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水利志 1991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榆中县水利志》
内容简介: 《榆中县水利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以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相统一,为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一、志书上限自事物的发端,以有史料记载的西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起,下限止于1990年。
编纂人员:金培华
编纂单位:《榆中县水利志》编辑室
目录
封面
榆中县水利志
题词
《榆中县水利志》编纂领导小组
《榆中县水利志编辑组》
图片
序
凡例
《榆中县水利志》正误表
目录
大事记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水土资源
第三章 水旱灾害
第四章 水利建设
第五章 水利管理及渔业生产
第六章 水土保持
第七章 农电建设
第八章 水政、人物
附记
杂录
编后
版权页
· 榆中县水利志 1991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榆中县水利志 1991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榆中县水利志 1991年版》是一部集中反映榆中县水利发展历程、基础条件、工程建设及社会经济影响的重要文献。本文将从全书的成书背景与编纂价值、自然地理条件与水资源特征、主要水利工程与技术实践、社会经济与未来影响四个方面进行深入阐述。通过多层次的解读,可以清晰看到榆中县在黄土高原特殊自然环境下,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展水利建设,解决干旱缺水、农业灌溉及城乡供水问题,并推动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文章将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既展现志书的学术与资料价值,也凸显其对地方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借鉴意义。最终,我们将总结《榆中县水利志 1991年版》的独特价值和长远影响,勾勒出榆中县水利事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画卷。
1、编纂背景与史志价值
《榆中县水利志 1991年版》的编纂是在地方志全面复兴的历史背景下完成的。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国各地逐步恢复和重视志书编纂工作,榆中县也借此机遇,将水利事业的发展历程系统整理。这不仅是对地方水利历史的总结,更是为未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举措。
从文献角度来看,该志书内容详实,涵盖了榆中县水利从古至今的发展轨迹。它不仅收录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还系统归纳了各类水利工程的建设数据和运维情况,为研究地方历史、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参考。
此外,志书的编纂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20世纪末期,榆中县经济正处在转型与发展阶段,水利问题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通过总结经验与教训,该志书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工程规划的科学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
2、自然条件与水资源特征
榆中县地处黄土高原,地貌以黄土丘陵和沟壑为主,地形复杂多样。这种地貌条件决定了水土流失严重、河流补给不足的自然问题,水资源的分布极为不均衡。志书对此进行了详尽记录,为后人研究该地区自然环境与水资源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气候方面,榆中县属于典型的温带半干旱气候,降水集中且年际变化较大。这种不稳定的水文条件对农业和人居环境造成直接影响,志书中通过长期监测和历史资料的对比,总结了降水规律及其对水利工程设计的意义。
在水资源分布上,志书记载了黄河支流湟水河及境内众多小型河流、泉源的特征。它详细分析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揭示了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衡性,这为制定科学的引水、蓄水和节水措施奠定了基础。
3、重点工程与建设成就
《榆中县水利志 1991年版》对县域内各类水利工程进行了系统记载。从小型引水渠道到大型水库,从农田水利设施到城乡供水系统,都有清晰的描述。这些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干旱缺水问题,改善了农业灌溉条件。
志书特别强调了灌区建设的成果。通过兴修渠道、推广节水灌溉,榆中县逐步形成了以渠系灌溉为主的农业生产体系,有效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这些经验为后续水利工程的规划提供了宝贵借鉴。
同时,志书对水土保持工程也有详细记载。榆中县地处水土流失严重区,通过修建梯田、植树造林、修建淤地坝等措施,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增强了蓄水能力。这些措施不仅体现了工程建设的成就,更展示了人地关系的协调智慧。
4、社会影响与发展前景
水利事业的发展直接推动了榆中县社会经济的进步。志书指出,随着水利工程的完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农田产出水平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这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也为地方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城乡供水方面,志书特别提及水利工程对城市基础设施的保障作用。通过合理规划与建设,县城居民饮水条件得到改善,水利事业与社会公共服务的结合更加紧密,这对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展望未来,志书对榆中县水利发展提出了方向性意见。它强调节约用水、科学调配与生态保护并重,提出了继续完善水利工程体系、加强科技应用、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路。这些内容不仅是对历史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启示。
总结:
《榆中县水利志 1991年版》作为一部系统总结地方水利事业的志书,不仅在史料价值上具有重要地位,更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了现实指导作用。从编纂背景到自然条件,从工程成就到社会影响,志书展示了榆中县人民在艰苦环境中治理水土、兴修水利的智慧与努力。
它所记录的历史经验与发展轨迹,不仅为研究榆中县的发展提供了真实依据,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水利治理提供了参考。今天重读此书,仍能从中汲取经验,激发思考,推动地方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