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概况 2008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书名】:《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概况》
【作者】:李洪武主编
【出版社】:北京:民族出版社
【时间】:2008
【页数】:259
【ISBN】:9787105085682
第一章 地理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地域位置
二、地质
三、地貌
四、气候
五、土壤
第二节 物产资源
一、植物资源
二、动物资源
三、矿产资源
四、水资源
第三节 人口与民族
一、人口
二、民族
第四节 行政区划
一、县城
二、乡镇
第五节 名胜古迹
一、文物古迹
二、风景名胜
第二章 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
第一节 历代行政区划设置
一、建置沿革
二、行政区域
第二节 人民政权的建立
一、点燃革命火种,建立革命武装
二、建立人民政权
第三节 土地改革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
一、农业合作化运动
二、手工业的合作化
三、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五节 改革开放
一、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
二、改革农村经营管理体制,取消生猪派购政策
三、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四、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成果喜人
五、政治经济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
第一节 自治地方的建立
第二节 自治机关的建设
一、县人民代表大会建设
二、自治县人民政府建设
第三节 法制建设
一、民族立法
二、依法行使自治权
三、开展普法工作
四、执法检查与监督
第四节 民族关系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民族关系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民族关系
第五节 人民生活
第四章 农业
第一节 农业
一、农业机构
二、生产水平
三、农业技术推广
四、农业机械的应用
第二节 林业
一、森林资源
二、绿化造林
三、森林保护
四、森林病虫害防治
五、农村能源建设
六、林业产业开发
七、林业机构
第三节 畜牧业
一、畜牧业的地位和作用
二、机构
三、基础设施
四、畜禽品种
五、饲草饲料
六、发展状况
七、市场贸易
八、科技成果
第四节 渔业
一、渔业发展
二、养殖方式
三、新品种推广
四、科技成果
第五节 水利
一、水利建设
二、治理
三、抗旱防洪
四、管理机构
第五章 工业
第一节 能源生产
第二节 工业企业
一、墨江水泥厂
二、墨江县白糖厂
三、墨江松香厂
四、印刷厂
第三节 特色工业
一、墨江金矿
二、墨江酒厂
三、墨江橡胶加工厂
四、紫(虫)胶厂
五、茶厂
第四节 民族传统工业
一、织染、刺绣
二、篾帽
第六章 交通通信
第一节 公路
一、国道
二、省道
三、县乡道
四、村组公路
第二节 水路
第三节 邮政
一、邮政机构
二、省内干线邮路
三、邮政业务
第四节 电信
第七章 财政金融
第一节 财政
一、财政收入
二、财源建设
三、财政支出
四、财政管理
第二节 税收
一、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税收变化
二、国税
三、地税
第三节 金融
一、中国人民银行墨江支行
二、中国农业银行墨江县支行
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墨江县支行
四、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墨江支行
五、中国工商银行墨江县支行
六、墨江县农村信用合作社
七、银监会思茅分局墨江办事处
第四节 保险
一、财产保险
二、人寿保险
第八章 贸易
第一节 国内贸易
第二节 对外贸易
第三节 民族贸易
第九章 旅游
第一节 旅游资源
一、自然资源
二、人文旅游资源
三、旅游资源分布
第二节 旅游景点
一、墨江太阳广场
二、北回归线标志园
三、历史名镇——碧溪古镇
四、茶埠古镇——通关
五、人间仙境——老毛寨草场湿地
六、墨江文庙
七、泗南江桫椤林
八、享受淘金快乐的哈尼族山寨——癸能
九、双龙烧烤城
十、河西双胞井
十一、龙泉滚珠
第三节 旅游服务与设施
第四节 旅游经济
一、区位优势
二、资源优势
三、客源市场优势
四、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十章 对外开放
第一节 招商引资
一、积极扩大对外招商引资
二、实施温饱试点村工程
三、积极争取对口帮扶
第二节 对外交流
第三节 对外经济技术协作
第十一章 社会事业
第一节 教育
一、教育机构
二、学前教育
三、小学教育
四、中学教育
五、高中教育
六、希望工程
七、教师队伍
第二节 科学技术
一、机构设置
一、科技推广与发展
第三节 文化艺术
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二、文化基础设施
第四节 广播影视
一、广播
二、电视
三、电影
第五节 体育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二、学校体育工作
三、职工体育
四、农民体育
五、老年人体育
六、残疾人体育
七、竞技体育
八、体育经费及场地设施
第六节 医疗卫生
一、卫生监督
二、药品监督管理
三、爱国卫生
四、医疗
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第七节 民族医药
一、民间中草药
二、县中医院
三、乡村中草医
第八节 社会保障
一、社会保险
二、农村特困户救灾救助
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四、双拥和优抚安置
第十二章 城乡建设
第一节 城镇建设
一、建设规划
二、城市供水
三、公共场所建设
四、道路网建设
五、供气、垃圾处理、照明、园林绿化、市政建设
第二节 小城镇建设
一、通关镇建设
二、鱼塘乡集镇建设
三、碧溪古镇建设
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
第一节 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
一、环境现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环境保护措施
一、污染治理
二、污染防治
三、生态环境保护
后记
修订后记
· 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概况 2008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概况 2008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县。2008版的《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概况》全面展示了墨江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等各方面的特点。墨江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以哈尼族文化为代表,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社会经济结构。本文将从墨江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民族特色四个方面,对该县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阐述,力图全面展现其风貌。通过这些内容的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墨江在云南省乃至全国的独特地位。
