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清道光版《 闽中沿革表》五卷 王捷南编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福建省清道光版《 闽中沿革表》五卷 王捷南编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福建省清道光版《 闽中沿革表》五卷 王捷南编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插图1

清道光十九年(1839)刊行的《闽中沿革表》(五卷)是翰林院编修、着名历史学家陈寿祺(1771—1834)的高足王捷南编纂的。陈寿祺曾称赞王捷南:“此书考订精碻,非独足备桑梓掌故,尤治史学地理者之一助也。

王捷南是晚清时期仙游的一代才子,是一位着名的历史学家和藏书家。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的来历,幸有1995年出版的《仙游县志》大事记里还有一条记录:
“咸丰三年县设立团练局。三月八日,永春红钱会首领林俊率义军万余人入仙游,围攻清都司陈光标营,光标弃营逃遁。把总陈文栓、毛振升以及仙游县令黄际虞被义军所杀。林俊义军占领枫亭。六月二十六日,盖尾乌、白旗首领朱三、陈尾聚众抗清,清廷派兵剿办,殃及华兜、卓潭等。村民被清兵残杀27人。八月初、林俊攻打仙游县城,杀知县黄曾惠及乡绅王捷南。都司陈光标,游击周兆麟进击仙游。林俊义军撤离仙游枫亭,林俊部属陈湖率众攻占仙游城。二十四日,林俊在仙游建立政权,发布文告,改仙游为兴明县,委潘宗达(南安人)任知县。强调抗清复明,除暴救民。十一月,省方调吕大升移兵仙游。林俊退覆鼎乡帽顶山(在永春、安溪交界处)。同月十八日,清军收复仙游。
《泉州大事实录》(刘志家着)证实了这条消息,该书写道:
“咸丰三年(1853 年)八月,潘宗达率军配合红钱军攻克仙游县城,杀知县黄曾惠,改仙游县为兴明县,宗达出任知县。3 个月后,清军反扑,义军主动撤出。”
近日,我特地来到济川巷王宅拜访了98高龄的抗战老兵王鳌珍(本名王鳌琛),王老递给我两页他亲笔书写的高祖父王捷南的生平事迹回忆录手稿,文中写道:
王捷南(1778—1853年),原名珂,字允鹏,嘉庆甲子(1804年)科举人,国子监学正,嘉庆辛未(1811年)纂修族谱,道光辛已(1821年)倡募拓建金石书院,增诸生膏光,乡会盘费,历修邑中文庙、会心讲院,天马、东山两塔,考塘、双坑、鹅岭、凤山、石马诸桥,邑东南二十里大路,先后两次修城垣,咸丰癸丑(1853)永逆(泛指林俊起义军)寇仙,公练勇堵御,城陷被执,不屈殉难,寿七十五,奉旨赐恤,给祭葬银两并给云骑尉世职,三次袭完以恩骑尉世袭罔替。生平淹贯经术,旁及星命医卜,靡不精晓,着有《闽中沿革表》《东越献征录》《金石书院志》《三堂制艺汇刻》《戚公年谱》《评选典制英华》,《仙溪文存》已刊行,又有《春秋左传礼仪补注》《丧服考》《考工记考》《四书笔记》《乡党补考》《□(穴字头下面一个文字,同“窗”字,是1983年出现的简化字,现已消失)荣录》《战国事略》《宋名臣列传稿》,分纂《福建通志》稿,《仙游图经》稿,《本草经疏》等书未刊。配陈氏妈,生子二,长子绍芗,次子绍燕。
王鳌珍系王捷南六世孙,其祖父王师曾,字杨授,号竹虚,光绪壬寅(1902)补行庚子(1900)辛丑(1901)恩正并科举人,拣选知县,配刘氏,男六:继年,雅年,懿年,尊年,欣年,祯年。
王鳌珍回忆说,祖父经常告诫子孙“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大厅上的楹联每年都是“忠孝传家宝,诗书丹桂根”“荆树有花兄弟乐,砚田无税子孙耕”。截至1949年土地改革时,王捷南一脉共出了五个举人。五世孙王继年也是清末的国学生,但因沉溺酒色,放荡不羁,成了一代败家子,最终妻离子散,逃入乡下隐居。
另据黄祖绪《莆阳历代藏书家传略》载:王捷南(1778-1853),字怀佩。乾隆四十三年(1778)戊戌生,清兴化府仙游县人。清史学家、藏书家。捷南幼即力学,侯官陈寿祺官翰林院编修,年仅四十,以奉养母老为名致仕,专心致力于授徒,尝以文学主讲先后掌教于仙游书院、泉州清源书院、福州鳌峰书院,造就大量名士,久享“文薮”之美誉。捷南受业于陈寿祺门下,治诗、礼、春秋诸经。道光间(1821-1850)福建总督孙尔准命陈寿祺修《福建通志》,任总纂官。捷南受聘修《福建通志》,分纂宋朝人物。其搜讨不遗,首创郡县沿革表,采辑祝穆(字和甫)之《方舆胜览》,参阅魏书《地形志》以修志。其志书成,被谈地理者奉为圭臬。性清淡,不喜权利,好读书。嘉庆九年(1804)甲子应乡试中举,授国子监学正。致仕家居,热衷公益事业,倡募拓建金石书院,修邑之文庙,铺路建桥,修城墙诸事,里人德之。
捷南对经术极为湛深,于星命医卜等无不精晓。酷嗜藏书,月得俸禄,辄以购书,载以自随,家中聚书达数万卷。自是诵读不倦,笔耕不辍,所藏之书丹黄满纸,钩稽得当。为刻书籍,尝与晋江陈庆镛商榷、参订所藏抄本《金诫斋》《求古录》及蔡邕之《明堂月令》,以待梓行。为之刊行恩师陈寿祺撰《五经异义疏证成》。捷南着有《东越献征录》《闽中沿革表》《仙溪文存》《金石书院志评选》《春秋左传》《四书笔记》《战国事略》《宋名宦传稿》《仙游图经》等十五部书存世。(见《中国历代藏书家辞典》《闽藏书家考略》《福建藏书家传略》《福建藏书楼》。
【附录】:王捷南编着的《闽中沿革表》一书“序言”:
“道光十年(1830),大府1议重修《福建通志》,延先大人2总其事,仙游王君怀佩应大府聘与分纂焉。怀佩故从游先大人门,精于经史百家之学,所撰五代宋元列传,闽越王旧事录,闽王旧事录,闽中杂记皆谨严有史法,宫保孙文靖公亟嘉赞之,最后成《闽中沿革表》五卷,时先大人己寝疾,强起数日,览至终篇,喟然谓怀佩曰:此书考订精碻非独足备桑梓掌故,尤治史学地理者之一助也。《通志》成否末可知,子此书宜先刊之。暨怀佩归逾月,而先大人已谢世。己亥(1839年)春乔枞3来仙游,怀佩以是书授梓属乔枞序次。”  (作者:陈乔枞)

