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清康熙版《安庆府志》十八卷 姚琅修 陈焯纂 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安徽省安庆市地方志,康熙版安庆府志,十八卷。清姚琅等修,陈焯等纂PDF高清电子版影印本下载。姚琅,号书岑,浙江石门人。清顺治九年(1652)拔贡,官至礼部祠祭司主事员外郎、兵部职方郎中,康熙九年(1670)升任安庆知府,十三年去官。陈焯,字默公,号越楼,安徽桐城人。顺治九年进士,官兵部主事。陈氏少有文才,工诗文,善真草,着有《涤岑诗文集》,选刻《古今赋会》、《宋元诗会》诸书行世,学者称其文杰先生。安庆在唐虞三代,隶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为皖国,又为舒、桐二国地,秦属九江郡,汉初属淮南王国,文帝以后属庐江郡,三国初属魏,后属吴,晋仍属庐江,分置晋熙,南朝因之,隋改同安郡,唐改舒州,五代属南唐,宋属淮南路,元初升安庆府,至元十四年,改为安庆路,明初改宁江府后复名安庆府,清因之,属江南,时修此志时尚未析江南为安徽。安庆旧志,据此志凡例云,修于明者为旧志,修于清顺治年间者为初志,此志为继顺治志之后而修。据靳辅序云:“皖都姚守司志事,既延宿彦论次之,勒成一书,乃以病废乞归,剞劂中阻,刘守汉踵其成”。康熙版安庆府志此志共十八卷,卷一为图考、疆域、星野;卷二为沿革表、职官表;卷三为山川、风俗;卷四为户口、田赋;卷五为物产、城池、公署;卷六为学校、祠祀;卷七为选举;卷八为津梁、乡镇、古迹、寺观;卷九名宦;卷十至十一为人物;卷十二为列女;卷十三为流寓、仙释、方伎;第十四为祥异、兵氛、恤政;卷十五至十七艺文;卷十八杂记。康熙版安庆府志此志分类颇称完备,内容搜辑,亦称丰富。其于舆地沿革,先列沿革表,后附沿革总记,较之惟重列表者更胜一筹,又以旧志所载帝王、后妃、封建移入杂记,亦称有见。其风俗、农政、军储诸事,皆纤细必录,是于国计民生尤知致意。在清初方志中,此志可称佳作。安庆府志有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刻本、抄本。
县志是地方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县志中包含了该县的经济发展现状、资源禀赋、社会状况等信息,为地方政府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本文将详细探讨“安徽省清康熙版《安庆府志》十八卷 姚琅修 陈焯纂 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的各个方面。首先,文章将简要介绍《安庆府志》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强调该志书在地方志中的独特地位。其次,将从“清康熙版《安庆府志》概要”、“姚琅修与陈焯的编纂贡献”、“《安庆府志》的地方文化价值”以及“PDF电子版下载的意义与影响”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最后,文章将总结《安庆府志》作为历史文献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的下载途径和参考价值。
1、清康熙版《安庆府志》概要
《安庆府志》作为安徽省地方志中的一部重要史籍,始于明代,经历了多个时期的编辑与完善,而清康熙版则是最具影响力的版本之一。该版本的《安庆府志》全书共分为十八卷,内容涵盖了安庆府的地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各方面,堪称地方志中的瑰宝。清康熙时期,地方志编辑工作受到重视,许多地方都在康熙年间进行过志书的编纂工作,而《安庆府志》便是其中之一。
《安庆府志》共有十八卷,内容包括了安庆府的行政区划、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历史沿革、风土人情、人物传记等方面。这些内容详细记录了安庆府的历史脉络和各项社会活动,为后代研究地方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尤其是在清康熙时期的版本中,编纂工作更为精细,不仅展现了地方的风貌,还涉及到民间的生活和传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此外,清康熙版《安庆府志》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文献,更是研究安徽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工具。其内容丰富、结构严谨,不仅有助于了解安庆的历史变迁,还能为研究清代地方政治、经济等方面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持。作为地方志的经典之作,其对后人研究地方文化的影响深远。
2、姚琅修与陈焯的编纂贡献
姚琅修和陈焯是清康熙版《安庆府志》的主要编纂者,他们在这部地方志的编辑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姚琅修,作为一位学者和历史学家,他对安庆地区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的了解。其广泛的学识和严谨的态度使得《安庆府志》在内容的选取、组织和写作上均达到高水准。姚琅修不仅擅长历史研究,还精通地方志编纂的技巧,他所编纂的《安庆府志》在编辑方法上有着创新之处,使得这本志书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大大提升。