1、墨江的地理环境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地处滇中、滇南的交界处,距离省会昆明约250公里。墨江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均海拔在1200米到2500米之间。这里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8℃左右,四季温差较小,非常适合农业的发展。墨江的自然景观丰富多样,拥有众多的山川、河流和森林,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当地的生态保护和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墨江地处滇池水系的上游,境内的水资源丰富,主要的河流有墨江、哈尼河等。这些河流不仅为当地的农业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也为县域内的水力发电和工业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此外,墨江还有多个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是云南省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区域。
在地质方面,墨江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境内山势陡峭,峡谷纵深。这样的地形条件使得墨江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矿、铝土矿等资源的开采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总体来看,墨江的自然环境为人类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为生态保护和旅游业带来了挑战。
2、墨江的历史文化
墨江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这里是哈尼族的发源地之一,哈尼族的文化和传统在墨江得到了很好地保存和发扬。墨江的哈尼族文化深受周围民族和地域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风俗、语言、服饰和节庆活动。哈尼族的传统节日,如“哈尼新年”和“水节”,至今仍在墨江各地盛大庆祝。
墨江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县内遗存有大量的古建筑和历史遗迹。如墨江哈尼梯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展示了哈尼族人智慧和勤劳的结晶。哈尼梯田不仅是墨江的农业标志,也是哈尼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梯田,墨江还拥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村寨和民间艺术,如传统的哈尼舞蹈和手工艺品。
在墨江,历史文化的传承不仅仅体现在物质遗产上,更体现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墨江的村民生活节奏较慢,传统的农耕文化深深扎根于这里。人们依靠农田、山林和水源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村民之间的团结和互助精神形成了浓厚的社会文化氛围。
3、墨江的经济发展
墨江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农业为主、工业辅之的特点。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墨江的农业是支撑当地经济的主要力量。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玉米、甘蔗和茶叶。尤其是墨江的茶叶,以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成为了云南省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之一,墨江的茶叶出口到国内外市场,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
除了传统农业,墨江还大力发展工业,特别是以煤炭、铝土矿、金属矿为主的矿产资源开采与加工产业。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加大,墨江的交通网络逐渐完善,成为了滇南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墨江的经济结构逐步发生了变化,从传统农业主导向多元化发展转型。
在旅游业方面,墨江凭借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前来参观哈尼梯田、体验哈尼族的传统节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当地酒店、餐饮、手工艺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墨江经济的增长。
4、墨江的民族特色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除了哈尼族外,还有彝族、汉族、白族等多个民族共同生活。哈尼族是墨江的主体民族,他们有着独特的语言、文字、文化和习俗。哈尼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具有独特的语音特点。虽然哈尼族文字尚未广泛使用,但口头文化和传说故事在当地代代相传。
墨江的哈尼族人非常注重传统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他们的农耕文化。哈尼族的传统农业以水稻为主,注重土地的生态保护和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哈尼族的农田管理技术,尤其是梯田的建设和水利工程,是哈尼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墨江的一大文化亮点。
除了农业,墨江的哈尼族还以其丰富的民间艺术而闻名,如哈尼族的歌舞、音乐、手工艺品等。哈尼族的“哈尼鼓舞”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艺术形式至今在当地的节庆活动中盛行。此外,哈尼族的传统服饰色彩鲜艳,图案独特,展示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和文化的传承。
总结:
通过对“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概况 2008版”的详细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墨江不仅在自然环境上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且其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民族特色也形成了独特的地域优势。墨江的哈尼族文化不仅是当地的宝贵财富,也是云南省乃至整个中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墨江在持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文化的传承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使得墨江在现代化进程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作为一个多民族融合、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未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挖掘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促进产业升级和文化传承,墨江将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