【注释】
1大府:指上级官府。
2先大人:即序作者陈乔枞自称其父。陈寿祺(1771—1834),清代儒学家。字恭甫、介祥、苇仁,号左海、梅修,晚号隐屏山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嘉庆四年进士,十四年充会试同考官,父母殁后不出仕,主讲鳌峰、清源书院多年,有《左海全集》。
3陈乔枞(1809~1869)字朴园,一字树滋,着名儒学家,侯官(今福州)人,为着名儒学家陈寿祺之子。年十七,举于乡。七上春官不第,以大挑分江西,历宰分宜、弋阳、德化、南城诸县,着袁州、临江、抚州诸府。用经术饬吏治,居官有声。

县志的编纂需要团队合作。通常需要多位专业人士共同参与,分工合作,确保编纂工作的高质量和全面性。
福建省清道光版《 闽中沿革表》五卷 王捷南编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本文围绕福建省清道光版《闽中沿革表》五卷王捷南编纂的PDF电子版地方志进行详细分析。首先,从该地方志的历史背景及其重要性入手,阐述其在福建地方志发展中的地位。其次,重点分析该志的编纂特色,包括王捷南的编纂理念、方法以及地方志的结构特点。然后,探讨其对福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贡献,尤其是在地方历史、社会制度及民俗风情等方面的详细记载。最后,结合电子版地方志的现代传播价值,分析其在数字化时代的重要性和普及性。本文将通过对这些方面的逐一解析,展示福建省清道光版《闽中沿革表》五卷地方志的丰富内涵及其学术价值。

