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本人在网上看到很多调理肾经最有效果的一个方法,特贴出来给大家看看。
古人多言养肾固根本,今人多言用肾之欢,所以肾虚为病者多。众所周知,纵欲伤肾,更何况纵欲不择手段,所行不合道义。因此日惊夜惕,促使肾神气丧失。肝失肾阴滋养,胆气内郁,脾胃失调。渐渐心衰气短,所谓肾不纳气。腰腿乏力,行动如挣扎,强以意志支撑,肾经之气必以脾气代之。脉必结代,心率难齐,难免性情怪异!此纵欲之害,难以尽述;此病之治,药效刀功早已积累演化为系统学科!
(一)
肾经之气导引,须安心定神,去除惊恐使脏气安定。未安心定神,不可强行导引。劝其忏悔以往不义之行为,以宁静身心。
平卧,覆被。四肢分开,手掌心向下。深呼吸,意在掌沿及足掌外侧小趾一线。片刻,觉身心平静。
守足内踝下和内踝后侧部位。待小腿内侧下缘有气下于此处,则守足心涌泉穴,自有阴凉之肾经之气从足内踝下到达涌泉。顿觉睡意起,肾脏经络之气已从根本处激发。 ——-如肾气太衰,守侯不起气感,只有采用按穴导引手法(用手拇指轻柔内踝后太溪、大钟、水泉三穴位引气)。
守住,待涌泉穴至内踝后气感明显。意守前阴下会阴穴,稍久,肾气沿经络而上。此时,经气已通但还弱小,宜轻轻用呼吸引领经气沿大腿、小腿内侧下缘在会阴和涌泉间来回,待经气在经络中来回无阻。守住会阴穴,觉前阴温煦则可以从会阴穴转守两肾区,引经气通达肾脏。此时,应用呼吸从肾区到涌泉穴之间来回导引细长深呼吸。觉得已经通畅,则不用呼吸引领,意识感知即可。
经络之气至肾,自己当细细体会胀、痛、痒等肾区反应,知肾之虚耗亏损之深。
(二)
待两肾区肾经络之气贯注盘旋,痛楚减轻、消失。守住两肾区,渐渐觉得两肾之间命门胀、隐痛、热,阳气贯注。此时肾中真阳之气激发!宜守侯,壮大。
若已满足,请曲臂,两肘平肩。以两肘和两足跟为支点,尽量使身躯抬起离床。如此动作三次,固气于肾,起床。
(三)
第二阶段。意识、呼吸自然贯通涌泉至肾区,守肾区片刻,后腰脊中穴至命门穴一段,阳气激发、贯注。与上腹部胃阳明经阳气相激发,任脉建里穴至中脘穴温暖和煦。前后阳气相映、相感,渐渐壮大,守住即可。
至此,先天命门之火已燃,后天脾胃阳气滋生,渐成壮大之势。食欲振旺,精力开始恢复。当静心调养。
仍受命门穴与腹部阳热,渐觉腹中阳气下注,前阴温煦,膀胱热。守,片刻。膀胱阳热之气激发后腰阳关穴至腰眼穴一段,胀而热,上下贯注。行膀胱真阳化气之功,令阳气有源。此前后相激发不久,胸中真阳之气焕发,一点温暖从胸中升起。守住这宗气之源,待自然激发督脉中至阳穴中真气,守住。不久,督脉之气缓慢上下移动贯注,最后贯通督脉。不可用呼吸意识引导,体察其运行即可。
(四)
贯通督脉后,气沿后项贯注上头顶。口中津生,源源不断吞下。随后,气在头面各经贯注,耳、鼻、眼、口、唇无一不到。后至肩颈颔处贯注,至双手。此时,双手当叠于上腹前,左下右上,两掌相对。
稍久,上臂气贯通,感应两肋。守两肋,气从身侧下小腹。守髋部,气贯通下肢。此
刻,全身上下感觉无内无外,浑身暖和。
最后,气停于两太阳穴。当站桩。外八字,两脚比肩宽,。下蹲,重心降低。两脚各指头放松,不可抓地。
两掌屈大指,呈十字手(左在外右在内),距面部半尺,守住。
把着意点放在小指头及掌沿至上下臂外侧与双肩峰和两肩胛骨上沿(系手太阳经所过),从小指头开始沿经呼吸导引。待意气合一,引入动作导引:呼气,两手及臂以肩带动,往侧分开。至平肩时停,掌沿往外撑,深长呼吸一次。再呼气时,掌沿相对往两肩环抱,至肩前停。如此五遍。两掌十字手停于下颔前,朝前推,呼气;收回,吸气。气既下达腹部。至此,全身真阳之气贯注透达。功毕。可双手轻轻按揉两肋和乳跟上下胃经一线。最后双掌轻搓面部,十指插入发中梳理,按摩后项风池、风府穴及附近。
此全套导引之法,前期可分阶段进行。纯熟后,可一日一次或两日一次,选在下午或者夜初进行。
在何种境界。切不可将其它功法混用。
望有意修炼者珍惜!足够一生之养!
