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志 东北地区卷_2007版_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书名】:《中国民用航空志 东北地区卷》
【作者】:徐奇长主编
【出版社】: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
【时间】:2007
【页数】:680
【ISBN】:7801107985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体制
第一节 沿革
第二节 体制改革
第二章 机构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第二节 空中交通管理机构
第三节 航空运输机构
第四节 机场经营机构
第五节 航空油料机构
第六节 航站机构
第七节 通用航空机构
第一章 航空运输机场
第一节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
第二节 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
第三节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
第四节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
第五节 长春大房身机场
第六节 佳木斯机场
第七节 吉林机场
第八节 牡丹江海浪机场
第九节 丹东浪头机场
第十节 齐齐哈尔三家子机场
第十一节 黑河机场
第十二节 延吉朝阳川机场
第十三节 朝阳机场
第十四节 锦州小岭子机场
第十五节 沈阳东塔机场
第十六节 哈尔滨马家沟机场
第二章 通用航空机场
第一节 辽宁省内通用航空机场
第二节 黑龙江省内通用航空机场
第三节 吉林省内通用航空机场
第一章 活塞螺旋桨式飞机
第一节 里2型飞机
第二节 安2型飞机
第三节 伊尔14型飞机
第四节 运11型飞机
第五节 运5型飞机
第六节 海燕650B型飞机
第七节 GA-200型飞机
第八节 农林5A型飞机
第九节 空中农夫PL-12/T.400型飞机
第十节 M-18A型飞机
第二章 涡轮螺旋桨式飞机
第一节 安24型飞机
第二节 运7型飞机
第三节 大篷车C-208B型飞机
第四节 运12型飞机
第五节 双水獭DHC-6型飞机
第三章 涡轮风扇喷气式飞机
第一节 三叉戟型飞机
第二节 麦道82型飞机
第三节 伊尔86型飞机
第四节 空客300-600R型飞机
第五节 麦道90型飞机
第六节 空客321-231型飞机
第七节 空客319-132型飞机
第四章 涡轮轴式直升机
第一节 米8波型直升机
第二节 贝尔212型直升机
第三节 米171型直升机
第四节 小松鼠AS-350B型直升机
第五节 海豚SA-365N型直升机
第六节 直9型直升机
第七节 B-2B型直升机
第一章 人员构成
第一节 飞行人员
第二节 空中乘务员
第三节 航空安全员
第二章 机组配置
第一节 飞行人员配置
第二节 乘务人员配置
第三节 安全人员配置
第三章 空勤人员培训
第一节 飞行人员培训
第二节 乘务人员培训
第三节 航空安全员培训
第一章 国内航线航班
第一节 非执管国内航线航班
第二节 执管国内航线航班
第二章 国际航线航班
第一节 非执管国际航线航班
第二节 执管国际航线航班
第三章 特殊管理国内航线航班
第一节 至香港航线航班
第二节 至澳门航线航班
第一章 机构
第一节 运输管理机构
第二节 航空公司运输机构
第二章 运输
第一节 旅客运输
第二节 货邮运输
第三节 专包机运输
第三章 服务
第一节 售票服务
第二节 候机服务
第三节 空中服务
第四节 货运服务
第四章 运价
第一节 旅客运价
第二节 货物运价
第三节 邮件运价
第四节 快递运价
第五节 专机与包机运价
第六节 优惠运价
第一章 农牧业飞行
第一节 防治农业病虫害
第二节 飞播种草
第三节 化学除草
第四节 根外追肥
第二章 林业飞行
第一节 飞播造林
第二节 防治林业病虫害
第三节 航空护林
第三章 工业航空
第一节 航空摄影
第二节 航空物探
第四章 特种飞行
第一节 抢险救灾
第二节 游览飞行
第五章 作业组织与收费
第一节 组织与实施
第二节 收费标准
第一章 设施设备
第一节 机库
第二节 维修厂房
第三节 维修设备
第二章 机务维修
第一节 外场维护
第二节 内场修理
第三节 技术援助
第四节 技术立法
第一章 机构
第一节 空中交通管理管制机构
第二节 航行情报机构
第三节 通信导航机构
第四节 航空气象机构
第二章 空中交通业务管理
第一节 管制管理
第二节 情报管理
第三节 通信管理
第四节 气象管理
第三章 空中交通管制
第一节 飞行管制
第二节 飞行签派
第三节 现场协调
第四章 航行情报
第一节 航行资料
第二节 情报服务
第五章 通信导航
第一节 通信
第二节 导航
第六章 航空气象
第一节 气象保障
第二节 航空危险天气报告
第三节 机场气象特征
第一章 供应与调拨
第一节 供应
第二节 调拨
第二章 送修与索赔
第一节 送修
第二节 索赔
第三章 设施与管理
第一节 航材库
第二节 航材管理
第一章 航油购置
第一节 进口航油
第二节 国产航油
第二章 航油运输
第一节 桶装运输
第二节 槽车运输
第三节 管道运输
第四节 油船运输
第三章 飞机加油
第一节 加油设备
第二节 油价与结算
第三节 油量携带
第四章 油库
第一节 辽宁省内油库
第二节 吉林省内油库
第三节 黑龙江省内油库
第五章 经营管理
第一节 计划管理
第二节 财务管理
第三节 质量管理
第四节 设备管理
第五节 计量管理
第一章 飞行标准管理
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二节 飞行技术管理
第三节 飞行人员执照资料管理
第四节 飞行运行管理
第五节 航空卫生管理
第二章 适航管理
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二节 初始适航管理
第三节 持续适航管理
第三章 运输服务管理
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二节 运输生产经营管理
第三节 销售代理人管理
第四节 运输服务质量管理
第四章 民用机场管理
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二节 机场使用许可证制度
第三节 机场运行管理
第四节 通用航空机场使用与管理
第一章 飞行安全
第一节 安全管理
第二节 专机飞行安全
第三节 空中交通安全
第四节 安全飞行奖章
第五节 飞行事故
第二章 空防安全
第一节 安全检查
第二节 空中防范
第三章 地面安全
第一节 治安保卫与净空安全
第二节 航空器与飞行区监护
第三节 隔离区与交通安全
第四节 航空油料安全
第五节 消防安全
第四章 安全监察与教育
第一节 安全监督与评估
第二节 应急救援
第三节 安全教育整顿
第一章 科技应用与成果
第一节 项目开发与试验
第二节 科技成果
第二章 计算机应用与管理
第一节 信息系统应用
