥了作用。定兴县志通过对地方历史和文化的详细叙述,帮助人们形成对家乡的认同感。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地方居民文化身份的一部分。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地方志依然发挥着传承文化、凝聚人心的作用。
4、康熙定兴县志电子版的传播与下载价值
随着科技的发展,纸质书籍的传播方式逐渐被电子化所替代。《康熙定兴县志》作为一部重要的地方志,其电子版的出现为更广泛的读者提供了便捷的访问方式。通过PDF电子版的下载,任何人都可以轻松获得这本志书的内容,尤其是在网络普及的今天,电子版为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快速而有效的查阅平台。
电子版的传播不仅使得地方志的传播更加广泛,也为其保存提供了保障。纸质文献随着时间的流逝容易受到损害,而电子版则能避免这一问题。通过扫描和数字化,历史文献得以永久保存,避免了纸质书籍因自然因素和人为破坏而消失的风险。此外,电子版也方便了对地方志内容的检索与分析,读者可以通过关键字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
《康熙定兴县志》电子版的下载价值也体现在其对于地方文化研究的推动作用上。现代研究者可以借助电子版进行更加深入的文献研究与分析,为学术界提供新的视角与研究材料。尤其是对于历史学、地理学、文化学等领域的学者来说,这本地方志的电子版无疑是重要的参考资料。
总结:
《康熙定兴县志》不仅是定兴县历史与文化的详尽记录,它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对我们今天了解过去、传承地方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现代技术手段,电子版的普及使得这部地方志得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为更多人提供了接触与研究的机会。无论是对地方治理的反思,还是对地方文化的继承,《康熙定兴县志》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该地方志的下载与传播,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与尊重地方文化,促进文化的多样性与共存。总之,《康熙定兴县志》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