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佛教的神通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x简述佛教的神通 作者:徐晓光 文章来源:《佛学研究》 诸多信众都对某些高僧大德能够接受菩萨的提示感到非常好奇,却又被其神秘的现象所困惑,太多人被佛门之外的假冒神通所蒙骗,损失不少钱财,同时受到所谓的“神棍”扰乱而身心不安,末法时代各种乱象丛生,看来有必要让信众真正了解佛教的神通,不至于成魔眷属。 (一)佛教对神通的判定为此,笔者特此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佛教的神通》摘取部分内容旨在帮助信众正确认识佛教的神通。对于神通,佛教有三种判定原则:一、神通自主的力量。神通在佛门中是具有自主性的力量,是修行而成,自然报得的极少。因此,任何不能自主产生的神异现象,佛教并不认为是神通。所以那些被附身、不能自觉等现象显现的“神奇力量”,并非自主的神通。二、神通是明晰的作用。佛教以神通有极严格的定义,各种神通,如天眼,是具有能清晰明照障碍外现象,及依现在现象因缘推测未来的能力;而天耳、他心、宿命等神通也是如此。因此,那些不确定的感应、讯息不清晰、作用似有若无等的“神异”现象并非神通。三、神通能稳定地重复。佛教的神通,并非偶然的现象,可以不断重显。因此,偶然的感应或神奇现象,不能稳定地再现,并非神通。此外,佛教认为:一、神通是有限的。虽然神通力量似乎十分强大,但还是受到因缘条件限制,无法改变业力。因此才有“神通敌不过业力”的说法。所以,如果想用神通来去掉过去所造的恶业,或凭空得到福报,是不可能的。二、神通的力量是相对的,不同的修行、不同的因缘条件,神通力量也不相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因缘条件下,其神通力量也可能产生差异。三、神通是一种通过修炼而成就的技术。虽然获得神通的方式有许多种,但重点还是在于禅定所发起的神通。但是,许多人以为入定就能产生神通也是错误的。由此可见,佛教对神通有着严格的定义,也有系统的理论与修习方法,只可惜大多数人不能正确地认知神通,往往因为非理性的迷信而误入歧途。 (二)获得神通的基础佛教的神通有两个最起码的基础,即是健康的身体和清净的心灵。过于衰弱的身体,在修行的过程中难以引发高深的禅定、悟境、乃至神通。清净的心灵又是以戒律精严为基础,一位佛门中的神通者他善于用戒律来调伏身心,不被外境和烦恼所转动。他心神凝聚而不散乱,由戒生定,因定发慧。如同水清月现那样,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油然而生能够透视宇宙人生真相反映事物真实性的智慧。 (三)神通从何而来神通,让很多修行多年的信众苦苦求索而不可得,让佛门外的普通人更是争相传为神话。对于神通大家都非常好奇,又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它真的那么神秘吗?从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的因缘来看,从他次第证得如意通、宿命通、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漏尽通等神通可知,这种自在变化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修习禅定与智慧所获得。当然,如《俱舍论》中说:“神境有五,修、生、咒、药、业成故。”意即神通的获得有五种:⑴修得:这是由修行之力而发起神通。⑵生得:此即报得的神通,出生即得。⑶咒成:依持咒而成就的神通力。⑷药成:依药方所得的神通力。⑸业成:因业力而得的神通。在此处将生得神通与业力所成的神通,加以区分。 (四)有些“神通”很危险当然,各种圣书对神通的分类不尽相同。值得引起人们注意的是有些无法自主的鬼神神通,常常会出现“请神容易送神难”的结局。即是在被鬼神附体受鬼神控制后,性情大变,几乎变成另一个人,不能回到原来的生活,而患上人格分裂症, 不得不去医院精神科治疗。台湾曾有家医学院对乩童起乩后无法退乩的现象作过研究。发现此类病人发病时,全身发抖无方向感,陷入昏迷,出现幻听与幻视的症状,会以奇怪的腔调宣称自己为某位已逝的祖先,就像被附身一般。此种情形恶化会造成人格分裂、妄想症等。