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旅大文献征存》九卷 孙宝田编 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旅大文献征存》共分为九卷,主要内容包括沿革、筑城、设治、职官、殖民统治;选举、古迹名胜;战争;条约;奏议;碑刻;艺文;杂记;地方史、轶事、地震等。《旅大文献征存》由孙宝田等编写。
孙宝田
1961 年,经过悉心收集、考证、整理,孙宝田完成了《旅大文献征存》(八卷);1970年,他又增补一卷。
2008 年 1 月,25 万字九卷本的《旅大文献征存》由大连出版社出版。此时,孙宝田已经离别人世17 年。
从个人履历上看,孙宝田基本上干了一辈子教育事业,研究大连方志只是他的业余爱好。没有研究经费,也没有相应名分,生前并没有发表多少研究成果,但他却无怨无悔,埋头苦干,连续研究了五六十年,为揭露日军旅顺大屠杀人数真相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境界和执着,真让崇尚做学问一把一搂者汗颜,让渴望搞研究一夜成名者反思,更让珍惜人才的城市管理者举一反三……
师出名门
孙宝田是大连金州人,生于1903年,字玉良,号辽海鳌翁。1910 年,师从辽南名儒郑有仁,一读就是10年,曾与着名将领万毅(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同窗。1922年,拜舅父毕序昭(秀才,任洮南府开通县巡检,荐保知县)为师,学习金石学和古字画鉴定。1929 年春天,他与同乡才子毕维藩一起,被着名学者罗振玉收为弟子。毕维藩毕业于天津南开中学,与周恩来同班,是辽南着名的诗人、学者兼书画家。每个星期,两个人从金州乘火车去旅顺,登门求教。罗振玉的大云书库藏书丰富,平时不向外人开放,两个弟子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自由出入。对于两个弟子,罗振玉并不收取任何费用。弟子心存感激,经常将 家里种的时令瓜果、蔬菜摘下一些,装进篮子里,顺便送去,以表达心意。1930年,孙宝田又拜光绪甲辰进士、学部专门司司长王季烈为师。
1935 年,为了发掘、整理旅大地区的历史文化宝库,培养方志研究人才,大企业家、金州会(民政署下设之机构)会长曹世科提议,由他出资,并效仿晋朝竹林七贤,与孙宝田、毕维藩等七人结成益友社,创办《益友》月刊,为日后编纂《金州志》积累素材。从此,孙宝田走上了大连方志研究之路。
铁骨铮铮
研究贵有疑。在旅顺拜师过程中,他逐渐熟悉了旅顺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并对甲午战争中发生的日军旅顺大屠杀的人数产生了置疑。
1894 年 11 月 21 日,清旅顺守军溃逃,旅顺军民抵抗未果,风雨之夜,城池被日军攻陷。为了报复,日军第一军团长山地元治下令屠杀市民。于是,两眼血红的日军端枪、挥刀,挨家挨户屠杀中国人,妇女老幼均不放过,连杀三天,血流成河,仅有36 人幸免于难。
这就是惨绝人寰的旅顺大屠杀事件。
1935 年6 月,孙宝田辗转找到了当年抬尸队队员鲍绍武,获得焚尸近2万具的数据。为此,他还特意作诗一首,表达了自己对日寇暴行的憎恨:”无端倭奴侵边疆,屠杀吾民惨且狂。疾首痛心四十载,万忠古墓荐馨香。
当时,旅大地区仍是日本的殖民地,孙宝田敢于捋老虎须子、揭日寇短处,甘冒生命危险,也要查清日军旅顺大屠杀人数,彰显了史学家忠于事实、捍卫真理的高贵品德,其胆其识可圈可点,令人敬佩。
县志的编纂需要注重信息的全面性和权威性。编者需要确保所记录的信息全面、准确,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本文旨在详细探讨《辽宁省《旅大文献征存》九卷》这一地方志的重要性及其在历史文化研究中的作用。作为辽宁省的重要地方志之一,该作品由孙宝田编撰,并已发布了PDF电子版供公众下载。通过分析该书的内容及其价值,我们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地方志的历史背景及其编纂意义;第二,孙宝田在编撰过程中的贡献;第三,《旅大文献征存》的内容与结构;第四,PDF电子版的意义与推广。最后,我们将总结其对地方历史研究的贡献,并结合现代数字化时代的背景,对该作品进行深度归纳。
1、地方志的历史背景与编纂意义
地方志,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遗产之一,不仅承载了地域的历史,也反映了社会的变迁。《辽宁省《旅大文献征存》九卷》是辽宁省历史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料。其编纂的目的是为了系统地收集和整理辽南地区的历史文献,以便为后人提供研究的基础。此类地方志的编纂,有助于完整还原一个地区的历史风貌、文化背景以及重要人物和事件。
《旅大文献征存》作为辽宁省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聚焦于大连(古称旅大)及周边地区的历史资料。大连作为中国东北的重要港口城市,其历史上曾多次成为中外文化交汇的地点。因此,编纂一部详尽的地方志,对于理解和研究该地区的历史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此外,地方志的编纂不仅仅是为了保存历史文献,也是为了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的地方志逐渐成为主流,方便了更多学者和普通读者的使用与研究。
