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了然,1966 年生,山东青岛人,原名杨志书。24 岁时,因工作环境,多处关节患上严重疾病,百无聊赖之际,于佛、道、儒、医、
武、易、卜、星象、风水等均有涉猎。无意中步入修行之路。从此生活之路焕然一新,如同再造。于丹经子书、佛学经典,无师自通。出
道之后,多有授徒,数度教授生命垂危之人修行,挽回性命。曾有译着《了然修行录》、《金刚经的秘密》、《周易·王经》、《圆觉经解密》、
《禅踪密迹》。
这本书是修行回忆录,当中就修行中出现的一些诡异现象,以及为什么出现这些现象,都做了详细的解释。从修命功到修性,尤其是
入禅时出现的一些梦幻,做了详细的解说。
看了这记录,也不必当真,就当茶余饭后的消遣,大家一笑了之,各取所需。经历似故事,每个人的经历本就是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
写这本书的目的也就是能通过个人的经历给广大读者一点点启发。
目录
前言
前序
第一 凝神篇
第二 修身、齐家、弃壳篇
第三 出神、演神、治国篇
第四 入山修炼篇
第五 三灾劫难篇
第六 入佛篇:《金刚经》使我变成了和尚
第七 洗心历劫忏悔篇
1、观音门
2、狮子座
3、阴阳鱼
第八 禅易篇
第九 打破门户篇
第十 正觉篇
第十一 宇宙观行篇
第十二 大道同根篇
第十三 虚怀篇
第十四 圆顿篇
第十五 杂说篇
1、师说
2、佛家说的持午传说
3、神通论
4、什么是正法时期?
5、什么是相法时期?
6、什么是末法时期?
7、明心见性篇
8、什么是佛,什么是佛经?
第十六 灵感灵通篇
01、原来阴人也走后门关系
02、一切世界交织重叠
03、活人与香火
04、崂山行
05、桃花源记
06、心头撞鹿
07、梦里说梦
08、与狐仙的故事
09、冤亲债主
10、北海舰队船上的阴魂
11、淹死鬼附身
12、死在我手上的大黑狗
13、一瞬间的梦
14、真铅真汞
第十七 灵应篇
01、天文之应
02、地理之应
03、人事之应
04、诸身之应
05、诸物之应
06、禽兽之应
07、杂物之应
08、拆字之应
09、谐音之应
10、身心之应
11、总结
第十八 破幻篇
第十九 酒色财气篇
第二十 元神、阴神、阳神、识神浅述篇
第二十一 总结篇
第二十二 心感篇
了然修行录——了然着作.rar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文以“了然修行录”为核心,深入探讨了其内涵、修行理念以及对个人成长的启示。文章从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修行的目的与意义、修行的核心方法、修行中的心态调节以及修行的实际应用。通过对这些方面的阐述,本文不仅分析了“了然修行录”中的修行智慧,还提出了修行对于现代生活的现实意义。最后,文章总结了修行在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对修行实践给予了积极的建议。
1、修行的目的与意义
修行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更是为了获得内心的平静与自在。在“了然修行录”中,修行被定义为一种从内心到外在的净化过程。通过修行,个体能够放下烦恼、减轻压力,从而实现内外合一的状态。这种状态不仅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还能增强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和接纳。
修行的意义在于,它帮助人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角落。现代社会充满了各种诱惑与压力,许多人常常感到迷失与焦虑。而“了然修行录”所提倡的修行方法,正是通过冥想、静心等方式,帮助修行者重新找回内心的清明与平和。通过这些方法,修行者能够在复杂的情境中保持冷静、理性,并做出符合自己内心真实的决定。
此外,修行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一种“了然”的状态,即对自己、对世界、对生命的全面了解与觉悟。在这种状态下,个体不再被外部环境所左右,而是能够从内心深处获得真正的自由。这种自由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自由,更是精神层面的解脱,它让人摆脱焦虑、恐惧,活得更加真实与自在。
2、修行的核心方法
在“了然修行录”中,修行的核心方法包括冥想、呼吸调节和静坐等。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能够帮助个体调整心态,平复内心的波动。冥想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修行方式之一。通过冥想,修行者能够专注于当下的感受,将注意力从外界的纷扰中拉回来,进而达到内心的清净与觉察。
呼吸调节则是修行中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呼吸作为生命的基础,在修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深长、缓慢的呼吸,修行者可以有效地调节自身的情绪,缓解压力。在“了然修行录”中,呼吸不仅仅是生理的需求,它还被赋予了精神层面的意义。每一次深呼吸,都意味着一种重新连接内心的过程。
静坐是另一种常见的修行方法。它通过让身体保持不动,帮助修行者进入一种深度的内省状态。在静坐过程中,修行者能够更好地感知自己的内心世界,逐渐去除内心的杂念,获得真正的宁静。静坐的时间和方式可以因人而异,但其核心目的始终是让修行者从外部世界的喧嚣中抽离出来,找到内心的平衡与清明。
3、修行中的心态调节
修行中的心态调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在“了然修行录”中,心态被视为修行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修行者不仅需要调节身体的状态,更需要调节内心的情绪和思维方式。情绪的管理是修行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要求修行者在面对挑战与困境时,能够保持冷静与理智,而不是被负面情绪所主导。
“了然修行录”中提到,修行者应当培养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这种心态要求个体能够接受生活中的一切,包括成功与失败、喜悦与痛苦。通过这种心态的培养,修行者能够减少内心的冲突与困扰,从而达到内心的平和与自由。随遇而安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接纳。
此外,修行者还需要学会放下对外部事物的执念。在修行过程中,许多人常常会对某些目标产生过度的执着,这种执着往往会导致内心的痛苦与不安。通过修行,修行者学会放下这些执念,学会接纳当下的一切,从而获得内心的自在和解脱。
4、修行的实际应用
修行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它同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实际应用。在“了然修行录”中,修行的智慧被应用到家庭、工作、社交等方面。例如,修行者可以通过冥想与静坐,帮助自己在繁忙的工作中保持冷静,做出更为理智的决策。在家庭生活中,修行者能够通过调节心态,更加宽容与理解他人,从而改善与家人的关系。
修行的实际应用还体现在对外界的态度上。修行者学会用一种平和、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世界上的各种挑战与不如意。在“了然修行录”中,有一段话提到:“修行者的眼中,所有事物都是平等的,无论是苦还是乐,都是生命的一部分。”这种观点帮助修行者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减少与他人的冲突与摩擦。
同时,修行的智慧也有助于提升个体的自我认知与成长。在日常生活中,修行者通过不断反思与自省,逐渐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与渴望。通过这种自我觉察,修行者能够更清晰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并朝着目标不断前进。
总结:
通过对“了然修行录”的详细阐述,本文深入探讨了修行的目的、方法、心态调节和实际应用等方面。修行不仅仅是精神世界的探索,它与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帮助人们在现代社会中找到内心的平衡与宁静。通过修行,个体不仅可以获得心理上的平和,还能在生活中取得更加积极与健康的成果。
修行是一条漫长而充实的道路,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条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修行方式。无论是在冥想中寻求内心的清净,还是在工作中应用修行的智慧,修行的过程始终伴随着个人成长与自我提升。让我们在“了然修行录”的指导下,继续踏上修行之路,寻找更高层次的自我。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