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财政续志 1988-2005 2006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歙县财政续志 1988-2005
内容简介: 本志上限自1988年1月1日,下限至2005年12月31日,但为保证叙述的完整性,部分行文突破上下限。 二、本志依据事物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按“横排门类,纵写史实”的原则,分大事记、机构人员、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管理、乡镇财政、农业税收管理、农村税费改革、国债、国有资产管理、附录、后记十二大类,以及彩图、表格、附文等内容。
编纂人员:方有正
编纂单位:歙县财政局
内容时限:1988-2005
出版时间:2006年
目录
封面
歙县财政续志
题词
图片
编纂委员会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机构人员
第二章 财政收入
第三章 财政支出
第四章 财政管理
第五章 乡镇财政
第六章 农业税收管理
第七章 农村税费改革
第八章 国债
第九章 国有资产管理
附录:财政名人
后记
· 歙县财政续志 1988-2005 2006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歙县财政续志 1988-2005 2006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歙县财政续志 1988-2005 2006年版》是一部全面记录地方财政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它不仅承载了歙县财政管理在十八年间的历史印记,也展示了改革开放背景下地方财政在制度创新、经济调控和社会保障中的多重作用。本文将从编纂背景与史料价值、财政体制与管理变迁、经济发展与财政支撑、社会建设与民生保障四个方面,对该书的内容进行细致阐述。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梳理,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歙县财政工作的演变逻辑,体会地方财政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结合全书所揭示的规律,文章对整体内容进行总结,既强调财政工作对地方发展的支撑作用,也提出其现实意义与启示。
1、编纂背景与史料价值
《歙县财政续志 1988-2005 2006年版》的编纂,承接了前期财政志书的脉络,延续了志书体例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它以真实的财政数据、完整的政策沿革和详尽的制度记载,构筑了地方财政发展的历史档案。这不仅是对过去工作的回顾,也是未来财政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
从时间跨度来看,该书覆盖了1988年至2005年十八年的财政工作,这一时期正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财政体制逐步完善的关键阶段。志书紧密结合国家大环境与地方实际,展现了歙县财政在大局中的定位,体现出地方与中央政策互动的特征。
在史料价值方面,书中不仅有统计数字与政策文件,还保存了大量地方经验与实践案例。这些资料对于研究区域财政史、地方治理模式以及宏观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具有不可替代的参考意义。
2、财政体制与管理变迁
1988年至2005年,是中国财政体制不断调整和深化改革的时期。《歙县财政续志》详细记录了分税制改革、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财政监督机制强化等重要内容,反映了地方财政管理模式的变化轨迹。
随着分税制的推行,地方财政收入来源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歙县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探索增加地方财力的方式,如加强税收征管、拓宽非税收入渠道等,这些举措使得县域财政逐渐具备更强的独立性和调控力。
此外,志书也展示了财政管理现代化的过程,包括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行部门预算编制、引入财政绩效考核机制等。这些管理方式的更新,不仅提升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也增强了公共资源分配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3、经济发展与财政支撑
财政工作与经济发展始终密不可分。《歙县财政续志》全面反映了歙县财政对地方经济建设的支撑作用。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的投入,财政成为推动县域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
在产业发展方面,志书提到财政资金对农业现代化、乡镇企业发展、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支持。这些投入不仅改善了县域产业结构,也增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财政收入不断提升,形成了良性循环。财政收入的增长又反过来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更多资金保障,促进了区域经济实力的整体提升,体现了财政与经济互动发展的规律。
4、社会建设与民生保障
财政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支撑者,更是社会公平与民生保障的重要保障机制。《歙县财政续志》在这一方面的记载,体现出财政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扶贫救助等领域的积极作用。
在教育方面,财政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基础设施,保障教师待遇,推动了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医疗方面,财政资金支持县域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强化基层医疗条件,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志书还详细记录了财政在社会救助和扶贫方面的努力。通过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对困难群体的补助力度,财政成为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支撑。可以说,这一时期的财政,承担了经济与社会双重责任。
总结:
总体来看,《歙县财政续志 1988-2005 2006年版》是一部内容翔实、资料丰富、结构严谨的财政志书。它通过真实的财政数据和政策记载,全面展现了歙县在改革开放深化背景下财政工作的全貌。书中既有制度变迁的轨迹,也有经济社会发展的印迹,充分体现了地方财政在区域治理体系中的关键地位。
更为重要的是,该书不仅是财政史料的积累,更是一部实践经验的总结。它让我们看到财政如何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障社会公平与公共服务。今天重新阅读这部志书,不仅有助于理解地方财政发展的历史逻辑,也为新时代财政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