第二节 设备与设施
第三节 计算机2000年问题
第一章 专业学校
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二节 教学管理
第三节 教师队伍
第四节 教学设施与设备
第二章 学历教育与培训
第一节 学历教育
第二节 职工培训
第一章 传略
第二章 简介
第一节 副厅(局)以上单位正职领导
第二节 老红军与“两航”起义人员
第三章 名录
第一节 英雄模范
第二节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第三节 先进集体
第四节 部分高级职称人员
重要文件
资料
编后记
· 中国民用航空志 东北地区卷_2007版_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中国民用航空志 东北地区卷_2007版_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中国民用航空志 东北地区卷_2007版_》是一部系统梳理东北地区民用航空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它以翔实的资料、丰富的史实和鲜明的地域特色,为读者展现了中国东北地区民航事业的发展全貌。本文将从历史沿革、基础设施、航空企业和区域贡献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深入探讨东北民航从起步到发展的轨迹。从早期航线的开通、机场的建设,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制度改革与现代化升级,再到航空企业的成长壮大,以及东北民航在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中的地位,该卷志书均有详尽记载。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东北民航不仅是区域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在经济振兴、文化交流和对外开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以史实为依据,结合该书的重点内容,全面剖析东北民航事业的发展脉络,最终呈现出一幅鲜活的区域航空发展图景。
1、东北民航历史沿革
东北地区民航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时主要由外国航空公司开通部分航线,服务对象有限,航运规模极小。然而这一阶段奠定了东北民航最初的雏形,为后续发展提供了经验与启示。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民航进入了国家主导的发展阶段。中央政府将东北视为工业重地,民航随之得到快速扩展。特别是在上世纪50至70年代,东北民航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航线网络,连接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为区域发展注入活力。
改革开放后,东北民航迎来了快速成长时期。国际航线的开通以及国内市场的放开,使该地区航空运输能力迅速增强。到21世纪初,东北民航在全国民航版图中的地位逐渐凸显,《东北地区卷》对此过程进行了翔实记述。
2、航空基础设施建设
东北民航的发展离不开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撑。从哈尔滨、沈阳、长春、大连等主要机场的建设与扩建,到中小城市支线机场的逐步布局,基础设施的完善极大提升了区域民航的运行能力。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东北地区注重兼顾区域性与国际性。大型枢纽机场不仅满足国内航线需要,还积极引入国际航班,推动了东北与日韩、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形成了独特的区位优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场设施不断升级。自动化导航、现代化航站楼、完善的地面服务体系,使东北民航整体运营水平达到全国先进水平。这些成就充分体现在《东北地区卷》的详尽资料中,展现了该地区对民航事业长期的投入与重视。
3、航空企业的成长
东北地区的航空企业在中国民航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早期由国家统一管理,逐渐发展为拥有多家区域性航空公司和基地航空企业。这些企业在航线开拓、服务提升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中国国际航空、南方航空、东方航空在东北的分公司,以及吉祥航空、奥凯航空等在此设立运营点,推动了市场多元化和竞争格局的形成。民航企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运输能力,也提升了服务水准。
航空企业的发展还直接促进了东北地区就业与产业链延伸。从飞机维修、地面服务到航空物流,民航产业逐渐形成完整的生态体系,推动区域经济实现多维度增长。
4、东北民航区域贡献
东北民航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推动区域发展的战略力量。在经济层面,它有效缩短了东北与全国其他地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时空距离,加速了人员与货物的流动。
在社会与文化层面,航空运输为东北与外界的交流提供了便捷条件。学术交流、文化活动和旅游往来,都因航空的发展而变得更加高效。东北的冰雪旅游、边境贸易因航空运输而焕发活力。
在国家战略中,东北民航承担了对外开放的重要使命。借助独特的地理位置,它成为中俄、中日韩之间的重要交通桥梁。无论是经济合作,还是外交交流,东北民航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总结:
《中国民用航空志 东北地区卷_2007版_》是一部全面而系统的地方民航志书,它通过详实的资料与科学的编排,再现了东北民航从起步、发展到壮大的完整历程。从历史脉络到基础建设,从航空企业到区域贡献,都能清晰感受到东北民航在国家交通与区域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通过对该卷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认识到民航不仅是一种交通运输方式,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对外开放的重要力量。东北民航的发展历程,既是中国民航事业的重要缩影,也是区域振兴和国家战略实施的有力支撑。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