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分蓄洪工程志 2012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洪湖分蓄洪工程志
内容简介: 凡 例 一、《洪湖分蓄洪工程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 坚持实事求是和“述而不论”的原则,力求全面、系统、真实地记载洪湖分 蓄洪区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历史与现状。 二、时间断限,上限确定为1972年,个别事件根据记述需要适当追溯到 事件的发端;下限确定为2012年12月,2013-2014年发生的重要事件记入 “大事记”;洪湖东分块工程是1999年国务院确定修建的重要工程,根据前期 工作进展情况,本志收录了国家有关部委的审批文件。 三、本志体例采用述、志、记、图、表
编纂人员:张文亮
编纂单位:《洪湖分蓄洪工程志》编纂办公室
内容时限:1972-2012
出版时间:2012年
出版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目录
封面
版权页
编纂委员会
评审委员会
图片
序一——《湖北省水利志丛书》总序
序二
序三
序四
前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章 区域环境
第二章 长江河道
第三章 规划设计
第四章 工程建设
第五章 工程管理
第六章 防洪抗灾
第七章 综合经营
第八章 管理机构
第九章 堤防科技
第十章 文化建设
第十一章 人物·艺文
大事记
附录
后记
封底
· 洪湖分蓄洪工程志 2012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洪湖分蓄洪工程志 2012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洪湖分蓄洪工程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防洪与水资源调控工程,其在保障区域安全、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洪湖分蓄洪工程志 2012年版》以详实的资料、清晰的脉络和系统的研究,全面记载了该工程的规划、建设、运行及社会影响。这本志书不仅是工程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更是研究长江防洪战略、湖区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参考。本文将围绕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其一,工程建设历程,梳理洪湖分蓄洪工程从设想到实施的全过程;其二,防洪调蓄功能,解析工程在区域防洪体系中的关键作用;其三,生态与环境意义,探讨工程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环境条件方面的成就与挑战;其四,社会与经济影响,剖析工程对区域农业、渔业、交通及社会民生的推动作用。通过对这四个维度的系统性阐述,力求还原《洪湖分蓄洪工程志 2012年版》的价值内涵,并揭示洪湖工程对于当代与未来的深远意义。
1、工程建设历程梳理
洪湖分蓄洪工程的建设历程,是长江流域治水历史的重要篇章。从上世纪中期开始,随着长江洪水频发,国家逐渐认识到在中下游建立大型分蓄洪区的必要性。洪湖,作为长江中游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地势低洼、蓄水条件良好,因而被确定为重要的分蓄洪区。这一决策不仅是基于地理与水文条件的考量,更是对区域防洪格局的整体规划。
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洪湖分蓄洪工程经历了多次勘测、论证和试点。从最初的规划方案,到逐步形成系统的堤防、涵闸和分洪设施,工程凝聚了大量科研人员与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特别是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国家防洪战略的升级,该工程建设力度加大,逐步实现了分蓄洪功能与日常水资源利用相结合。
《洪湖分蓄洪工程志 2012年版》在编纂过程中,对工程建设的时间线、政策背景和技术进步均有细致记录。它不仅反映了工程物理层面的推进,也折射出国家治理理念的变迁与现代治水观念的深化。
2、防洪调蓄核心功能
洪湖分蓄洪工程最核心的功能在于防洪调蓄。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但洪水风险极高。洪湖通过其广阔的湖面与蓄水能力,在关键时期分担长江主流及支流的洪峰流量,有效缓解了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
工程的运作机制,主要体现在科学调度与应急分洪。当长江出现超标准洪水时,通过开闸分洪、调蓄湖水,能够显著降低武汉、荆州等重要城市的洪水威胁。这种“蓄而不决”的防洪理念,使洪湖成为长江防洪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洪湖分蓄洪工程志 2012年版》对多次洪水事件的应对情况做了详实记载。通过具体案例,可以看到洪湖分蓄洪区在实践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例如在1998年特大洪水中,洪湖及时分蓄洪水,为保障长江堤防安全和沿岸人民生命财产立下了重要功劳。
3、生态与环境保护意义
除了防洪功能,洪湖分蓄洪工程在生态与环境方面的意义也不容忽视。洪湖是国家重要的湿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栖息着大量珍稀鸟类与鱼类。工程在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始终将生态保护作为核心考量之一。
在志书中,对洪湖湿地保护政策、生态补水措施及渔业资源恢复都有详尽描述。通过合理调度湖水,维持湖区水位动态平衡,既保证了分蓄洪功能,又为水生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境。生态工程与水利工程的有机结合,是洪湖分蓄洪工程的鲜明特色。
当然,工程在运行中也面临环境挑战。例如,洪水频繁进入湖区,可能导致水质富营养化、渔业资源波动。对此,志书中也客观反映了相关问题,并提出治理对策,如加大生态补偿、优化渔业养殖结构、提升湿地修复力度。这些努力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4、社会与经济深远影响
洪湖分蓄洪工程不仅是一项水利设施,更深刻影响了区域的社会与经济发展。湖区周边农业在水利调控下,获得了更为稳定的灌溉水源,农田防涝抗旱能力显著增强。稻作、油菜等农作物产量提升,为当地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渔业经济也是洪湖的支柱产业。随着分蓄洪工程的完善,湖区在水位管理与水质保护上取得进展,促进了水产资源的恢复与可持续利用。渔业产值提升,不仅增加了渔民收入,也推动了地方经济多元化。
此外,洪湖的旅游价值也因工程而进一步凸显。洪湖不仅以其“水乡泽国”的自然景观吸引游客,更因其在防洪与生态保护上的典范意义而成为教育基地。由此,洪湖分蓄洪工程带来的社会效益远远超出了单一的防洪范畴,成为区域综合发展的重要动力。
总结:
综观《洪湖分蓄洪工程志 2012年版》,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本详实的志书,更是一部关于人与水、工程与自然、发展与安全之间关系的现实教材。通过系统梳理建设历程、防洪功能、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影响,志书为我们全面认识洪湖分蓄洪工程提供了可靠依据。
这本志书不仅在学术上具有研究价值,更在实践中为长江防洪、区域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经验与启示。未来,洪湖分蓄洪工程仍将随着科技进步和治理理念的更新,继续在保障长江流域安全、推动区域繁荣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