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展示神通就能让人信佛教吗?
有些师兄建议:应该让上师在适当的时候展示神通(比如说盘腿的时候突然腾空),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人去信仰佛教。呵呵,这种愿望的出发点是好的,问题是展示神通真的就可以让更多的人信仰佛教吗?
还是给大家展示一张照片吧:
file:///C:/DOCUME%7E1/ADMINI%7E1/LOCALS%7E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32561.png
这张照片是宁玛派扎西松珠寺主持赤乃多吉堪布在闭关三年三个月又三天后,出关时盘腿腾空留下的照片,腾空的高度在三米左右。我相信不会有人因为看了这张照片去信仰佛教,哪怕他是在现场看到仁波切腾空也一样不会去信仰佛教。
讲到神通,道教也一样可以修出神通。甚至单纯修习某种功法,也可以出神通。我认识一些人,这些人甚至不知道佛教为何物,但是他们也具备神通,在入定状态下心识可以自由的离开身体,一念之间,心识可以去到千里之外。但是为什么我对他们生不起信心呢?呵呵……
在六道中,天道和阿修罗道的众生无一不具有神通,但是因果律告诉我们,即便你往生到天道,当你福报享尽后,你仍然会堕落下来,继续在六道中流转。
可见,神通并不能帮我们证悟什么,悟性差的人反而可能会因此去到错误的修行方向。佛教是反对示现神通的,但是并不表明具德上师们没有神通,我的多位上师都是大成就者,见到他们我都非常欢喜,但是说实话我也怕见他们,因为你最近功课做的怎么样,最近生意顺利不顺利,最近有没有发脾气,有没有破戒……他们全都知道,上师会在不经意间突然“点”你一下,让你有所觉醒,检点自己。你说这是不是神通?呵呵。
和上师相处久了,这些神通也就见怪不怪了。上师无非是以此提醒弟子不要偷懒,要勤做功课而已,上师不会用神通去惩罚弟子。
学佛的人不要去追求神通,那是一个错误的方向。也不要听信别人吹嘘自己有这样或那样的神通,并因此而产生崇拜心理,因为那同样不是我们学习的方向。切记!
…ptg .看重确定要买的前提,联系看图,非诚勿扰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本文围绕“展示神通就能让人信佛教???”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旨在深入探讨神通是否能够作为信仰的有效诱因。通过四个方面的阐述,文章首先分析了神通在佛教历史中的重要性及其象征意义,其次探讨了神通与信仰之间的关系,随后分析了展示神通对现代人信佛的影响,并最终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探讨这一现象的局限性和深远意义。文章结尾则回顾了展示神通的多重含义,并提出在当代,信仰的建立更多依赖于内心的觉悟与智慧,而非单纯依赖神通。
1、神通在佛教历史中的地位
佛教作为一门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宗教,在其经典中多次提到神通。佛教的“神通”并非指单纯的超自然力量,而是通过修行、禅定、智慧等手段,获得的一种特殊的能力,这种能力被认为是觉悟与解脱的象征。在佛教经典《大般若经》中,佛陀常以神通示现,目的并非为了炫耀个人的力量,而是用来引导弟子走向觉悟之道。
神通在佛教历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它的出现往往是为了验证佛陀的教义,或者是为了劝化众生。无论是在佛陀的生平事迹中,还是在各类佛教传说中,神通总是伴随着佛教的传播。在早期,神通被看作是一种高层次修行者所能具备的特质,能够帮助人们从物质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例如,佛教经典中常见的“天眼通”、“神足通”、“他心通”等,都是修行者通过持戒修行、深入禅定而获得的超凡能力。虽然这些神通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它们并非佛教教义的核心,更多的是作为证明觉悟的一种方式。因此,展示神通的意义并不在于显现个人的威能,而是通过这些神奇的能力让人们感受到佛法的无上智慧。
2、神通与信仰之间的关系
佛教中的神通并非单纯地与信仰挂钩,信仰的根本不在于神通的展示,而是在于佛法的真理与内心的觉悟。在佛教的教义中,信仰并非外在的依赖,而是通过个人的修行与实践,逐步产生对佛法的深刻认同。神通虽然能够吸引一些人的注意力,但真正能使一个人信仰佛教的,还是佛教的教义本身。
信仰是内心的觉悟与理解,它来源于对生命真理的认知,而非仅仅依靠外在的奇迹和神通。展示神通可能会在短期内激起某些人的兴趣,使其产生对佛教的好奇,但这种兴趣往往是表面的,难以长久维持。在佛教的历史长河中,真正持久的信仰是通过佛法的传播和个人的修行获得的,而非依赖神通的展现。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神通的展示有时反而可能成为信仰的障碍。在一些人眼中,神通的展示可能过于炫耀,甚至被视为一种神秘的手段,用来赢得人们的信任和敬仰,而这种方式并不符合佛教强调的“无我”和“平等”精神。佛教认为,真正的信仰是无所求的,而神通的展示往往会引起对个人能力的过度关注,难以引导人们回归佛法的本质。
3、展示神通对现代人信佛的影响
在当代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理性思维的普及,人们对神通的信仰逐渐发生了变化。现代人更加注重科学与理性,神通的神秘色彩在现代社会中并没有那么强烈的吸引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单纯依赖展示神通来吸引信徒,似乎失去了昔日的效力。
现代社会的信仰观念趋向多元化,信仰的方式更加自由和个性化。许多人对于宗教的理解更多依赖于个人的内心体验,而非外在的神迹奇观。在这种情况下,佛教通过神通展示来吸引信徒,显然不如传统时代那么有效。事实上,现代人往往更关注佛教的哲理、慈悲和解脱,而不是神通所能带来的即时感官体验。
然而,神通在现代社会并非完全没有影响力。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在信仰较为传统的群体中,神通仍然能够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帮助佛教传播和发展。尤其是一些具有强大个人魅力的高僧大德,通过神通的展示,仍然能够吸引大量的信徒。但这往往只是短期的效应,要想保持信仰的持久力,佛教的智慧和慈悲精神仍是关键。
4、展示神通的局限性与深远意义
展示神通的最大局限性在于,它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内心的信仰。如果一个人仅仅因为看到神通而信仰佛教,那么这种信仰的基础非常脆弱,一旦面对现实的困境和挑战,缺乏内在觉悟的信仰将难以维持。而真正的佛教信仰,是依赖于个人的内心修行和对佛法的深入理解,而非依赖外在的神迹。
此外,神通的展示往往容易引起对宗教本身的误解。某些人可能认为,佛教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神通获得物质的利益,甚至是为了逃避世俗的烦恼。佛教的教义并非如此,它强调的是通过智慧和修行获得内心的解脱,超越生死轮回,而非追求超自然的神迹。
从更深层次来看,展示神通其实是佛教一种文化传播的手段。通过神通,佛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注意力,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佛教的教义和智慧。然而,佛教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神通本身,而在于通过佛法的传播,帮助人们从根本上认识生命的真谛,获得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总结:
通过对“展示神通就能让人信佛教???”这一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虽然神通在佛教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并且在某些情况下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但它并非信仰的核心。佛教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教义的传播,帮助人们从内心深处觉悟,达到解脱之道。
在当代,神通的展示对信仰的影响力逐渐减弱,更多的信徒关注佛教的智慧与慈悲。佛教的未来,需要依赖的是内心的觉悟与对生命真理的深刻理解,而非神通的表面现象。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