至于,通手臂其余两阳经已经不属养生范围,暂不讲述。功法, 修炼, 养生导引法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肾经导引补肾法是一种结合了中医经络学和气功理论的养生方法,旨在通过调理肾经,促进气血流畅、增强肾脏功能,以达到补肾强身、延年益寿的效果。本文将从肾经导引补肾法的基本原理、实施方法、适用人群和注意事项四个方面详细探讨此法。首先,我们将介绍肾经导引的基本概念和其在补肾中的作用;接着阐述具体的导引练习和技巧;随后探讨此法适用于哪些人群及其健康益处;最后,提供一些实践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以确保效果的最大化。通过全面的分析,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肾经导引补肾法,进而实现健康生活。
1、肾经导引补肾法的基本原理
肾经导引补肾法的核心思想源于中医学的五行理论及经络学说。肾脏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先天之本”,其功能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肾经导引法通过激活肾经的气血流动,调整肾脏的能量状态,从而增强肾气,提升肾脏功能。肾经的路径和功能在经络学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肾经导引正是通过调节这一经络的气血流动,补充肾气,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通过中医理论,肾经导引补肾法通过物理性和生理性双重作用来调节身体。导引动作主要通过按摩、拉伸、压迫等方式促进肾经气血的流动,有助于刺激肾脏周围的经络,从而有效调理肾脏的能量。与传统药物治疗相比,肾经导引法更加注重身体的自然调节,避免了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肾经导引补肾法还强调“肾藏精”这一重要概念。通过有意识地调节肾气流动,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自然界的能量,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实践表明,长期坚持肾经导引补肾法,不仅能够提升肾功能,还能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免疫力,进而延缓衰老。
2、肾经导引的实施方法
肾经导引的实施方法以舒缓、深层的动作为主,通常包括呼吸法、按摩法和运动法三种基本技巧。首先是呼吸法,通过调整呼吸频率、深度,配合肾经的导引动作,能够更好地调动身体的气血流动,达到补肾的效果。尤其是深呼吸可以增加体内的氧气含量,促进肾脏及周围经络的血液循环。
其次是按摩法,通过按压特定的肾经相关穴位,帮助气血进入肾脏及周边区域,增强肾气的流动。常用的按摩穴位包括“太溪”、“涌泉”等,这些穴位通过指压的方式,能够直接刺激肾脏区域,增强肾脏的功能。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引起反效果。
最后是运动法,肾经导引强调的运动并非剧烈运动,而是通过温和的拉伸、扭转等动作,帮助调整经络的气血运行,增强肾脏功能。常见的运动包括太极拳、八段锦等,特别是这些传统气功,通过缓慢而有节奏的动作,可以达到对肾经的有效调理。
3、适用人群与健康益处
肾经导引补肾法适用于各类人群,尤其对于肾虚的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现代人由于生活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等原因,肾虚现象较为普遍,表现为乏力、腰膝酸软、失眠、耳鸣等症状。此时,通过肾经导引法能够有效调理肾脏功能,缓解上述不适。
此外,老年人群也是肾经导引补肾法的重要适用对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肾气逐渐亏虚,肾脏功能逐步下降。通过肾经导引的练习,可以有效延缓衰老过程,增强体力和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尤其是结合缓慢的运动和深层的呼吸,能够有效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
年轻人群体同样可以通过肾经导引法来提升身体的抗压能力,增强体质。现代社会中,许多年轻人面临着高压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容易出现肾气不足的症状。通过肾经导引,不仅能够缓解压力,还能提高身体的整体健康水平,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4、肾经导引补肾法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肾经导引补肾法时,首先要保持放松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肾经导引法强调的是身心合一,只有在放松的状态下,才能够更好地调动气血,达到补肾的效果。如果心情焦虑或过于急功近利,可能会导致练习效果打折。
其次,练习时要注意适度。肾经导引法并非是一项剧烈的运动,过度练习反而可能伤害身体。尤其是按摩和按压的力度要适中,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负担。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练习,以确保动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最后,肾经导引法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见到显著的效果。短期内难以观察到明显的变化,但只要坚持下去,肾气将逐步增强,身体各项功能都会得到有效调节。因此,建议将其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形成习惯,逐步提升健康水平。
总结:
肾经导引补肾法是一种有效的自然养生法,能够通过调节肾经的气血流动,达到补肾强身的效果。其方法简单且易于操作,适合各类人群,特别是那些存在肾虚、疲劳等问题的群体。通过持续练习,能够改善身体的各项机能,提升生活质量。总体来说,肾经导引法既是一种科学的养生方法,也是深刻的中医智慧的体现。
因此,无论是为了治疗肾虚症状,还是为了增强体质,肾经导引补肾法都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养生方法。通过合理的调整和科学的练习,每个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到这一健康法则带来的益处。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