2、孙宝田的编撰贡献
《辽宁省《旅大文献征存》九卷》由著名历史学者孙宝田编纂,他在这一项目中的贡献不可小觑。孙宝田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学功底,而且对地方志的编纂有着独到的见解。通过多年的资料搜集与研究,他将大连及周边地区的历史文献进行了全面的整理,确保了其内容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孙宝田在编纂过程中,注重广泛搜集地方文献资料,涵盖了众多古代文献、档案以及地方史料。他通过对这些历史文献的深入研究,将其系统化、条理化,使得《旅大文献征存》不仅仅是一本文献汇编,更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地方史书。
此外,孙宝田还特别关注文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在编纂过程中,他确保所选文献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并对某些存在争议的文献进行了解释与批注,从而确保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文献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旅大文献征存》的内容与结构
《旅大文献征存》九卷涵盖了大连地区自古至近现代的多方面历史内容。从早期的文献记录到近代的社会变革,该书呈现了大连地区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文化遗产。书中的内容不仅有地方志式的历史记载,还包括了大量的实物资料、地名解释及人物传记等。
该书的结构严谨,各卷内容按照时间顺序和地域特征进行分类编排,使得读者可以在不同的章节中找到所需的具体历史信息。例如,某些章节专门讲述大连的地理与城市发展,而另一些则涉及到地方政治、经济以及民间习俗等方面。
在每一卷的结尾,孙宝田特别安排了注释与考证部分,对书中引用的历史资料和事件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这些注释不仅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始文献的意义,还增强了《旅大文献征存》作为历史研究工具书的实用价值。
4、PDF电子版的意义与推广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化出版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大众读者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更好地传播《旅大文献征存》,孙宝田及其团队决定将这部重要的地方志整理成PDF电子版,供更多的研究人员和历史爱好者下载使用。
PDF电子版的推出,具有极大的便利性。读者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下载,随时随地查阅。此外,电子版还能够通过搜索功能快速定位相关资料,提高了阅读和研究的效率。这种数字化形式不仅满足了现代人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也为地方志的保存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方式。
更重要的是,电子版使得《旅大文献征存》的内容更加广泛地传播,尤其对于那些无法亲自访问图书馆和档案馆的学者来说,PDF电子版提供了一个便捷的研究渠道。通过这种形式,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这本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地方志,也促进了地方文化的普及与推广。
总结:
《辽宁省《旅大文献征存》九卷》不仅是一部地方志,也是一部承载着大连历史文化的重要作品。通过孙宝田的辛勤编纂,这部作品成功地保存了丰富的地方历史资料,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同时,PDF电子版的推出,使得这一重要的地方志能够更广泛地传播,极大地提高了其可读性和研究价值。
总而言之,地方志不仅仅是地方历史的记录,更是历史文化的传承。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地方志的数字化保存与传播,让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料得以更广泛的流传与使用。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