1、福建地方志的历史背景

福建省清道光版《闽中沿革表》五卷是福建省地方志的一部分,编纂者王捷南深知地方志的历史价值及其对于后世研究的深远意义。福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因此,地方志的编纂不仅是对一个地方历史的记录,更是对地方文化的传承。该地方志是在清朝道光年间进行编纂的,处于清朝末期,那个时期中国正经历着多方面的变革。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社会结构复杂,民间风俗多样,王捷南选择在此时编纂《闽中沿革表》,其意义非凡。

清道光时期正值鸦片战争前后,国家内忧外患,地方志的编纂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地方志不仅是地方历史的总结,也是社会变迁的见证。王捷南通过《闽中沿革表》对福建省历史的沿革、地理的变迁等进行了详细的记载,这不仅是对历史的传承,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福建历史的重要资料。福建省地方志的历史背景及其编纂的社会文化环境,决定了《闽中沿革表》五卷的重要性。

随着历史的推进,福建地方志的价值逐渐被认识,尤其是在地方历史学者和文化研究者眼中,地方志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历史“活化石”。王捷南编纂的《闽中沿革表》,不仅在当时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福建省的地方志编纂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2、王捷南的编纂特色与方法

王捷南在编纂《闽中沿革表》时,注重史实的准确性与地方特色的呈现。他的编纂方法可谓精细且系统,遵循了传统地方志的编纂原则,同时又加入了自身的学术见解。在内容呈现上,他注重从多个维度来描述福建的历史沿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力求全面展示福建的地方特色。

首先,王捷南的编纂方式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他依照地方志的传统编排方式,以地理位置为主线,将福建的各个地区进行详细划分,对各地的沿革历史、政治变迁、经济活动等内容一一记录。其次,他在地方志的内容组织上,采取了逐地逐时段的方式,使得历史沿革的脉络更加清晰,便于读者理解。

此外,王捷南在编纂中还加入了大量地方传说和民俗风情的记载,使得《闽中沿革表》不仅仅是一部政治和历史文献,更具有人文关怀。他通过细致的记录和整理,将福建各地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信息融入其中,展示了福建的多元文化。这样的编纂特色使得《闽中沿革表》不仅具备学术研究价值,也为了解福建的民间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3、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

《闽中沿革表》不仅仅是一部地方志,它更是一部地方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在福建这片土地上,历史与文化交织,王捷南通过详细的记载,呈现了福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结构、民俗风情以及文化特色。

首先,该志为研究福建的地方历史提供了系统的资料。无论是古代福建的政权更替,还是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变化,王捷南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记录。通过这些记载,后人可以追溯福建的历史脉络,了解该地区历史的进程和变革。

其次,《闽中沿革表》为研究福建的社会制度提供了宝贵资料。福建的社会制度及其演变在《闽中沿革表》中有着详细的叙述。王捷南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结构、官制、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福建在清代及其之前的社会面貌。此外,他对福建民间风俗、信仰以及宗教活动的描述,使得这部地方志更具文化研究价值。

4、电子版传播的现代价值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纸质地方志逐渐被电子版所替代,福建省清道光版《闽中沿革表》五卷的电子版提供了更多便捷的研究方式。电子版不仅能够帮助读者方便快捷地查阅资料,而且其在传播方面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电子版地方志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存储与传播的便利性。相比传统的纸质版,电子版地方志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轻松传播,任何地方的读者都能通过互联网轻松访问。这为广大历史学者、文化研究者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也促进了地方志文化的广泛传播。

另外,电子版地方志的普及也为现代地方志的编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地方志的编纂不仅可以保留传统的内容和形式,还可以加入多媒体元素,如图像、视频等,丰富地方志的表现形式,使其更加生动、立体。福建省清道光版《闽中沿革表》五卷的电子版,为现代学术研究提供了更多创新的可能性。

总结:

福建省清道光版《闽中沿革表》五卷是福建地方历史文化的瑰宝。王捷南的精心编纂与创新思路,使得这部地方志不仅是福建历史的重要记载,也是福建文化研究的重要文献。通过对《闽中沿革表》内容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福建的历史沿革、社会变迁与民间风俗。

在数字化时代,福建省清道光版《闽中沿革表》五卷的电子版无疑为广大学者和历史爱好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研究途径。通过电子版的传播,更多人能够接触到这一珍贵的历史资料,为福建历史的研究和文化传承做出贡献。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4 有需要联系v;hx-hx4 有需要联系v;hx-hx4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图片1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古籍收藏网古籍收藏网
易学资料

对占星塔罗感兴趣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