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县供销合作社志 1990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茶陵县供销合作社志
内容简介: 一、本志系茶陵境内供销合作事业的史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恳想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指导思想。 二、本志记事上限民国14年(1925)、合作社创始起,下限至1988年,个别事延至1989年。
编纂人员:焦运林 , 周伯元 , 周张云 , 谭振亚
编纂单位:茶陵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出版时间:1990年
目录
封面
茶陵县供销合作社志
《荼陵县销合作社志》编纂领导小组
《荼陵县销合作社志》编写人员
图片
更正
序言
凡例
目录
大事记
第一章 组织机构
第二章 对私营商业的改造
第三章 扶持商品生产
第四章 农副产品收购
第五章 生产资料供应
第六章 生活资料供应
第七章 饮食和服务业
第八章 商办工业
第九章 企业管理
附录:茶陵县供销合作社首届章程
编后
版权页
· 茶陵县供销合作社志 1990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茶陵县供销合作社志 1990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茶陵县供销合作社志(1990年版)》是一部系统梳理和记录茶陵县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脉络的重要文献,它既反映了供销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在农业生产、商品流通、社会服务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又揭示了当时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背景下供销系统的转型与探索。本文将以该志书为核心,围绕其历史沿革、组织架构、经营特点与社会影响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对志书内容的整理与思考,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经济生活中的关键地位,也能体会到其在不同历史阶段中所面对的挑战与机遇。最终,文章将总结这部志书的价值与意义,既为研究地方经济史提供参考,也为理解当代供销合作体系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借鉴。
1、历史沿革的系统梳理
《茶陵县供销合作社志(1990年版)》的第一大亮点,在于其对供销合作社历史沿革的完整呈现。志书从解放初期合作经济的萌芽开始,逐步记录了供销社的诞生、发展以及壮大过程。尤其在计划经济年代,供销合作社承担了国家与农村之间的桥梁作用,其发展轨迹反映了中国农村经济变革的缩影。
在20世纪50年代,茶陵县供销合作社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逐步建立,志书记载了这一时期农民通过社队经济组织与供销体系形成紧密联系的过程。供销社不仅是农民购买生产资料的重要渠道,也是农副产品进入市场的主要通道。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供销合作社面临新的挑战。志书明确记录了从统一经营到放开经营的转变过程,反映出在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的过程中,供销社如何寻求新的定位。特别是80年代的探索,为90年代以后的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基础。
2、组织架构的逐步完善
在组织架构方面,志书详细描述了茶陵县供销合作社系统自上而下的层级结构。县社作为统筹单位,负责指导全县范围内的基层供销社,其下设有乡镇社和专业合作社,形成了一个覆盖城乡的经营网络。
这种组织架构的完善,使供销合作社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形成统一的经营和管理体系。志书中强调,供销社在物资调配和价格稳定上,依赖于组织系统的层级协作。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不仅保障了农民生产资料的供应,也保证了农产品的顺畅流通。
此外,志书还特别提到,供销合作社在不同历史阶段不断调整组织形式。例如,80年代以后,部分供销社引入承包和责任制,增加灵活性。这样的组织变革,不仅提高了效率,也增强了与市场的适应性。
3、经营特点的深度解析
《茶陵县供销合作社志》全面展现了供销合作社在经营上的特点。最为显著的是“统购统销”与“服务三农”的双重功能。这种双重定位,决定了供销社既是经济组织,又是社会服务机构。
在计划经济年代,供销合作社通过统购统销制度,稳定了农产品市场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志书记载了茶陵县供销社如何在粮食、棉花、油料等大宗商品的流通中发挥调控作用。这一职能不仅关系到地方经济稳定,也关系到国家的宏观调控。
而在改革开放后,供销合作社逐步拓展业务范围,开始经营日用消费品、农机具维修、农技推广等。志书中反映,茶陵供销合作社不断丰富经营内容,以满足农民生产与生活的多样化需求,展现出强烈的适应能力。
4、社会影响的全面体现
供销合作社不仅是经济组织,更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志书中多处提到,供销社的存在,使农民在生产与生活中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提升了农村社会的整体运转效率。
茶陵县供销合作社在推动农村现代化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志书详细描述了供销社如何组织农技培训、推广新型农业技术,并通过服务网络,把国家的政策、物资和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这种功能在当时的农村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此外,志书还揭示了供销合作社对农村社会文化的影响。例如,供销社不仅是物资交流的中心,还常常成为农民沟通信息和交流经验的场所。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凝聚力与整体发展。
总结:
《茶陵县供销合作社志(1990年版)》是一部兼具史料性与研究价值的地方文献,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详尽的历史沿革资料,也全面展示了供销合作社在组织架构、经营特点和社会影响方面的独特作用。通过阅读和研究该志书,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脉络。
从历史到现实,供销合作社既是过去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天探索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参照。《茶陵县供销合作社志》通过1990年的视角,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研究样本,更为供销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历史镜鉴。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