这就好像我们把车借给自己不了解的人,人家并不会珍惜爱护,更何况是把身体借给别人用,对象是谁,自己并不清楚,而附体的鬼神也不会珍惜,以致当事者的人生走向悲惨的深渊。不可不慎!所以,广大信众所好奇甚至追求的神通,有时需要用智慧加以观察。尤其是中国民间常见的“扶乩”,西洋常见的“灵媒”,以及一贯道的“仙佛借窍临坛”,大家切不可盲目希求。一般禅定所成神通,是在获得初禅以上的定力之后,透过正确的修习方法所引发的神通。然而最高明的神通是智慧的神通。即完全体悟法界真相的彻悟者,由于定力与智慧都已经圆满具足,所以能自在地引发神通。这是佛法特有的神通,是由于对一切所缘的现象,心中都能清楚明了,没有混淆,对宇宙万象的体性,都能了悟其现前是空、如幻,而能使各种现象交互作用无碍,这也就是《宗镜录》中所说的“道通”。 (五)神通的正确用途神通不敌业力,神通并非无所不能,神通更非究竟之道,但是为了更方便善巧地度化众生,能够用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去学习神通这种特殊的生命技术,也是有很积极地意义的。在《大宝积经》卷八十六中记载,如来曾用说法神变、教诫神变、神通神变来度化众生。因此,我们现代拥有神通者应学习菩萨普度众生的情怀。运用神通为大众解决实际问题,并渐渐引导大众对佛法生起正信、随因缘策进大众常随佛学。千万别只是为了填补现代人类精神、满足大家神异现象的好奇心态而好为人师我慢日增,更有甚者以此聚众敛财为所欲为。这无异于步入生命的歧途了。佛教提倡悲智双修,即智慧与慈悲具足。神通是悲智双修的副产品,使用得当,它能够给自己和大众带来欢喜,如果离开了戒律的约束滥用神通,它甚至带来意想不到的烦恼与障碍。最可怕的是有些神通者为求个人私利,受无明心的驱使,造恶不断而堕入无堕入无间地狱。 (六)神通者更需戒律精严佛陀曾不断告诫弟子,千万不要妄用神通、错用神通。神通如同宇宙中任何的现象,在因缘中相对的存在下,自有其相对性的限制。既然它是一切因缘中的行事,它有更大的能力,必然伴随着更重大的责任、更严格的制约。神通也有其详细的限制及制约,否则由于自我心灵的混乱与障碍,小则失去神通,大则造成出其不意的巨大伤害,害人害已,得不偿失。那么神通者应从哪些方面去规范自己,才能起到自利利他的积极意义呢?⒈神通者不能为求名闻利养。因为名利私欲的贪念不但不能与修行的清净相结合,甚至背道而驰。如此学习神通必定不能得到任何助益,并且时时受这些贪念的干扰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⒉神通者不可眩惑他人。对于一个精进修行者,出现一些非常本领,其实应该以平常心看待。切不可由于身心的变化而眩惑他人,以此博取大众的礼敬供养。佛陀在世一位神通者因数为了赢得赞叹示现“不起于座,伸手取钵”的神变,如来斥责他:为了这个理由示现神通,就如同妓女因为几个金钱而脱衣服。同时世尊敕命他终身不行不得入无余涅槃,不得住在阎浮提洲,必须到拘耶尼洲(西牛货洲)弘扬佛法。佛陀以此来告诫弟子,除非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可因为这种情形而示现神通。 (七)对妄求神通者的。希望拥有神通的人,一定要记得定力、智慧与慈悲心,才是神通者最重要的守护与导引力量。神通者所经验的境界中,有光明美妙的清净境界,也有触目惊心的怪异险象,试想一个人如果定力不足,没有证悟空性的智慧,那么他会将各种现象执为实有,从而产生或贪爱或恐惧的情绪。天长日久波及正常的生活状态,随时现起的境界扰乱身心,直至神魂颠倒无法自控。后果非常可怕。因此,对于那些修行为求神通的信众,必须先要考虑清楚以下几个问题:⑴准备好了接受所有无法预知的种种情境吗?⑵有“境随心转”的定力,而不至于“心随境转”,身心受到外境的掌控执着其中害人害已。⑶是否拥有充足的福德资粮作后盾,能够获得无分别的现观直觉智,透过各种缘起的现象,悟出其自性本空而不执着如梦如幻的境界?⑷有没有菩萨普度慈航的悲悯,平静接受宇宙中形形色色的生命与现象,救助他们出离苦境?当大家对一系列的问题有了思想准备,接着在神通的修持获得进展时,更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戒律精严,同时运用定力、智慧、慈悲来护持并提升神通,让其成为自己及众生的指路灯,以无比的光明照亮大家早日乘上般若之舟越过生死苦海!结语:关于神通更多详细的说明,大家可阅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佛教的神通》。 …ptg

