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合川区《乾隆合州志》十六卷 清周澄修 张乃孚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重庆市合川区地方志,【乾隆】《合州志》(十六卷·首一卷)清周澄修,张乃孚纂PDF高清电子版影印本下载。周澄,字静斋,江苏江宁县人,监生,清乾隆四十年(1775)任四川郫县知县,继调富顺县知县,四十五年(1780)任成都县知县,五十年(1785)升任合州知州。张乃孚,字西村。合州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举人。三赴礼闱不第,后以母老多病,决意不求仕进。嘉庆元年(1796)举孝廉方正,例授六品职衔,不仕。三年(1798)部檄铨次县令,以亲老改教职。道光三年(1823)选授蓬州学正,旋告归终养。五年(1825)卒于家,年六十七岁。礼部侍郎王炳瀛为纪传略。乃孚能文善诗,与杨士鑅、彭世仪、冯镇峦齐名,时谓“合州四子”,又称“四大家”。着有《闲滨余草》、《点红万绿山房文钞》等。周澄的前任左修绪(湖广清泉县(今湖南衡阳市)举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任)曾委托本州监生刘世议“谘访漏遗”,继而又请四川铜梁县人王汝嘉(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官翰林院检讨)前来总理其事。后因左修绪另赴他任,而王汝嘉又卒世,修志事遂废。及周澄到任的第二年,方又延请张乃孚出来总其事,增删校订,以竟其功,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成书付梓。到嘉庆八年(1803),知州吴世淳(直隶永清县贡生)等人继以增补之后再印行,因此,部分门类记事续至嘉庆八年。此《合州志》分十二门九十六目,约20万字,艺文门最多,达十万余字。除了增补旧志之缺略外,大量收载乾隆后期有关合州之诗文,除周澄等官员外,较多收录邑进士张衡猷,举人杨士鑅、彭世仪、张乃孚(衡猷子)、冯镇峦(以上四举人时号“合阳四子”,着述颇丰,名噪当世)等人的诗文。另外还自《宋史》、《元史》中转录了张珏的传记和《钓鱼城记》。收载了清代金步瀛撰的《秦良玉传》,记述明末石柱土司秦良玉一家人率兵增援辽东抗击清兵,参与平定川黔奢崇明之叛乱,镇压张献忠、罗汝才等农民起义军之史实。其余门类,以职方门之山川古迹,建置门之祠寺、乡镇,以及官师、人物、选举等门类记述较详。嘉庆以后补刻本于“象纬”门中增入嘉庆初白莲教起义军在达州举事,攻占川北城镇及被清军大举出兵镇压的史料。艺文门中亦增加少量诗文,如嘉庆二十年(1815)来任知州的纪大奎所撰《合州重修单公堤记》等。卷首中所载图考共十六幅,绘刻俱佳,多附图说。此《合州志》今存乾隆五十四年(1789)刻本,嘉庆八年(1803)增刻本,道光五年(1825)补印本和1963年传抄本。
地方志的编纂也需要注重对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的宝贵财富,通过地方志的编纂可以更好地记录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保护和弘扬地方的文化传统,促进地方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重庆市合川区《乾隆合州志》十六卷是清代地方志的重要文献之一,记录了合州地区(今合川区)的历史、地理、民俗、风物等内容。由周澄修和张乃孚两位学者编纂,这部地方志不仅具备较高的历史价值,也对后来的学术研究和地方治理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电子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纸质文献逐渐转化为电子版,其中《乾隆合州志》的PDF电子版无疑为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阅读方式。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该地方志的电子版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其历史背景、学术价值、电子版的特点以及如何下载等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部地方志及其在当代的应用。
1、《乾隆合州志》的历史背景
《乾隆合州志》是清代乾隆年间,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体现了清代地方志编纂的标准和特色。作为一部地方志,它详细记录了合州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组织、历史变迁等方面的内容。乾隆年间,地方志的编纂得到了清政府的高度重视,地方志不仅是地方历史的记载,更是中央与地方政治、文化、经济联系的桥梁。
《乾隆合州志》的编纂工作由周澄修和张乃孚主编,历时多年,最终成书。周澄修和张乃孚分别是地方学者和官员,他们对合州的历史、地理以及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地方志的编纂过程中,他们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和资料的权威性,力求通过这部志书展现合川地区的全貌。
这部地方志的编纂不仅是对合川历史文化的一次总结,也是对当时社会政治情况的一次历史记录。它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对于研究清代地方的社会经济、文化风貌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2、《乾隆合州志》的学术价值
《乾隆合州志》作为一部地方志,其学术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它对合川地区的地理、民俗、经济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记载,为后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例如,地方志中关于地理和气候的描述,不仅帮助了解该地区的自然环境,还能为后续的土地资源研究和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支持。
其次,地方志在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乾隆合州志》详细记录了合川地区的民俗、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等内容。这些内容对于研究该地区的历史文化、风俗变迁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尤其是对清代地方社会的描述,能够帮助学者了解当时社会的治理结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此外,《乾隆合州志》也具有较高的政治学价值。作为清代政府推动的地方志工作之一,它展现了清政府的治理理念和治国策略。地方志不仅是历史的记载,也是政治制度的反映。通过地方志,学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清代地方治理的细节及其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3、《乾隆合州志》PDF电子版的特点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乾隆合州志》已经有了电子版,尤其是PDF格式的电子版。PDF电子版的推出,不仅让这部历史悠久的地方志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也大大提高了其利用的便捷性和效率。首先,PDF格式的文件便于存储和分享,研究者和爱好者可以随时获取相关内容,不再受限于传统纸质书籍的存储和携带问题。
其次,PDF电子版通常会保留原书的版面和排版格式,使得读者可以更加方便地阅读原版内容,尤其对于对地方志历史背景有一定研究的人来说,保持原始版式的排版极为重要。电子版中的内容也更加清晰,特别是在阅读过程中,能够通过放大和缩小页面来查看细节,避免纸质版中可能出现的字迹模糊问题。
另外,PDF电子版的《乾隆合州志》也可能包括一些附加的辅助功能,如书签、搜索、注释等,这些功能使得查找特定内容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这些特点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对这部地方志的深度学习和研究,尤其对于现代学者来说,数字化文献已成为进行研究的重要工具。
4、《乾隆合州志》电子版的下载方式
对于希望获取《乾隆合州志》PDF电子版的读者来说,下载方式至关重要。如今,通过互联网,各大文献分享平台和数字图书馆已将该地方志的电子版公开发布。用户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网站,如nayona.cn,或者学术资源平台进行下载。这些平台提供了合法、免费的下载渠道,方便学者和地方历史爱好者获取资料。
下载《乾隆合州志》电子版时,用户需要注意文件的格式和版本。不同平台提供的版本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尤其是根据地方志的版本或补充内容,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版本。同时,也要确保下载渠道的安全性,以免遭遇恶意软件或不合法的资料来源。
对于需要长期保存和参考的研究者来说,下载电子版后,可以将其保存到个人设备中进行离线阅读和保存。许多电子版地方志还提供了高质量的扫描图像,以保证文本内容的完整性,帮助读者高效完成学术研究或个人兴趣探索。
总结:
《乾隆合州志》作为清代地方志的重要作品,不仅为了解合川地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也为后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随着电子化时代的到来,PDF电子版的《乾隆合州志》无疑给广大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带来了更为便捷的阅读和研究方式。
通过对其历史背景、学术价值、电子版特点以及下载方式的详细解析,我们可以看到,这部地方志在当今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不论是作为历史研究的参考文献,还是作为地方文化的传承载体,它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