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黑龙江通北设治局通志》全1册 熊良弼纂修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黑龙江省 黑龙江通北设治局通志 不分卷 抄本 熊良弼纂修 年代不详
地区: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市通北镇地方志
书名:民国黑龙江通北设治局通志
卷数:全1册不分卷
作者:熊良弼纂修
版本:民国间[1912-1949]抄本
格式:原书原貌彩色高清PDF电子影印版
大小:11.17 MB
页码:40双页
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市通北镇地方志,清末,1908年8月(清光绪三十四年七月),清廷准奏,拟设通北县,知县驻通肯河北,定名“通北”。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9月,设置海伦府通北稽垦局,“专理垦务”。翌年,省署派员查勘界址后,奉令将龙门续放安古镇、天乙公司、八旗生计地三段荒地划归通北稽垦局。
1915年5月14日,奉令将原通北稽垦局改设通北设治局,选定周家地房为城基修筑衙署。隶属绥兰道辖。设治局辖区,东至萝北县界160里,西至克山设治局界10里,南至海伦县界75里,北至龙门设治局界45里,总面积约4200平方公里,人口1.8万余人。
1916年12月29日,黑龙江省长公署训令,规定龙门、通北等设治局于1917年1月1日“实行改升县缺”,为三等县,隶属绥兰道。委任原通北设治局设治员熊良弼为代理通北县知事。代理知事于1月22日启用“通北县印”。县知事驻今赵光镇前进村。
至1930年,通北县城“名为县城,实无城池”,县政府“房屋坍斜,院墙未筑”。东北沦陷后,始由黑龙江省管辖,1934年12月改隶龙江省,1939年6月划归新设之北安省管辖。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划归黑龙江省管辖。1946年4月,将拜泉县石泉区划归通北县,县政府迁驻通兴镇(后改通北镇)。
1956年3月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通北县,并入北安县。
1982年12月18日,国务院根据黑龙江省政府的请示批准,设置北安市的同时,恢复通北县。批文到省未实行。
1983年4月28日,国务院又根据黑龙江省政府的请求,同意撤销通北县,并入北安市。
地方志的内容通常涵盖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自然资源等方面。通过地方志,人们可以了解一个地方的行政区划、地理特征、人口情况、产业结构、文化传统等重要信息。地方志的编纂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历史学、地理学、民俗学、文化学等领域的专家参与,以确保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本文将围绕“《民国黑龙江通北设治局通志》全1册 熊良弼纂修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这一主题展开详细探讨。首先介绍《民国黑龙江通北设治局通志》的历史背景和编纂意义,其次分析该地方志的具体内容和学术价值,接着讲解其PDF电子版的下载及使用方式,最后总结该书在现代地方志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全方位的阐述,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深入了解这部珍贵文献的机会。
1、背景与编纂历史
《民国黑龙江通北设治局通志》是熊良弼在民国时期为黑龙江通北设治局所编纂的地方志。它不仅记录了通北地区的行政沿革、地理环境、人口分布,还涉及到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作为一部地方志,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地方政府管理,整理本地区的历史遗存与发展成果,进而为后世提供一个详实的地方文献。
这部地方志的编纂始于民国初期,那时的黑龙江地区正处于政治、经济逐渐稳定的过渡期。熊良弼作为一名有深厚学术背景的地方志学者,受政府委托负责编写这部地方志。在编纂过程中,他深入调查了通北地区的历史遗迹、地方志资料、地方风俗等,为这部志书的完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地方志的编纂过程并不简单,熊良弼不仅要面对当时社会的动荡局面,还需要协调各方的意见和支持。尽管如此,《民国黑龙江通北设治局通志》最终还是完成了,并且成为了地方志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如今,随着电子版的问世,这部地方志能够更加便捷地被研究者与学者所查阅。
2、地方志的主要内容
《民国黑龙江通北设治局通志》全书分为多个部分,涵盖了该地区的历史、地理、风俗、物产、人口、政治等多个方面。首先,在历史部分,地方志详细记载了通北地区自古至民国时期的历史沿革。从清朝时期的设立,到民国初年的行政调整,通北地区的历史变化可谓波澜壮阔。
其次,地方志还涉及了通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及自然资源。通北作为黑龙江省的一个重要地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地方志中得到了详细描述。书中不仅对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观做了精确的定位,还对地区的矿产、农业、林业等经济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梳理。
另外,地方志也记录了通北地区的社会风俗与民俗文化。从饮食习惯到节庆活动,从衣着风格到婚嫁习俗,地方志中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述。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窥见民国时期通北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风貌。
3、PDF电子版的下载与使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纸质文献逐渐被电子版文献所取代。《民国黑龙江通北设治局通志》的PDF电子版为学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便捷的查阅方式。通过PDF格式,这部地方志不仅能够轻松存储和共享,还能方便地在各类设备上浏览和查阅,极大提高了研究的效率。
PDF电子版的下载方式通常较为简单,用户只需要访问相关学术平台或地方志数据库,找到这部志书的电子版本,点击下载即可。有些平台可能需要用户进行注册或登录,部分平台还可能提供与该志书相关的辅助资料,例如索引、注释等,进一步丰富了读者的研究体验。
下载后的PDF文件通常会保留原始版的排版和格式,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于需要引用文献的学者而言,这种格式的地方志更具实用性。在现代科研工作中,PDF电子版也成为了重要的文献研究工具,尤其是在涉及大量资料查阅的学术研究中,PDF格式极为方便。
4、地方志在学术研究中的价值
《民国黑龙江通北设治局通志》作为一部地方志,其学术价值不言而喻。首先,它为地方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地方志,学者们可以深入了解通北地区的历史演变、地理特点以及社会结构等,从而更好地理解该地区的历史与文化。
其次,地方志在现代地方史研究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地方志的系统性记录,学者们可以进行跨学科的比较研究,甚至将其与其他地区的地方志进行对比,发现其中的异同,推动地方志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民国黑龙江通北设治局通志》为当代社会的文化传承与遗产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地方的传统文化与风俗逐渐消失,地方志作为对传统文化的记录,具有了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尤其是对地方志的电子化,不仅便于保存,还能确保这些文化瑰宝能够跨越时空,传承给后代。
总结:
《民国黑龙江通北设治局通志》不仅是一部地方志,它还是一部反映通北地区民俗风情、历史演变和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该志书的电子版下载,现代学者能够更加便捷地利用这部珍贵的文献,推动地方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在学术研究与地方文化传承的道路上,地方志无疑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希望更多的学者能够借助这些历史文献,更好地研究和保护我们共同的文化遗产。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