简述佛教的神通.doc

.看重确定要买的前提,联系看图,非诚勿扰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佛教的神通是指佛教修行者通过修行和禅定,获得的一种超凡的能力,这些能力超越了常人的自然法则。在佛教经典中,神通被描述为多种形式的奇迹和能力,如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等。这些神通不仅体现了佛教修行者的高度境界,也与佛教的慈悲、智慧和解脱理念紧密相连。文章将从四个方面对佛教的神通进行详细阐述,分别是神通的基本概念、神通的种类、神通的修习途径以及神通与佛教修行的关系。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佛教神通的内涵及其在佛教文化中的重要性。

1、佛教神通的基本概念

佛教中的神通,指的是通过修行、禅定以及智慧的提升,修行者获得的一种超出常规自然现象的能力。神通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修行者在长期的修习过程中,身心逐渐达到一定境界后的结果。这些能力通常被认为是表面上的“奇迹”,但它们实际上反映了修行者的内心修炼和智慧的开悟。

佛教的神通具有多重含义,它不仅仅指向一种具象的能力,也象征着心灵的力量。通过神通,修行者可以洞察世间的种种现象,甚至能看到过去与未来的事物。然而,佛教的神通并不单纯追求这些能力本身,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能力来帮助众生,从而达到自我解脱和普度众生的目的。

另外,佛教教义中的神通与外在的物质世界关系较少,更注重修行者内在的精神世界和对人生真理的领悟。在许多经典中,神通被视为一种修行者的辅助工具,用于突破常规、提升心灵的智慧,而不是个人的炫耀或超越他人的工具。

2、佛教神通的种类

佛教神通有多种多样的分类,这些神通在不同的经典中有所差异,但最为常见的神通包括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等。每一种神通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作用。

天眼通,通常是指修行者获得的能看到世间万象,甚至可以观察到非肉眼可见的事物。例如,能看到遥远的地方、看到生死轮回的事物等。天眼通常象征着修行者心境的清明,能够透视人心和观察因果。

天耳通则是指修行者能够听到常人无法听到的声音,包括天界的声音、地狱的声音,甚至是其他生命体的呼唤。天耳通的作用在于帮助修行者了解世间的善恶因果,同时也使其能够对世界上的痛苦有所感知,进而激发起更强的慈悲心。

3、佛教神通的修习途径

佛教的神通并非一开始就能获得,而是通过长期的修习、禅定和智慧的增长逐步获得的。修行者通过禅定打破对外界世界的执着,进入更深层次的内心世界,从而获得超越常人理解的能力。

修习神通首先需要具备深厚的禅定基础。禅定是指通过集中注意力,使心境保持平静,从而进入更高层次的意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修行者能够超越肉体的局限,进入一个更加广阔的精神空间。这种心境的提高,正是神通显现的基础。

其次,修行者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佛法,领悟佛教的智慧。智慧的提升使修行者能够突破常人的思维方式,获得更高的认知能力。通过这些能力,修行者能够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看到更多的事物和现象,从而得到神通的能力。

4、佛教神通与修行的关系

佛教的神通与修行密切相关,神通并非修行的终极目标,而是修行过程中的一种附加成果。佛教认为,修行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解脱,超越生死轮回,获得涅槃。而神通只是修行中一种表现形式,它的作用是帮助修行者更好地认识世界和人性,提升内心的智慧与慈悲。

在佛教的教义中,神通有时被视为一种“副作用”,它并不是修行者所追求的最终目的。虽然修行者通过神通能够洞察世间的种种现象,但这些能力本身并不代表最终的智慧或解脱。佛教强调,神通的目的应当是为了解救他人,帮助众生觉悟,而非个人的炫耀。

因此,佛教对神通的态度相对谨慎。虽然神通作为修行成果的一部分被认可,但修行者在获得神通后应当保持谦卑,不能被这些能力所迷惑或自满。佛教认为,真正的智慧和解脱远远超越了神通的层面。

总结:

通过对佛教神通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神通并非佛教修行的目的,而是修行过程中可能显现的能力。它们是修行者智慧与禅定的外在表现,体现了修行者对世界的透彻理解和对众生的深切关爱。佛教的神通,虽然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但它的真正意义在于帮助修行者实现自我解脱,并通过这种力量来度化他人。

因此,佛教神通不仅仅是一种神秘的超能力,更是佛教哲学中深刻智慧和慈悲的体现。无论是天眼通、天耳通还是神足通,这些能力的真正意义在于帮助修行者更好地领悟佛法、突破生死轮回,最终达到涅槃的境界。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4 有需要联系v;hx-hx4 有需要联系v;hx-hx4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图片1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天机天机
易学资料

对占星塔罗感兴趣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