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民国重修商河县志》全十五卷 石毓嵩 王锡恩 呼廉方纂修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地区: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地方志
书名:民国重修商河县志
卷数:全十五卷
作者:石毓嵩 王锡恩 呼廉方纂修
版本:1 9 3 6 年铅印出版
格式:据原书原貌彩色影印 高清PDF稀缺中文古籍善本电子版下载
类型:中文稀缺古代古籍善本地方志史志县志PDF下载
大小:136.08 MB
页码:1230双页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地方志,重修商河县志[民国版] 1 9 3 6 年铅印出版。商河县县长石毓嵩主修,王锡恩、呼廉方等人纂修。所记内容上限1 8 3 5 年(清道光十五年),下限1 9 3 4 年(民国2 3 年),全书分1 5 卷,约4 0 万字。藏存较广。商河县历史上先后修志9次,其中成书并流传至今的有4部。第一部《商河县志》纂修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由知县曾一侗主修,崇祯十年(1637)知县贾前席又续修,全书7万字。第二部纂修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 ,知县龚廷煌主修,17.6万字。第三部为《新编商河乡土志》,成书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 ,前任知县陈敬棠总纂,5.4万字,仅存手抄孤本。第四部为《重修商河县志》,成书于民国25年(1936),县长石毓嵩主修,40万字。
地方志的编纂需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地方的优秀传统文化。地方志可以记录地方的民间传说、传统习俗、民俗文化等,传承和弘扬地方的文化精神。通过地方志的编纂和传播,可以激发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心,增强他们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本文将围绕《民国重修商河县志》全十五卷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这本地方志由石毓嵩、王锡恩、呼廉方三位学者编修,记录了商河县在民国时期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丰富信息。文章从四个方面展开,首先对该地方志的历史背景和修志过程进行分析,其次探讨该地方志的学术价值和地方文化的传承,再来详细分析《商河县志》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最后分析该电子版PDF下载资源的利用与传播方式。整篇文章将全面解读这部地方志的学术价值与现代意义,尤其在地方文化研究、历史传承以及数字化资源的应用等方面的重要性。
1、地方志的历史背景与修志过程
《民国重修商河县志》是民国时期商河县地方志的重修版,它对了解该地区历史和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商河县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地方。志书的编修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原志的内容逐渐陈旧,亟需更新。民国时期,地方学者意识到这项工作的紧迫性,于是决定重修地方志。
修志的任务交给了三位学者:石毓嵩、王锡恩、呼廉方。他们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查阅旧档案,收集民间口述,历时多年终于完成了这部十五卷本的地方志。修志工作本身就涉及到大量的历史资料考证,修志过程的严谨性和学术性为后代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修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不仅关注历史的叙述,还涉及到地方文化、风俗、法律、经济等各个方面。编修者在整本志书的修订过程中,力求全面、客观、公正,不仅展示了商河县的历史风貌,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2、地方志的学术价值与文化传承
《民国重修商河县志》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作为一部地方志,它不仅仅是地方历史的记录,更是学术研究的基石。志书中详细的历史沿革、经济发展、人物传记、风俗文化等内容,提供了丰富的史实资料。这些资料对研究商河县及周边地区的历史演变、文化变迁、社会结构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此外,地方志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不仅记录了地方的历史,还深刻影响着地方的文化认同。商河县的风俗、传统手艺、节庆活动、乡土故事等,都在《商河县志》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示。通过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记录和整理,志书不仅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为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复兴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学术界和文化界普遍认为,地方志的编修工作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部分。尤其是《民国重修商河县志》,它通过对地方历史和文化的深入挖掘,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商河县的过去,更为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源。
3、《商河县志》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民国重修商河县志》全书共分为十五卷,内容涉及商河县的方方面面。每一卷都有明确的主题,系统地整理了该地区的地理、历史、风俗、人物、经济等内容。地理部分详细描绘了商河县的山川水系、土地资源等自然环境。历史部分则以时间为轴,详细记录了商河县的历史沿革和重要事件。
《商河县志》在风俗文化的记录方面也极为详尽。地方风俗、民间信仰、节庆活动等都被详细描述,许多细节为现代人所不熟知。这些内容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有助于当代人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例如,商河县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等,都在志书中有着生动的体现。
此外,该志书还特别注重人物传记的撰写。商河县历代贤士、文人、官员等都有专门的篇章进行介绍。通过这些人物的传记,我们可以看到商河县文化的兴衰变迁,以及这些人物在历史中所扮演的独特角色。这些人物不仅影响了当地的政治、经济,也深刻塑造了商河县的文化面貌。
4、电子版PDF下载资源的利用与传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纸质地方志逐渐进入数字化时代。通过将《民国重修商河县志》制作成PDF电子版,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学术界和公众的查阅,也为这部地方志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电子版的优势在于其便捷性和广泛的可达性,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这部资料,获取想要的历史信息。
PDF电子版的普及也为地方志的传播打开了新的渠道。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者和地方政府机关开始通过网络平台下载和使用这些数字化资源。这样一来,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便利,也为普通百姓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机会。
在利用这些电子版资源的过程中,数字化技术也在不断提升。例如,增设全文检索、超链接、注释等功能,使得研究者可以更加高效地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提高了地方志的实用性与学术价值。随着更多地方志的数字化,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学术研究将更加高效和广泛。
总结:
《民国重修商河县志》不仅是商河县历史与文化的宝贵记录,也是地方志研究的重要成果。这部志书的编修过程严谨且富有学术价值,为研究商河县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经济和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电子版的发布,则使得这部志书的传播更为广泛,方便了学术界和公众的使用。
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地方志的文化价值得到了更好的传播和传承。这种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为地方历史和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开辟了新天地。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地方志通过数字化技术呈现给全社会,进一步促进地方文化的发扬光大。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