陈焯则是一位以其地理学知识而著称的学者,他在《安庆府志》的地理部分的编纂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陈焯对安庆地区的地理情况、自然资源、交通状况等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他的贡献使得这本地方志不仅限于历史的记载,还涵盖了丰富的地理数据和资源信息。可以说,姚琅修与陈焯的合作,确保了《安庆府志》的内容丰富而且多维,体现了地方志编纂的严谨性和系统性。
此外,姚琅修和陈焯在志书的编纂过程中,也非常注重对安庆地方特色的挖掘。他们不仅仅是史实的记录者,更是地方文化的传播者。在他们的努力下,《安庆府志》不仅为研究安庆的历史提供了详尽的资料,也为后代对安庆地方文化的理解奠定了基础。
3、《安庆府志》的地方文化价值
《安庆府志》作为一部地方志,不仅仅是地方历史的记载,更是地方文化的体现。安庆作为安徽省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而《安庆府志》正是这些资源的集中展示。书中详尽记载了安庆的历史沿革、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内容,为研究安庆乃至整个安徽的地方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
其中,《安庆府志》对安庆的民间风俗、节庆活动、地方艺术等方面的记录尤为精彩。通过对这些地方文化的记载,后人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安庆地方的传统和风貌。例如,书中对安庆地区的民间工艺、传统节庆活动、民间故事等方面的描写,不仅反映了安庆人民的日常生活,还展现了地方文化在清代社会中的独特魅力。
此外,《安庆府志》也展示了安庆地区的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在清代,安庆地区的宗教信仰多样化,儒教、佛教、道教等各大宗教都有广泛的信众,而民间信仰则渗透在安庆的社会生活中。地方志通过对这些信仰的详细记载,不仅让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安庆地区的宗教生态,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清代社会宗教情况的宝贵资料。
4、PDF电子版下载的意义与影响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纸质文献逐渐向电子版转型,地方志的电子化不仅提高了资料的传播效率,也使得更多人能够轻松访问和研究这些历史文献。《安庆府志》的PDF电子版便是这一趋势的一个重要例证。通过电子版,学者、研究者甚至普通读者都可以方便地获取这本珍贵的地方志,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研究。
电子版的《安庆府志》不仅方便了对志书的查阅,还避免了纸质版易受损坏的问题。电子化的版本可以存储在不同的介质中,随时随地进行浏览。这对历史文献的保存与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于偏远地区的研究者,电子版极大地降低了查阅这些资料的难度和成本。
此外,PDF电子版的《安庆府志》也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便利。学者可以利用电子版方便地进行关键词搜索,快速定位相关内容,节省了大量的查找时间。这种高效的工作方式无疑促进了学术研究的进步,同时也为地方志研究的推广和普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总结:
《安庆府志》作为清代康熙时期的重要地方志,它不仅在安庆历史的记载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为研究安徽地方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资源。通过姚琅修与陈焯的共同努力,这部志书得以在清代传世,并且在后世的历史研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PDF电子版的发布,这本地方志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使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这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献。
地方志的数字化无疑是推动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一步。《安庆府志》的电子版下载,极大地便利了学者和普通读者的学习和研究。对于地方历史和文化的研究者来说,这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希望更多的地方志能够像《安庆府志》一样,通过电子化形式传承下去,为后代留下更多的历史记忆。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